汽車後輪爲什麽不能轉向?爲什麽只有少數高端車才配備?

汽車百科號 2024-05-06 15:47:35

我們買車時,往往特別看重一輛車的大小,特別是經常需要坐多個人的情況,一輛大車可以帶來更多的舒適性,不會覺得太壓抑。對于乘坐來說當然越大越好,不過對于開車的駕駛員來說,車輛越大操控性就會越差。走一些窄路或者在空間狹小的地方停車特別不方便,想象一下,如果一輛車能在原地轉圈,是否可以實現平移,即使空間很小,也能實現轉向掉頭或者倒入車位。爲了讓車身更靈活,是否可以讓後輪也可以轉向呢?像前輪一樣有很大的轉向角度,在狹小的空間裏也會有很高的靈活性。

其實現在就有一些車後輪有轉向功能,比如小鵬X9、智己L7,它們就帶有整體主動轉向系統,也就是後輪也可以實現轉向。寶馬7系、奔馳S級可以選配,不過價格很高。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有了這種構思,讓前後輪都能夠轉向,既能實現高速的穩定性,又能實現狹小空間的靈活性。不過那時的後輪轉向像前輪轉向一樣,通過一些連杆與方向盤連接,當駕駛員轉動方向盤的時候,前輪轉向同時後輪也轉向,不過轉的角度不同。後來因爲故障率高,技術不成熟,存在的必要性不大,也就沒有發展起來。

隨後有了更加簡單的後輪轉向方式,被動式後輪轉向。不能轉向的車後輪是與懸挂系統固定在一起的,後輪是牢牢被鎖住的,一點都不能有轉向角度。而帶有被動式轉向的車輛,它的後輪並不是用螺絲鎖死的,不是硬連接。它是在車身和懸挂的接觸點之間,加了一些柔性材料,當受到外力擠壓時可以産生變形。當車輛轉彎的時候,由于受到了離心力的影響,後輪就會受到來自路面的一個橫向的力,由于這個力的影響,柔性材料會被擠壓變形,就可以改變輪胎的角度實現轉向。

不過這個轉向角度非常小,大約在±2-3度之間,低速的時候感覺並不明顯,對于車輛的靈活性也沒有增加多少。不過在高速的時候比較明顯,高速轉彎時,後輪一個小角度輔助,就會明顯感覺到車輛很穩,提高了整輛車的轉彎極限。即使變道這種小幅度轉動方向,也會使車輛非常平穩,操控性大大提高。由于這種被動式的轉向對于豪華性能車來說,滿足不了要求,對于普通車來說又沒什麽必要,並且轉向也不那麽智能,逐漸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主動轉向系統。

主動轉向系統聽名字就知道,這是它自己控制轉向的。當然它並不是與方向盤連接,其原理是利用一套絲杠螺母機構,在後軸增加了轉向電機,電機驅動螺母帶動絲杠産生軸向移動,這種軸向移動會帶動後輪産生小幅度的轉向。也就是說前輪的轉向角度控制者是駕駛員,而後輪的轉向控制者是電機。它利用控制系統,接受車輛各種的動態行駛信號,根據當時的車速,前輪轉向角度的大小等,經過電腦模塊的計算,然後綜合判斷輸出一個最佳的轉向角度,由電機執行操作。因此,在技術上很複雜,同時也要很精細,不能有一點差錯。主動轉向的角度比被動轉向角度大了很多,一般在±5度,高端的車型可以做到±10度。

後輪轉動的方向也不是固定的,當車速在60km/h以上時,後輪與前輪轉向方向相同,也就是說前輪往左轉,後輪就往左轉,這樣可以提升高速過彎的穩定性,防止轉向不足而甩尾。在60km/h以下時則與前輪的轉向方向相反,也就是前輪向左轉,後輪卻向右轉,這樣能增加車輛的靈活性,可以大大減小轉彎半徑。

後輪雖然能轉向,但不會像前輪一樣那麽大的幅度,否則車輛可能會失控。一個較小幅度的轉向,就可以大大提高車輛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了。不過現在的後輪轉向需要較高的技術,同時還要避免吃胎、偏磨以及懸架耐久度和穩定性的技術要求。由于技術方面的問題以及實用性方面的考慮,後輪轉向並不會被大面積普及,只有價格較高的大型車輛才會有配備或者選裝。對于普通的家用車來說,沒有極高的性能要求,正常駕駛車輛,沒有必要增加後輪的轉向。增加後維修成本也會大大提高,平時用到的情況也不多。

0 阅读:147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8:49

    後輪轉向技術幾十年前就有了

汽車百科號

簡介:專業養車用車知識科普,看得懂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