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急電鄧子恢,直言不諱道:你不開除他,我就開除你

曆史典錄 2024-04-03 11:02:05
前言

鄧子恢被譽爲我黨的農村工作專家,是閩西革命根據地和蘇區的主要創建者和卓越領導者之一。

他曆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解放後曾任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爲探索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道路傾注了畢生的精力,被譽爲黨內的農業,農村工作專家。

建國後的1952年,擔任中南軍政委員副主席的鄧子恢突然接到毛主席的急電,毛主席上面寫著:“你不開除他,我就開除你”,語氣十分強硬,令鄧子恢焦急萬分。

毛主席爲何這麽忙生氣?又爲何讓鄧子恢開除“他”呢?他又是誰呢?毛主席和鄧子恢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毛主席給鄧子恢發急電

鄧子恢出生于福建省龍岩縣的一戶農家,之後1919年鄧子恢留學回來棄學從商,之後看到勞苦的大衆人民以及深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鄧子恢毅然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之後他領導閩西農民運動,創建閩西蘇維埃時期,直到福建各地的農民運動,鄧子恢都表現出出色的能力,在中央蘇區他同意中央蘇區財政制度,接著堅持三年的遊擊戰爭,戰鬥在大江南北,皖南抗日前線,北上淮南,奔赴淮北,轉戰華東中原解放戰場,鄧子恢到屢建奇功。

解放初期,毛主席派他到中南地區發展,作爲中南地區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之一,全力以赴參與指揮部隊作戰,保障解放大軍的一切物資和糧食供應。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全國大陸已經基本解放的形勢,除了在東北建立人民政府外,分別在華東,中南,西北,西南四個大區成立軍政委員會。

1950年2月,中南軍政委員會在武漢成立,鄧子恢實際主持中南局的工作,任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委員會主任。

1952年的一天,毛主席突然急電鄧子恢,是讓中組部部長安子文轉發的,要求他立即開除周季方的黨籍,還直言不諱稱:“你要是不開除,我就開除你”,鄧子恢深知此事嚴重,他立即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周季方是武漢市的副市長,在武漢第二醫院有一名工作人員紀凱夫,他舉報醫院有100萬元的款被盜竊了,盜竊者很有可能是醫院的黨支部書記王清。

而王清作爲老紅軍,武漢市衛生局副局長宋瑛根本不承認紀凱夫的懷疑,並且擅自關押了紀凱夫,而此時被周季方得知,卻也沒有下令調查,依舊關押紀凱夫。

之後此事驚動中南局,才得以解決,原來紀凱夫是被冤枉的,而周季方和宋瑛也是不負責任,令人憤怒。

爲此毛主席得知後態度十分強硬,必須要求鄧子恢立即開除周季方的黨籍,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惡劣事件,毛主席不得容忍。

而自此時期,鄧子恢每天都會閱讀一些群衆寄來的信,及時調查研究,深入廣大人民群衆,全國解放以後,鄧子恢在中南地區工作三年,經受了鍛煉和考驗,毛主席也爲此大爲贊賞他。

因此,在1953年,毛主席將鄧子恢調回北京,安排住在中南海,與毛主席住的很近,毛主席也將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交給他……

毛主席說:“鄧子恢同志,調你來做農村的統帥”

1953年1月中旬,正是北京寒氣襲人的時候。可是時任中南局第二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代主席鄧子恢心裏卻有著一股火熱的激情。

一天毛主席召見鄧子恢,鄧子恢踏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中南海的菊香書屋,毛主席此時正在聚精會神地埋頭批閱文件,看到毛主席仍然穿著打著布丁的衣服,鄧子恢不由地眼眶濕潤起來。

見到鄧子恢前來,毛主席很是高興,一番熱情地寒暄過後,毛主席很快步入正題:

“現在土改,鎮反等民主改革和經濟恢複的任務已經完成,中央考慮到,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即將開始,黨的領導重心必然要轉到城市的工業建設上,爲了在這種情況下不減弱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拍,就委托你組建中央農村工作部,鄧子恢同志,調任你來做農村的“統帥”,在10年,15年或更長的時間內,把4億七千萬農民大軍組織起來,搞農業合作化,這是農村工作的總方針和總任務。”

雖然去年年底就知道自己來所要擔任的職責,但是毛主席此番鄭重囑托,還是讓鄧子恢再次感覺到了這份職責的份量。

他深知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作爲農業大國,面臨的困難重重,黨中央,毛主席安排他擔任農村工作部部長,無疑是對他的高度信賴和期望。

高興的同時,也不免有擔憂,這條路充滿坎坷,于是,在聽完毛主席的點將後,鄧子恢由衷地說:

“還是主席統帥,我們當助手。”

“你是支持我的!”

毛主席哈哈一笑,隨後關切地問道:

“下面農村情況如何?”

鄧子恢侃侃而談:

“現在是小農經濟,如今的現狀加以引導,不搞不行,太著急也不行。”

毛主席聽後,也是說道:

“你們農村工作部,要發揮互助合作的積極性,又必須保護個體積極性,不要挫傷它。”

鄧子恢也是點點頭,毛主席對鄧子恢這位老將頗爲滿意,他說:

“鄧老你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啊,中央向你推薦的兩位副部長人選我看都不錯,一個是陳伯達,你的福建老鄉,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是個寫文章的,二是廖魯言,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年輕,精明,能幹!”

從這之後,鄧子恢就開始了主持中央農村工作的道路。

鄧子恢始終牢記毛主席1929年在閩西蘇家坡關于走群衆路線的教誨,一直把向群衆作調查研究,相信和依靠群衆的大多數,作爲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剛到農村工作部不久,在會議上向幹部們指出,做好農村工作的前提是調查研究,他要求全體工作人員,除了老弱病殘外,一律都要到農村去,保持和農民的密切聯系。

之後鄧子恢還受到毛主席的表揚,毛主席在大會上對同志們說:

“農村工作難找啊,挑來挑去還得是鄧老,他有很多意見是正確的。”

其實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毛主席對農民生活的境遇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最爲關心,而在這條道路上,鄧子恢勇于嘗試和挑戰,毛主席和鄧子恢的友誼也是最深厚,最真摯的革命情誼!

19 阅读: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