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薄棺在雨花台被挖出,一女子說是她失蹤3年的特工丈夫

彼岸紫竹 2024-05-13 10:38:15

1951年6月11日,上海公安局派專人來到南京雨花台寶林寺後山坡挖掘三口裝著烈士遺體的薄棺。挖掘過程中,隨著公安戰士不斷地揮動鐵鍬,一位名叫張育民的女子越發緊張。

突然,有人喊道:“挖到了!”

張育民的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會是他嗎?會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嗎?

隨著薄棺被挖掘出土,戰士們小心翼翼地將棺蓋打開,烈士們的遺體早已腐爛,無法辨認容貌,每個人的骨頭上均是傷痕累累,可以看出生前曾遭受酷刑。從烈士遺骸來看,骨架散亂,說明他們是被喪心病狂的敵人活埋的,在棺內醒來後,掙紮不出,活活憋死。

張育民強忍著淚水,望向棺內的白骨,根據其中一具白骨的牙齒認出了自己的丈夫,不禁淚如雨下,抱著兒子盧大容泣不成聲。

周圍的戰士們看到這一幕,難忍心中的悲痛,默默地向三具烈士遺骸行了軍禮。

張育民的丈夫就是中共曆史上著名的紅色諜王——盧志英,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爲黨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壯烈犧牲,堪稱傳奇。

只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

盧志英,原名盧志江,又名盧濤、盧育生、周至坤。1905年生于山東省昌邑縣望仙埠村一個農民家庭。1923年,盧志英滿懷救國熱情地參軍,成了東北軍的一員。

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目睹國家、民族慘狀的盧志英感到深深的絕望,他清醒地意識到,靠軍閥不能拯救這個國家,必須起來革命,推翻這個吃人的舊世界。

就在盧志英苦悶的時候,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爆發了,1925年2月,盧志英毅然只身南下,尋找革命組織。不久,他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劉仲華和姚繼民,在他們的影響和教育下,盧志英思想逐步走向成熟,認識到只有共産黨才能救中國,決心投身革命。

1925年夏,盧志英在新疆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革命伴侶

1927年底,盧志英在地方舊軍隊中從事兵運工作時被捕,關押到蒲城縣駐軍師部。

這是盧志英革命生涯第一次被捕。

此時,蒲城的地下黨員張育民得到一個消息:縣城裏捉到幾個共産黨,正關押在當地駐軍的師部裏。張育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幾個同志救出來!

經過細心地調查和周密准備,她利用一個學生家長在師部做飯這一特殊關系,偷配了牢房鑰匙。一天夜裏,張育民冒著生命危險,闖入敵師部,打開牢門,救出了盧志英等五位被押的共産黨員。

1928年2月,盧志英(化名盧濤),由陝西趕赴北平後,黨組織就交給了他一項新的任務:與周恩來的特派員項與年共同領導北平乃至全國的學生運動。

這年的元宵節後,張育民也來到了北平,後經盧志英多方奔走,張育民被安排在北大醫學院的護士專修科學習。張育民便利用這一條件,掩護革命工作,發展黨員。通過項與年,張育民了解了盧志英走過的道路,更加敬愛。在革命的道路上,這兩個志同道合的青年終于結成人生伴侶。

1928年8月,他們在北平舉行了簡單而又隆重的婚禮。日理萬機的周恩來親自送來一對繡有鴛鴦戲水的枕頭作爲賀禮,並握著他們的手親切地說:"祝你們互敬互愛,相扶相依,白頭偕老,革命到底!"

他們夫婦除了做學運工作搜集軍事情報外,還利用各種方式爲中共北京市委籌集了上萬元的活動經費,而自己卻節衣縮食,過著異常艱苦的生活。

爲了省錢,他倆只繳納一份夥食費,二人輪流各吃一頓飯,這起碼的生活也是靠"當"出結婚的衣服來維持。

後來,兩人規定,每天只用3個銅板,午飯每人1個,晚餐共用1個,買烤紅薯充饑。每當談起這段生活,盧志英總是自豪地說:"爲了人民的解放,雖摩頂放踵,餐風飲雪,也甘之若饴。

智取“鐵桶計劃”絕密情報

1932年,盧志英調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他一方面積極恢複和發展黨的各級組織,一方面在國民黨各主要政府及軍事部門廣泛結交進步人士,獲取情報,其中甚至包括部分絕密文件。

不久,盧志英再次被捕,獄中受盡了火烙、皮鞭、電刑、辣椒水、老虎凳等許多酷刑,渾身傷痕累累、血迹斑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後經組織營救出獄。

這是盧志英第二次被捕入獄。

1934年夏,黨組織派盧志英夫婦到江西做地下軍事情報工作。盧志英化名盧育生,打入國民黨江西贛北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莫雄的司令部,任上校主任參謀兼清鄉委員長。張育民在南昌開設"張育民診所"。名義上是診所,實則是黨從南昌到瑞金的秘密交通聯絡站。

盧志英千方百計爭取思想進步、同情革命的莫雄司令,並利用同特務頭子康澤、"剿共"總司令陳誠的相識相交關系,陸續將一些中共情報人員安插在國民黨的特務機關。短短三個月,便建立了一個完整嚴密的軍事情報網。

10月上旬,蔣介石經過精心策劃,在廬山牯嶺連續召開了6天高級軍事會議,密謀發動第五次"圍剿",妄圖將共産黨和紅軍一網打盡。莫雄因爲“剿共有功”參加了這次會議。

這是一個名叫“鐵桶圍剿”的計劃,由蔣介石的德國顧問漢斯·馮·賽克特(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提出,旨在徹底“剿滅”中央紅軍。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集結150萬大軍,以瑞金爲圓心,在半徑150公裏範圍內形成一個大包圍圈。各參戰部隊在指定的某一天合攏包圍蘇區。一旦包圍圈形成,各部隊穩步向瑞金推進。爲防止紅軍突圍,該計劃還准備了無數地雷陣、鐵絲網、碉堡線和大量美國軍用卡車。

漢斯·馮·賽克特

聽到這個計劃,莫雄大吃一驚,如果真的按照這個部署,紅軍恐怕將有大麻煩!

會議結束後,莫雄連夜趕回德安縣駐地,把這份絕密計劃交給盧志英等地下黨同志。未等看完,同志們已吃驚得額頭冒汗,他們連夜用密寫藥水把情報要點抄到四本四角號碼字典內,由會講客家話的項與年(保安司令部機要參謀)送往蘇區。

項與年狠心敲掉自己的四顆門牙,臉上抹上泥,渾身穿得破破爛爛的,化裝成乞丐,于 1934 年 10 月 7 日到達瑞金沙洲壩,把這份“關系到革命全局”的情報交到周恩來手中。

有了這份情況,黨中央和紅軍只輕輕一躍,便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蔣介石同德國軍事顧問精心策劃的"鐵桶計劃"就這樣泡了湯。

後在長征途中,談及此事,毛澤東無限感慨:"搞這份情報的同志是有功勞的"。

痛失“愛子”

1936年,張育民生下一對雙胞胎,分別取名盧大容、盧小容,盧志英很是高興,時常抱著兩個小娃娃逗弄,一家四口的生活愈發幸福起來。

盧志英與盧大容

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後,盧志英奉命掩護紅軍的傷病員,並策應紅二、六軍團的活動,由于路途遙遠,兩人就選擇將大兒子留下,交由奶媽照顧,帶著小兒子上路了。

後來,黨組織擔心盧志英的安全,便派出4位偵察員接他和夫人張育民帶著孩子盧小容返回中央蘇區。可就在他們于臨川南郊與接應的同志會合不久,卻被莫雄的“除奸隊”隊長張大炮發現了。

張大炮爲人十分歹毒,平時嫉妒莫雄對盧志英的重用,對紅軍又有刻骨仇恨,盧志英幾次想除掉他都未能得手。他發現盧志英情況反常,有投共嫌疑,見報仇的機會來了,便未經報告擅自帶人追趕。見張大炮追來,大家便隱蔽在路邊的山林裏。未料,追兵過去不遠,張育民懷中的小容“哇哇”啼哭起來,聽到哭聲,追兵調過馬頭,氣勢洶洶搜尋而來,情況萬分緊急。

此時如果不痛下決斷,所有人,包括愛子全都難逃一劫。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盧育生一把從妻子懷中奪過哭聲不斷的嬰兒,沿著山溝朝遠處跑去,在一道山梁上,他狠了狠心,將親生兒子挂在了一棵酸棗樹上。兒子的哭聲,成功引開了敵人。

盧志英本想等敵人走後再將小容找回,沒想到卻聽到幾聲槍響,毫無人性的敵人竟然對一個兩個月的嬰兒下了毒手,空谷長久回蕩著哀鳴。

目睹幼子的慘死,張育民肝腸寸斷、心如刀絞。戰友得救了,骨肉卻分離了。盧志英強忍悲痛扶起妻子,緩慢而有力地說:"爲了千千萬萬個孩子,犧牲我們一個孩子,值得!"

熟悉中國共産黨革命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像盧小容這般犧牲的烈士後代太多了,不是他們的父母不愛他們,而是鬥爭的環境太險惡,爲了革命的勝利,爲了像我們這樣的後輩能過上像人一般的生活,被迫犧牲了他們。

天下哪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

日軍司令部主動將大批物資留給八路軍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滬戰役打響後,黨組織亟需在上海,特別是敵占區建立情報網,盧志英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上海被日軍占領後,盧志英爲了方便獲取情報,在提籃橋監獄對面開了家面包廠"滬豐面包廠",並附設"大中華咖啡館"。他利用自己精通日語地優勢,通過在自己的咖啡館與日本吳淞海軍司令保島合作演奏《春江花月夜》的機會,結識保島,並利用保島的關系,一次次爲抗日根據地和新四軍輸送了大量急需的藥品、醫療器械和槍支彈藥等軍用物資。他還利用各種渠道與上海的幫會結交,利用他們保釋一些被捕的同志。

盧志英在龍潭虎穴中,成爲刀尖上的舞者,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各項任務。

1939年後,盧志英化名周志坤,奉命于滬浙一帶,發動地下武裝,組織抗日遊擊隊,有力地配合了陳毅,粟裕領導的黃橋戰役。

故事讀到這裏,筆者對這個化名“周志坤”充滿了興趣,因爲筆者非常喜歡的一部諜戰電視劇《風筝》中,代號“風筝”的我黨潛伏特工“鬼子六”鄭耀先使用的最後一個化名,叫作周志乾。主創人員是否是從周志坤這個名字獲得的靈感不得而知,但是鄭耀先與盧志英有一點相同,他們都是經曆過波谲雲詭地下鬥爭的超級特工,都是我黨的英雄。

說回盧志英, 1942年1月,中央軍委特科給新四軍軍部發來秘電,速調周志坤返滬。時任新四軍政委的劉少奇,親自向盧志英傳達了命令,要求他返回上海建立新的軍事情報系統。

于是,出沒蘇北地區打遊擊,屢立奇功的的“周司令”消失了,神通廣大、八面玲珑的“盧廠長”又出現在了上海灘。

回到上海後,盧志英利用與保島的關系,巧妙地周旋在敵人中間,充分發揮他情報人員的天賦,很快又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情報網絡,並且送出了大量的情報。

1945年日軍投降,盧志英代表新四軍與淞滬日軍談判投降。由于盧志英的工作,盡管上頭規定只能將武器交由國民黨,但保島爲了給自己和家人留條後路,還是將海軍司令部的所有武器和物資交給了新四軍。

新四軍接收這整整60車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後,朱老總特地發電報祝賀陳毅:“你這下可成大財主了!”

視死如歸

盧志英有一個助手,名叫張蓮舫,原是新四軍的基層幹部,後跟隨盧志英來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此人來到上海後,很快沉醉在上海的花花世界,十裏洋場,染上了吃喝嫖賭的惡習。盧志英發現後,多次批評訓斥。張蓮舫不但不悔改,反而主動向中統投降,當了可恥的叛徒,上級盧志英正是他叛變的“投名狀”。

1947年3月1日中午,因張蓮舫出賣,盧志英在八仙橋青年會門口被特務秘密逮捕。3月2日,妻子張育民、兒子盧大容亦相繼被捕人獄。

這是盧志英第三次被捕入獄,也是最爲凶險的一次。

特務知道盧志英在中共擔任重要職務,便千方百計威脅利誘,妄圖從志英口中得到黨的重要機密。國民黨中統局的正、副局長親自出馬,許以高官厚祿相許,盧志英不予理睬。

敵人給他上電椅、火燒、絞頭、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甚至用打氣筒往他的肛門裏打氣,直到他的肚子脹成一面鼓。

但盧志英威武不屈,視死如歸,堅決不吐露黨的秘密。

敵人一計不成,又施一計,陰險地將張育民和孩子從蘇州押來南京,妄圖再次施展他們"兒女情長"的毒計。張育民看到丈夫渾身的傷痕和浮腫青紫的臉龐,痛苦地流下了眼淚,她緊緊牽著兒子的小手,一言不發。

一天下午,盧志英又被押進刑訊室,只見自己11歲的兒子盧大容被敵人堵上嘴,雙手被分開牢牢的捆著。孩子不能掙紮,不能叫喊,只能睜著驚恐的大眼望著父親。敵人將一把尖尖的竹簽在盧志英面前晃動,然後將竹簽一根根對准大容的手指,要挾盧志英:"你若不說,我們就一根根往裏紮。"

盧志英知道,這是敵人最狠毒的一招,敵人已經黔驢技窮了。他的心抽搐起來,對他來講這是一場真正的考驗。他盯著眼前這幾張氣急敗壞、猙獰醜陋的面孔,腦中迅速閃過當年那個被自己親自挂在樹上、還在襁褓中掙紮的嬰兒的身影。

他知道,若想兒子少受罪,只能在敵人面前表現得冷酷無情,兒子才有一線生機。

于是很快地冷靜下來,冷然一笑,對敵人說:"你們只知道父子情深,卻不知道信仰比父子情更崇高。爲了自己的理想,我什麽都可以抛棄。不信嗎,不勞你們動手,把那竹簽給我,看我怎麽插。"

嗜血成性的敵人驚呆了,繞著盧志英走了幾圈,像打量怪物一樣打量他。敵人知道,"兒女情長"這一招對盧志英根本不管用。

面對這樣的對手,敵人所有的行爲都變得如小醜般可笑,他們又怎麽能理解,共産黨人信仰的力量是多麽強大!

在最後的日子裏,盧志英在獄中寫了一首詩:

“弟兄們死了,

被人割了頭,

被敵人穿透了胸。

活著的弟兄,

要紀念他們,

他們作了鬥爭的犧牲。

世界上惟有解脫奴隸的命運,

才是偉大的鬥爭,

惟有作了自己的弟兄們的先鋒,

才是鐵的英雄,

才是偉大的犧牲。

弟兄們,忍耐著艱苦!

弟兄們,忍耐著創痛!

不忍耐沒有成功,

不流血怎能解脫奴隸命運。

在地獄的人們,

不會有天降的光明。

只有不斷的忍耐,

不斷地鬥爭。

饑寒交迫的弟兄們……”

倒在黎明前的黑暗

1948年12月27日晚10點鍾時,特務把盧志英押出囚室。

盧志英感到"最後的時刻"已經來臨,他准備和敵人做最後的鬥爭。

根據被捕特務任宗炳的交代,共有5人參與了對盧志英等三名烈士的殺害,分別是盧仕尊、楊香、李俠、任宗炳和夏麟昆。其中盧仕尊扼住盧志英的咽喉,防止志英大聲喊叫, 楊香、李俠將預先准備好的沾有藥水的毛巾捂著志英的嘴, 任宗炳、夏麟昆二人壓住志英掙紮的雙腿,10分鍾後, 志英停止掙紮, 昏死過去。特務們將三人裝在提前准備好的棺材中,用汽車運到雨花台,活埋在陰森可怖的密林之中……

中華優秀兒女、一代紅色諜王盧志英就樣慘遭毒手,倒在了黎明前的黑夜,年僅43歲。此時距離上海解放,僅僅只有5個月。

結語

盧志英烈士的遺體現在安葬在在莊嚴肅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園裏。新中國成立後, 毛澤東主席親自爲盧志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0號烈士證書。

1955年,讀到盧大容寫的一本書《我與爸爸坐牢的日子》的南京小學生在丁芝秀老師的帶領下,創建了"盧志英中隊",成爲全國最早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少先隊中隊。60年來,在南京市"盧志英中隊”已有34個,隊員超過2000人。

盧志英的故事激勵了無數南京的小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圖強,革命的火種將會一代一代永遠流傳下去。

1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