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奇效良方,用對了有“起死回生”之能,是中醫救心、救命方藥

神希園 2024-04-11 16:51:37

古人曾說,“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因此,真正能夠“生死看淡,名利兩忘”的人並不多,畢竟“死去元知萬事空”,活著就能有希望。雖然,“人固有一死”,但是如果是能夠“死得其所”,或者“壽終正寢”,那自然是從容的。然而,被病魔折磨,“生死一線”之間,人們依然還是希望能夠與“死神”殊死搏鬥,能夠成功擺脫病魔折磨,恢複生機。然而,中醫自古以來,就是與病魔做鬥爭的仁者醫學,也自然有著不少“拯黎元于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奇效良方,只要運用得當,往往能夠收獲令人不可思議的臨床效用。

在中醫急救的方藥中,古代大醫都愛使用人參、附子等中藥,然而,無論是醫聖張仲景,還是藥王孫思邈,都沒有真正意義上將人參、附子二藥作爲一個獨立方劑來進行臨床應用,然而到了宋代,卻有醫家率先將被譽爲“百王之王”的人參和被譽爲“回陽聖藥”的附子組合在一起,名之曰“參附湯”,成功的挽救了無數生命垂危的患者。于是乎,參附湯就此“振臂一呼”,成爲中醫急救的“扛鼎之作”,爲中醫急救“天塹變坦途”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

對于參附湯的藥物組成,其實十分簡單,全方僅僅由“人參半兩”和“附子一兩”兩味中藥組成。當然,古人在處方用藥的時候,往往煎服法也十分重視,而對于參附湯來說,也是一樣,古人在煎煮這個方劑的時候,是先將這兩味中藥打成粗末之後,需要時,就將備好的藥末放進二盞水裏進行煎煮,煎煮時,需要加生姜十片,將水煎煮至八分的時候,去掉藥渣,飯前溫服。也就是說,如果細究參附湯的藥物組成的話,實際上全方是由人參、附子和生姜三味中藥組成的,不過全方是以人參和附子爲核心的,也因此方名取人參、附子各一字。

那麽,參附湯究竟是怎麽來的呢?在過去對于參附湯的方源存在爭議,有人爲出自《世醫得效方》,有人爲出自《校注婦人良方》,還有認爲《正體類要》。但是從《醫方類聚》中查證,其中卻記載的是參附湯來源于《濟生續方》。《濟生續方》是南宋著名的醫學家嚴用和所著,然而,在考證宋代大型方書《聖濟總錄》的時候,卻發現書中也記載了一個參附湯,不過全方的藥物組成是由“人參、附子、青黛”三味主藥組成,煎煮時,加“楮葉一片”,主要用來治療“消腎,飲水無度,腿膝瘦細,小便白濁”的,所以,如果從功效上來說,作爲急救方劑的參附湯,最早應當是出自宋代醫學家嚴用和的《濟生續方》最爲妥帖,畢竟在現代,爲了適應陽氣暴脫證的急救需要,又將參附湯的劑型改成了注射劑,並取名爲“參附注射液”,成爲臨床常用的急救中成藥之一。因此,有醫者考證認爲,參附湯始見于《聖濟總錄》,但臨床常用參附注射液根據藥物組成和功用來講卻來源于《濟生續方》[1]。

參附湯主要用于元氣大虧、陽氣暴脫的危急重症,臨床上主要以手足厥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爲辨證要點,所以現代臨床中,凡是大病虛極欲脫,産後或月經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危急重症,只要辨證屬于“元氣大虧,陽氣暴脫”的,均可以使用參附湯進行救治。從參附湯的臨床用途來看,參附湯常用于休克、心力衰竭等屬于陽氣暴脫,對于女性暴崩,外瘍潰後,大手術等血脫亡陽的,亦有良效[2]。

那麽,參附湯全方的配伍,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玄機呢?全方以人參爲君藥,主要起到大補元氣,固護人體後天之本的作用,誠如《醫宗金鑒》所說,“補後天之本無如人參”;以附子爲臣藥,主要起到溫壯元陽,補助人體先天之本的作用,誠如《醫宗金鑒》所說,“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以生姜爲佐藥,主要起到調和脾胃、調和營衛、溫經扶陽的作用。對于參附湯所用人參、附子的配伍,誠如《醫宗金鑒》所說,“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頃刻生陽于命門之門,方之最神捷者也”,這也就是爲什麽後世醫家常用參附湯來作爲急救的常用良方的原因。

在現代臨床中,有研究發現,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後心絞痛,加用生脈飲和參附湯治療可使患者左室射血分數增加,心功能改善,病死率降低;而參附湯在現代臨床中的應用範圍,可用于治療痢疾,中風,心髒驟停,厥證(多髒器衰竭合並肺炎),休克,厥脫證,病態窦房結綜合征,心力衰竭等疾病[2]。從現代藥理的角度來看,參附湯具有免疫調節,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延長動物耐缺氧時間、保護心肌、抗心律失常,戒毒治療作用,提升血壓和改善微循環[3]等多種藥理作用。不得不說,參附湯不愧爲中醫急救領域的千古名方,在現代依然能夠發揮頗爲強大的急救作用,用對了,可“救心、救命”。

清代名醫唐宗海在《血證論》中所說,“人參是補氣之陰,附子是補水之陽,知此,則知一切補氣之法”,然而“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而參附湯則以益氣固脫爲先,無論是對于各種疾病過程中出現的陽氣暴脫的危候,還是對于急性失血所致的陽隨血脫,正確使用參附湯,往往能夠力挽狂瀾,以收“起死回生”之良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參附湯是急救方藥,不可久服,只要等到陽氣來複之後,就要另行選方調理;另外,參附湯中所需要是人參,使用黨參代替無效。

參考文獻[1]郭晶晶,年莉.參附湯考辨[J].河南中醫,2017,37(12):2220-2221.

[2]李飛.中醫藥學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牟欣,沈烈行,吳麗敏.參附湯藥理與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03,20(5):24-25.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3 阅读:189
评论列表

神希園

簡介: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