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面臨排山倒海的壓力,賴清德之路就是台灣的絕路

心理咨詢師陳實 2024-04-30 11:29:30

口袋心理學:我將通過心理學的解釋,去理解這些社會熱點事件背後的心理機制,從而更好地看待和應對這些事件。我在廈門,歡迎您的隨時聯系,希望能幫助到您。

事件詳情:在布林肯訪華的前幾天,賴清德不僅揚言要守衛台灣地區所謂的“主權”,更是“越級”表示要加強同美國之間的關系,對自己的“台獨”野心沒有絲毫的掩蓋。但前幾天還在在“台防空作戰指揮室”下達“隨時做好戰鬥准備”的賴清德,在布林肯灰溜溜的離開中國後,眼看指望不上美國的他才會連忙向大陸示弱表示:兩岸要展開良性對話。

賴清德作爲一個政客,其言論經常不同時間和場合中有所變化,這就直接導致他的言論看似矛盾,給人一種心口不一的印象,留下了如:賴皮德,甩鍋王的綽號!在個人道德和口碑上是打上問號標簽。

最近這次前後顛倒的言論表現,也源自他最近面對巨大的壓力,本質就是三個方面:

政治壓力: 作爲台灣政治人物,賴清德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政治壓力,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以及來自本土台灣社會的期待和壓力。對于台灣政治人物來說,如何處理與大陸的關系是一個核心的議題,涉及到民衆福祉等方方面面的考量。

輿論壓力:隨著馬英九等台灣政治人物的拜訪大陸帶回了利台政策,接著美國布林肯的灰溜溜的中國之行,這就把五月接過台灣地區領導人位置的賴清德推進了台灣地區輿論的漩渦。他能說什麽,做什麽,一言一行都被民衆用放大鏡觀察,一切言論可能會被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士解讀和批評。

個人壓力:賴清德作爲台灣地區頭部的政治人物,必須考慮到所屬的民進黨利益,至少也得在表面上考慮到台灣民衆的期待和要求,但他內心深處有他自己堅定不移的政治理念和想法。但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兩岸和平的公衆輿論和政治壓力時,他也只能權衡個人意願與公衆期待之間的矛盾,這必定會給他帶來心理負擔,造成言論的前後顛倒。

和平統一是不可逆的曆史大勢,賴清德和民進黨所宣稱堅持的道路,就是曆史的逆行,是台灣的絕路!

對這個事,您怎麽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0 阅读:38

心理咨詢師陳實

簡介:資深督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知識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