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葬禮:霍啓剛手捧遺像,何鴻燊和李嘉誠扶靈,待遇堪比國葬

谷雪談過去 2024-04-27 19:14:56

2006年的一天,香港的街頭上車水馬龍,只見一隊出殡的隊伍蜿蜒曲折,最爲醒目的則是黑色喪服的人擡著棺椁,上面是一面紅色的五星紅旗。

而擡著靈柩的人,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李嘉誠,何鴻燊,李兆基,董建華等等,。這可都是大富豪和香港的名人,平日裏都難得見上一面,如今居然紛紛的出席擡著靈柩送葬,棺材裏的人是誰,爲何會有這麽大的排場。

命運多舛

1923年的的時候,霍英東出生在香港。早在清政府的時候,英國政府就通過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強迫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將香港島給英國。

至此英國人開始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由于英國和我們國家的制度不一樣,因此在香港統治的這段時期實行資本統治,再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發展的非常迅速。

雖說在英國人的殖民統治下香港迎來高速發展,但是對于那些底層人物來說卻並非是一件好事情,資本家的剝削加上香港的寸土寸金,使得不少民衆過不上好日子。

想幹獨特的地理位置,隔著一條河和深圳挨著,三面都是海洋,因此這裏的漁業也是十分的發達,霍英東和家人就住在海上的一艘小船上面。

霍英東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年紀比他大,早早的就上了別人的漁船打工維持家用,每次出海回來總會給霍英東買回來一些禮物。

不巧的是又一次出海以後,兄弟倆的漁船遇上了風暴,碰上了海難再也沒有回來,這個消息仿佛就是晴天霹雳。

本就不好的家庭情況雪上加霜,霍英東知道母親的不容易,就提出想要辍學打工的念頭,但絲毫霍母不應允告訴他:“你只有好好讀書,將來才會出人頭地。”

在母親的含辛茹苦撫養之下,霍英東還是讀完了課程,並且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各方面等都還不錯。

後來抗戰爆發,爲了切斷中國的沿海地帶運輸線,日本對香港進行進攻,英軍繳械投降,而沿海的漁民,也都被日本人趕回到陸地上,不准在從事漁船外出。,

時局動蕩,霍英東對母親說道:“母親, 眼下時局動蕩,外國人入侵,如今先填飽肚子,兒子要外出掙錢,您就呆在家中別處去不安全。”

從黃包車到學徒,港口的扛大包,擦皮鞋等等,只要有人來招聘苦活累活基本幹了個遍。即便每天累得氣喘籲籲,霍英東沒有一句怨言。

開始經商

抗戰勝利以後,霍啓東在這幾年經曆社會上沉澱,打工終究不是常事,開始決定做生意,在之前的時候,他積累下來的一些錢財,當做他的第一桶金。

由于日本戰敗,英國人又重新的接受了香港,那時候有大量的武裝遺落下來,沒有戰爭,英國人便想著把這些沒有用的裝備換成現金。

霍英東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去和英國人談判,由于上學時候的成績優異,自然英語也學習的很精通, 談判的過程異常的順利,他花了很低的一部分把這個裝備購買下來。

就這樣額低買高賣,在這個過程當中,霍英東認識了很多的生意人和夥伴,這也爲以後的人際往來打下了基礎。

沒過幾年以後,由于以美國參與朝鮮內戰,渡過三八線,對我國的邊境形成了潛在的威脅。我國決定爲了邊境安全,組建了中國志願軍開始幫助朝鮮抵抗美軍。

那時候的中國成立不久,得到世界上承認並不容易,有一些國家並不看好中國,無異于以卵擊石,甚至有的還出言威脅我國。

霍英東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開始在香港購買大量的武器彈藥,糧食醫藥,通過深圳港口等源源不斷的傳輸到內地當中。

美國人很是納悶這些物資都是從哪裏來。經過特務們觀察以後,發現是從香港這邊轉過來的;他們以爲是英國人在背後支持中國打擊美國,很是生氣。

這個時候的英國駐美國大使館接到了來信:“若你們英國人在支持中國人的話將會被視爲美國的敵人。”

英國大使起步並不明白美國人的意思,直到聽說有物資從香港運輸內地以後蒙了,自己怎麽不知道,調查以後發現是霍英東暗地裏支持中國。

于是英國當局就開始對崗位的安保嚴密的監視起來,並且對霍英東發起來警告,他一些旗下的公司還是受到影響,不得已霍英東只好暗地捐錢給中國。不讓英國人發現。

喜歡體育

霍英東在休息之余還會進行體育運動,一來是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體魄,二是爲了能爲勞逸結合。

當時的新中國,在教育這一塊充滿了坎坷和曲折,由于台灣當局的影響和一些勢力的原因,我國遲遲的不能進入體育競賽類的比試。

霍英東帶著兒子霍震霆開始積極的奔走,甚至提出了只要能夠恢複新中國在體育事業上的比賽資格,會無償的捐建一些設施。

他最大的心願就是中國能夠舉辦一場奧運會讓全世界都看看。他私下裏找到當時的奧運會主席薩馬蘭奇,在吃飯的時候向他說起來了這件事情。

並且還說道:“只要中國能夠舉辦,那麽他會給國際奧運會協會一筆不小的活動經費用作以後的開支。”

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把北京這座城市加入到了2000的年奧運會城市選拔名單之中,他發動了身邊的關系,在選舉出來結果的時候,很遺憾和悉尼相差了一票。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霍英東心情失落的飯都吃不小,隨後沒有沮喪,而是更加的努力爲了下一次的選舉而積極奔走。

索性老天不負有心人,當聽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的城市是北京的時候,霍英東激動的熱淚盈眶,自己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但是不幸的是他終究沒能親眼看到奧運會開幕。

他的長孫霍啓剛,則是繼承他的遺願,去到北京觀看了奧運會的開幕式,這也算是代替他完成了一個遺願。

不僅如此,霍啓剛受到霍英東的影響,也是對體育十分的著迷。也開始爲祖國的體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霍啓剛的妻子郭晶晶,正是我國著名的跳水冠軍。兩人婚後也爲了國家的教育和建設付出了巨大的貢獻。

添磚加瓦

1978年,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確定了改革開放,提出要建立特區,提高中國的經濟,讓中國迅速的發展。

霍英東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知道這對中國是一個大好時機,是一個曆史性的轉折點,于是他開始大力的投資內地,響應國家的號召。

最著名的則是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的溫泉賓館。霍英東選擇廣東就是因爲這裏是沿海城市,又和香港緊挨著,所以不留余地的支持。

當時內地的經濟遠不如香港那麽發達,他身邊的一些好友勸他:“爲什麽不在香港投資或者澳門。”

霍英東告訴他們:“我是一個中國人,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定然會奉獻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支持國家的建設。”

除了霍英東自己。其他的人並不看好霍英東的投資,但是霍英東不以爲意。1981年的時候,溫泉賓館開業。霍英東親自剪裁出席了儀式。

隨後溫泉賓館的名號開始慢慢的起來了,中山市極其旁邊的市人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也都慕名而來。隨後越來響亮。

後來,鄧小平來到南方考察經濟特區的成績時候,也聽說了溫泉賓館的名號,專門過去還考察了一番,確實給中山市帶來了一定的消費。

兩年後,霍英東仍然沒有忘記改革開放,又在廣州市建立了白天鵝賓館,也成了當時廣州的著名代表性建築之一,吸引了先進的管理和制度,讓白天鵝賓館的名號也傳出去。

1984年,鄧小平同志在霍英東的陪同下來到了白天鵝賓館,俯瞰著珠江的美景。他對霍英東說道:“中國不走回頭路,眼下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對的,這也少不了你們企業家的幫助。”

霍英東告訴了鄧小平:“一切爲了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走上世界的前列。您的政策是正確的,以經濟爲中心,一定能夠讓中國更好的發展。”

鄧小平告訴霍英東:“今年你可要來北京,參加祖國的35周年慶。”受到邀約到霍英東感動不已。

他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到威風凜凜,步伐整齊的解放軍的時候驕傲不已,這就是我們國家的軍隊啊,我們站起來了。

見證回歸

霍英東在香港的地位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早在1982年的時候,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將就曾經訪華。

此次的主要目的就是香港回歸問題,霍英東在報紙上看到鄧公說道香港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定要收回來。感動的熱淚盈眶。

隨後的時間裏,各種相關的事宜都在准備著,霍英東當之無愧的參加了回歸前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委員會。他開始積極的爲回到祖國的懷抱出謀劃策。

不僅如此,他還經常的詢問民衆百姓,有什麽意見和建議,他都耐心的傾聽並且反饋出來。在人民大會堂和鄧公見面的時候,他都把這些想法彙報出來。

鄧公針對這些建議也都積極的做了回答,考慮到香港的特殊環境和經濟,決定采用一國兩制的辦法,香港將會是一個特別性質區,和內地的制度不一樣。

起初這個制度是爲了解決台灣問題而設置的,現在用在了香港問題上,體現了鄧公對收回香港的決心和恒心。

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以後,爲了保證眼下的秩序和環境不受到影響,鄧公還特別的說道香港的制度,一百年不變。

霍英東就這些回到香港以後和民衆表達了出來,讓他們放心。隨後又針對一些事情,和許多人一樣開始奔走。

1997年7月1日,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遺憾的是,鄧公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刻的到來,霍英東聽到鄧公去世的消息以後也是非常的難過。但是他卻見證了香港的回歸。

作爲一個香港人,他見證了香港的滄桑變化,他的一生,都爲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和國家的未來盡心盡力,貢獻自己。

2006年10月的時候,霍英東先生病逝于北京。10月31日,他的遺體被運回到了香港,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

我國專門在官網上發布了這則訃告,在香港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們,一時間陷入了巨大的悲痛當中,很多人自願的上街送霍老最後一程。

結語

霍英東雖然逝世,但是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精神,繼續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作爲這樣一個愛國的人,他的葬禮有如此多的名人爲他送行也是應該的。

7 阅读: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