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本芬的悲歌:六十載風雨相伴,換來一丈夫句冷冽的“不願意”

白某觀文史 2024-05-14 20:49:49

在2020年的一個甯靜午後,當代女作家楊本芬坐在她那充滿歲月痕迹的書桌前,凝視著窗外的落日余晖,心中湧動著對過往歲月的無限感慨。她與丈夫呂醫師的婚姻已經走過了六十年的風風雨雨,可這段婚姻,卻是一個有性無愛的故事。

楊本芬已至耄耋之年,卻依然渴望著對這份感情有一個答案。她輕聲問道:“真要是有下輩子,你還願意跟我在一起嗎?”丈夫的回答卻是出人意料的直白:“不願意”。這三個字,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子,劃破了楊本芬心中最後的一絲幻想。

楊本芬的一生,似乎總是與幸運擦肩而過。十六歲那年,她考上了當地的中專,本以爲可以順利畢業,找到一份好工作,可命運卻給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學校在畢業前三個月被迫停辦,她的畢業夢瞬間破滅。面對這樣的打擊,楊本芬並沒有過多的抱怨,她決定自己去找工作,同時繼續追尋她的學業夢想。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因爲父親的原因,楊本芬被迫下放去了農村。在那裏,她遇見了呂醫師,一個外表老實本分的男人。呂醫師向她承諾,可以幫助她繼續讀書,但條件是要先嫁給他。天真的楊本芬被他的外表所吸引,沒有絲毫的懷疑,便草草地結了婚。

婚後的生活並不像楊本芬想象中的那樣美好。每當她提起讀書的事情,呂醫師總是避而不談,甚至試圖用農村生活的惬意來同化她的思想。楊本芬漸漸失去了希望,她開始意識到,這場婚姻,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

盡管如此,楊本芬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她曾嘗試通過寫作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的一篇采茶女的稿子被錄用,她興奮地去領了稿費,以爲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可當她滿懷希望回到家中時,卻發現家中失火,丈夫卻渾然不知。那一刻,楊本芬明白了,她不能指望任何人,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困境。

後來,楊本芬得到了一個在當地中學教書的機會。她視這個機會爲鐵飯碗,甯可請保姆照顧孩子,也要抓住這個機會。但當她發現保姆竟然將食物從自己嘴裏餵給孩子時,她無法忍受,決定自己照顧孩子。就這樣,她又一次失去了工作。

盡管如此,楊本芬的幸運並沒有就此終結。後來,運輸隊找到了她,她選擇了一個更輕松、時間更自由的崗位。雖然這個崗位不能成爲正式工,但至少給了她一線希望。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和她開玩笑,每當她看到一絲希望時,總會遭遇新的挫折。

在這段婚姻中,楊本芬爲了家庭做出了無數的犧牲,卻始終換不來丈夫的愛。她開始懷疑,呂醫師是否真的愛過她。是從他欺騙她,承諾幫她讀書的時候開始?還是婚後一次又一次聽到他說“不能讓你嬌生慣養”的時候?楊本芬厭惡這句話,每當她需要丈夫的關心和幫助時,都會被他用這句話來搪塞。

楊本芬的女兒章紅,一直認爲父親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努力工作,養大了孩子們。所以,當母親總是說父親不愛她時,章紅無法理解。但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讓章紅看到了父親對母親的冷漠。那天,楊本芬因爲風濕腿痛,半靠在貴妃椅上,腳伸出去的方向,正是坐在搖椅上的父親。父親只一個眼神,母親便諾諾的收回了腿,盡管痛得龇牙咧嘴。那一刻,章紅也確定了,父親是不愛母親的。

盡管如此,楊本芬依然愛著呂醫師,盡管時常遭受他精神上的摧殘,她依然把他看做自己的天。不管吃任何東西,她總是先緊著丈夫,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丈夫的一舉一動她都看在眼裏,早早就爲丈夫准備好了下一步。楊本芬的愛始終純粹,即使在她的著作《我本芬芳》出版後,讀者們埋怨丈夫的時候,她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晚年的楊本芬,對這段無愛的婚姻已經看淡。她理解丈夫,因爲他的悲情童年,少年時光裏,沒有得到任何家裏人給予的“愛”,所以他不知道如何愛人。面對一次次的被家人抛棄,他對“家”這個字是沒有一點安全感的。所以,他常常只顧自己,自己要吃好,穿好,自己要過得舒服。包括與楊本芬成婚,也不過是想讓自己後後代,完整自己的人生,只是恰好這個人是楊本芬,或許在那個時候,遇見的是“李本芬”或者“王本芬”,都沒什麽兩樣。

即便知道這些真相,楊本芬也不埋怨。畢竟六十年裏,丈夫沒有打罵過自己,生活裏,也沒有不良嗜好,雖然不愛自己也沒有愛過別的女人,又努力養育兒女。想到這些,楊本芬很知足:“他只是性情冷淡了些”。

一直到楊本芬八十歲,呂醫師依然是這冷淡的性子。“我自然爲對你不錯,可要是有下輩子,你還願不願意娶我,和我在一起呢?”,由此看來,雖然看淡丈夫不愛自己這件事,但她的一生,都在卑微中,奢求著愛。可向冷淡的丈夫所求愛,無異于寒冬臘月想要草木發芽,美好,又絕望。“不願意”,丈夫依然冷冷的說道。楊本芬一陣苦笑,水中月,鏡中花而已,求什麽呢?

隨著《我本芬芳》《浮木》《秋園》的爆火,楊本芬開始愛上了自己,當自己的價值開始閃光,當照亮更多人,愛,便不止局限于一個人,女人的幸福,也決不止仰仗一場婚姻。她用筆尖記錄下自己的一生,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感,用智慧啓迪後人。她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說,充滿了坎坷與波折,但最終,她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那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對生活的熱愛。

楊本芬的一生,是一個女人在傳統與現代、束縛與自由、依賴與獨立之間的掙紮與成長。她的故事,是對所有女性的一種啓示,那就是,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都不要放棄自我,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因爲,幸福,從來都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