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做個有錢的寡婦多快樂,偏想不通要尋死

抹茶白金包 2024-04-23 17:18:41

不開玩笑,如果非要選擇成爲《甄嬛傳》裏的某個角色,我想穿越做浣碧。

不是說做甄嬛不好,而是做浣碧更有性價比。

當朝太後鈕祜祿氏是她的親姐姐,皇帝是她名義上的外甥,見到她也要客客氣氣喊一聲姨母。

既然大橘對外宣布果郡王死在關外,是“因公殉職”,乾隆理所應當給浣碧姨母封個诰命,加點年薪,隔三差五讓她進宮陪伴自己的母親。曆史上乾隆幾次下江南都帶著鈕祜祿氏,浣碧若是活著,也能加入這個皇家旅行團。

說起來姐妹兩個都守寡。然而果郡王的母妃遠在淩雲峰,王府裏沒有婆婆,所有人唯浣碧馬首是瞻。甄嬛雖然是太後,但宮裏還有皇帝,不能隨心所欲,爲所欲爲。

托剪秋的福,浣碧“無痛得仔”,接手了孟靜娴和果郡王的兒子元澈。只要把元澈好好撫養長大,她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高貴的身份,便宜的兒子,奢華的生活,有錢的姐姐。沒有添堵的老公,沒有作天作地的公婆——浣碧啊浣碧,你可知道這是多少21世紀女人幻想中的生活?

而你居然不!珍!惜!

浣碧和甄嬛不一樣,從來沒有建立起對自己人格的自我認同。

浣碧一直都在等待一個“名分”,先是等待甄遠道承認自己。所以出嫁前她才會和甄嬛爭論,爲什麽自己的名字從玉不從女,不像是甄家的女兒。

之後她在意自己和孟靜娴在果郡王心中的地位誰高誰低,

不管是作爲甄遠道的女兒,甄嬛的義妹還是果郡王的側福晉,永遠都是某個人的附庸,而不是一個人獨立的“人”。

五千年來,中國的女性就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先是做某人的女兒,再是做某人的妻子,最後成爲某人的母親,死了之後,以XX氏這樣的形式被寫在史書上,甚至沒有一個具體的名字。

其中對于女性最惡毒的稱呼莫過于“未亡人”,好像丈夫死後,她的人生就是在等死一樣。

殊不知封建時代的女性是悲慘的,然而在封建時代做有錢人家的寡婦卻是無比快樂。

最快樂的當然要數《紅樓夢》裏的賈母史太君。史太君熬死了公公婆婆和丈夫,成爲了賈府最高權力統治者。古代人講究以孝治天下,兩個兒子和兒媳婦們都對她畢恭畢敬。每天帶著孫子孫女們享受天倫之樂。可以說當了寡婦之後,史太君才過上了快樂人生。

《紅樓夢》裏還有一個李纨也是寡婦。書裏說她活得像是槁木死灰,可事實上李纨的婆婆王夫人待她極好,她的月例銀子和賈母王夫人一個等級,年收入四五百兩銀子。兒子賈蘭也爭氣,高中科舉,不但光複了賈府的門楣,還爲李纨掙到了诰命。

曆代評論《紅樓夢》的人都說她因爲守寡而不快樂。然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男人,尤其是文人總覺得女人離不開男人,也不知道他們是小看了女人還是高看了自己。

浣碧本可以活得很快樂,可惜走上了絕路。

作者:抹茶白金包 | 圖片來源于網絡

0 阅读:17

抹茶白金包

簡介:影視,文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