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動車困境:中國車市價格戰加劇,馬自達社長苦不堪言

顫抖的熊貓 2024-04-29 22:49:19

北京車展上苦戰的日本電動車,馬自達社長苦惱說“中國車廠破壞了價格體系”

世界最大規模汽車展“北京車展”上,參展企業紛紛突出自己降價和價格便宜。電動汽車(EV)生産過剩以及房地産市場低迷導致了激烈的價格競爭,這讓日本制造商苦惱不已。

降價3萬元

本田在開幕日的4月25日,宣布在中國發布新型電動車“e:NP2”。合資公司的高管在會場宣布“價格爲18.98萬元”後,進一步明確表示短期內會降價3萬元,引發了數百名觀衆的歡呼。新車在發布同時降價也是罕見的。

有關人士解釋說,與兩年前投入的前款車型相比,續航公裏數增加了7%,IT設備也進一步完善,但在這樣的背景下卻要降價,“雖然是一個相當痛的價格,但只能先通過降價來吸引顧客關注。”

新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智能手機巨頭小米科技的雷軍自信地表示:“我們的電動車已經銷售超過7.5萬台。”小米在3月底首次發布的電動車“SU7”價格爲21.59萬元。盡管被稱爲“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但目前看來,小米似乎不考慮盈利,而是優先擴大市場份額。與此同時,特斯拉和巨頭比亞迪也已經開始進行對抗性的降價。

取消補貼

疫情之後恢複舉辦的車展,今年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的展出數量爲278輛,比4年前的160輛增加了70%以上。中國的電動車市場正處于“打價格戰”的狀態。今年1-3月的降價幅度規模已經達到了2022年全年的降價幅度。

背景是生産和銷售的不平衡。去年中國的汽車生産量比前一年增加了11.6%,達到了3016萬輛。

另一方面,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政府對新能源車提供的補貼也在2022年底取消。中國國內的汽車需求在2017年達到峰值的2912萬輛後,到2023年降至2598萬輛。生産過剩的汽車在沒有大幅降價的情況下難以銷售。

中國新能源車的2023年出口數量爲491萬輛,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一,但可以說,中國正在將國內剩余的汽車出口到海外。

日本電動化起步晚

在新冠疫情的3年間,日本各公司落後于中國的汽車電動化和IT化。豐田汽車、本田、日産汽車,2023年在中國的銷售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7%至16.1%。各公司正在拼命增加電動車等新能源汽車産品線,與騰訊和百度等IT巨頭合作,以挽回落後的局面。

馬自達的社長毛籠勝弘在車展表示,“許多新興制造商的進入破壞了價格體系。從中期來看,將會恢複到可持續的價格水平”,對價格戰持謹慎態度。

1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4-04-30 06:15

    肥水不流外人田,日本排核入海還沒有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