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預防勝于治療,日常護理必知!

愛護120 2024-04-20 10:14:11

糖尿病足您知多少?

圖片來源:網絡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種嚴重並發症。糖尿病足的病變包括糖尿病神經性病變、周圍血管疾病、神經性關節病、潰瘍形成、糖尿病足性骨髓炎,最終可能發展成截肢。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例如在糖尿病足出現的早期,

若由感覺神經病變引起,可出現對疼痛、溫度覺、輕觸覺感知減弱,如:足部刺痛或潰破後沒有痛感,易出現凍傷或燙傷。

若由運動神經病變引起,常表現爲足部肌肉以及皮下組織萎縮,趾間關節變形,足底出現雞眼或是足部形態改變。

若由于自主神經病變引起,則常表現爲皮膚的正常排汗、溫度及血運調節功能喪失,導致四肢皮膚多汗或少汗,局部組織柔韌性降低,皮膚幹燥、角化,形成厚的胼胝,常常容易破、開裂、出現水泡,還容易合並感染。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是太明顯,所以病人常常會忽視。糖尿病足的分級級別:表現

0級:皮膚完整,無開放性損傷,可有骨骼畸形1級:表皮損傷但未涉及皮下組織2級:全部皮層損傷,涉及皮下組織,可有骨骼、肌腱暴露3級:全部皮層損害,伴有膿腫或骨髓炎4級:足部分壞疽(足趾或足前段)5級:全部足壞疽日常護理該怎麽做?

日常護理

1、每天檢查足部皮膚情況,有無破損,胼胝,視力不好者可由家屬檢查;

2、每天溫水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泡腳時間不宜過長;

3、由專業的人員修剪趾甲;

4、勿赤腳穿鞋,穿松緊適宜棉襪,舒適的鞋子,或專業定制鞋子;選擇密閉的鞋子,柔軟、透氣性好,不要穿涼鞋、拖鞋、尖頭及高跟鞋。

5、買鞋的時間最好是下午至傍晚;買鞋的大小,以較大的一只爲准。

若發生1級以上的糖尿病足請到專業指定醫療機構就診,勿在家自行處理,以免引起感染,加重破潰。

病例分析

案例一

某患者因患糖尿病多年,右腳紮傷後又不注重生活衛生習慣,受傷的局部逐漸潰爛,並範圍逐步擴大、變黑、惡臭,而來到我院傷口造口專科就診。

經過兩個月的傷口局部處理,傷口愈合。

案例2

某患者因患糖尿病多年,並伴有下肢動脈潰瘍,來到我院傷口造口專科就診,先行局部控制感染後轉介血管外科行經皮選擇性動脈球囊擴張手術,改善血管堵塞問題,後又轉介慢性傷口小組行局部足趾換藥。

經過慢性專科小組的換藥,足趾傷口愈合。

生病不用怕

早期發現,盡早就醫

專業系統治療,一定會早日健康!

0 阅读:1

愛護120

簡介:分享疾病科普、護理知識,爲您網羅健康醫學領域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