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有3類房子或成“燙手山芋”?懂行人早已悄悄“脫手”

房産新聊 2024-05-21 08:43:51

房産,作爲當代社會財富的重要象征,已然成爲人們的共識。隨著全國各地平均房價紛紛突破萬元大關,一套普通住宅的價格也動辄以百萬計,這在過去,足以讓一個人被稱作百萬富翁。而在繁華的都市中心,房價更是飙升到數萬乃至十幾萬一平米,意味著一套優質房産的價值可高達數百萬之巨。顯然,房産不僅承載著家庭的溫暖,更是實實在在的財富累積。過去的二十多年裏,房價持續攀升,其投資回報率之高令人矚目。許多購房者通過購房實現了財富的快速增長,甚至有些人僅憑房産投資便輕松達到財富自由的境界,積累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資産。因此,在許多人心中,房價似乎永遠只會上漲,只要購入房産,便能坐等財富增值。

然而,房産投資的誘惑力如此之大,自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個市場。原本只是爲滿足居住需求的購房者,在房價不斷上漲的刺激下,也逐漸轉變爲投資客。尤其是在2016年那場房價飙升的浪潮中,全民炒房的熱潮席卷全國,房價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驚人的漲幅。然而,面對如此高昂的房價,人們不禁要問:房價還能繼續上漲嗎?關于這個問題,業界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一方認爲,當前房價已經過高,且住房供應已經遠超需求,因此房價未來必然會下跌。這種觀點得到了像王健林、李嘉誠等商業巨頭的支持,他們認爲房地産行業的發展潛力已經有限。

而另一方則堅持看漲房價。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專家學者,他們堅信房價仍有上漲空間。例如,北師大董潘教授就曾大膽預測,未來北京的房價有可能達到驚人的80萬元/平方米。他甚至表示,當前的房價並不算高,那些覺得房價高的人,只是因爲他們自身的財富創造能力還不夠強大。

其實,不論當下房地産行業政策如何變化,當下的房價已然難以在短期之內掀起波瀾壯闊的漲勢。原因在于,現今的房價早已與廣大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去甚遠,呈現出一種失衡的狀態。當前的樓市格局,除了房價面臨下行壓力外,供需關系的微妙變化更是讓住房資源的過剩現象逐漸浮出水面。以二手房市場爲例,今年以來,全國衆多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紛紛呈現出井噴之勢。衆多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經攀升至驚人的10萬套,甚至20萬套以上。這一現象足以表明,二手房市場的銷售正變得愈發艱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二手房的流動性正在逐漸減弱。

同樣,新房市場也未能幸免于難。新建商品房的銷售同樣遭遇困境,不僅銷售速度放緩,庫存量也在不斷增加。這種情況無疑給整個房地産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綜上所述,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市場,都面臨著銷售困難和庫存積壓的問題。這既是對當前房價過高的警示,也是對房地産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刻反思。

未來十年,三類房産或將變爲“棘手難題”?懂行人早已悄然“割舍”

隨著房地産市場的波動,房價呈現下滑趨勢,同時住房供應逐漸超過需求,加之每年仍有大量新建商品房湧入市場,預示著未來住房過剩現象將進一步加劇。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政策導向下,如今大多數人購房的首要目的已轉變爲自住,因此在選擇房産時,他們更傾向于品質優良、居住體驗舒適的住宅。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某些類型的房子或將逐漸失去市場青睐。那麽,未來十年,哪三類房産可能成爲“棘手難題”?對此,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早已悄然開始“割舍”。

1、物業服務低劣與品質欠佳的高層建築

盡管高層建築在現今城市居住環境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其背後所隱藏的種種弊端亦不容忽視。特別是那些深陷物業服務低劣與品質欠佳困境的高層建築,其居住體驗更是大打折扣。這類建築,在依賴電梯、自來水二次加壓設備以及電力電氣設備等複雜機械系統運轉的同時,往往因爲物業管理的疏忽和品質的低劣,導致這些關鍵設施加速老化。

一旦這些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或損壞,無疑將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使原本應有的便捷與舒適蕩然無存。更爲嚴峻的是,高層建築的設備維修成本極高,一旦房屋主體結構出現質量問題,維修費用更是令人咋舌。

因此,對于那些物業服務與品質雙雙不佳的高層建築來說,未來居民不僅將飽受居住不適之苦,還將面臨日益沉重的居住成本負擔。更糟糕的是,高層建築在面臨拆遷時也會遇到諸多難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房子將逐漸失去人們的青睐,成爲市場中的棄兒。

2、品質一般商住公寓

在2016年,受限于購房政策,那些不受限購、不限貸政策約束,且面積小、單價低的商住公寓猶如一股清流,迅速成爲市場的新寵。衆多年輕人,因無力承擔高昂的住宅價格,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這些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商住公寓。特別是對于那些單身的青年,他們往往面臨著高昂的租金壓力,因此購買一套商住公寓,既能解決居住問題,又能將原本用于租房的資金轉爲房貸,實現消費到儲蓄的華麗轉身。

然而,對于公寓而言,短期過渡尚可接受,但若是長期居住或與家人共同生活,其適用性便顯得捉襟見肘。當然,高端公寓尚能勉強滿足需求,但市場上絕大多數公寓的品質卻平平無奇。公寓的容積率往往過高,一層樓便聚集了數十戶,整棟樓更是動辄數百乃至上千戶,居住人口密集。而且,公寓內不僅居住著各類人群,還混雜著諸多商戶和公司,使得環境嘈雜,人員流動頻繁,安全隱患不容忽視。此外,公寓的居住體驗也不盡如人意,往往無法做到南北通透,且在上下班高峰時段,電梯擁擠不堪,令人倍感不便。

實際上,除了上述缺陷外,普通公寓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隨著商品房住宅價格的逐漸回落,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選擇住宅而非公寓。因此,在多數城市中,品質一般的公寓或將逐漸失去市場青睐。

3、年久失修、質量堪憂,且缺乏名校教育資源的老舊房屋

隨著城市舊改步伐的日益加快,市區內那些昔日備受矚目的老舊房屋已然逐漸褪去了拆遷的光環。誠然,舊改工程爲這些老小區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居住環境煥發出勃勃生機,然而,與之相伴的卻是房屋價值的悄然轉變。尤其是那些年久失修、質量堪憂且缺乏名校教育資源的老舊房屋,在拆遷夢碎之後,其價值更是大打折扣。

此外,這類老舊房屋由于本身建築年代久遠、品質參差不齊,即便舊改工程完工,恐怕也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其固有的缺陷。因此,隨著舊改工程的深入推進,那些年久失修、質量堪憂且缺乏優質學位的老舊房屋,未來勢必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爲市場上不受待見的對象。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