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鎖:越便宜,越難賣?

潮汐商業評論 2024-03-06 12:22:43

【潮汐商業評論/ 原創】

獨居的Gail最近在網上種草了一款帶電子貓眼的智能門鎖,用她的話來說:“這小東西不僅是個電子鎖,還是個智能監控,太適合獨居的我了,天知道之前給快遞員、外賣員開門都要糾結半天啊。”

但煩惱也隨之而來,因爲智能門鎖品牌太多了,“真心選地我眼花缭亂,看久了就不知道買哪個了”Gail無奈地說。

隨著智能生活概念的普及,和很多智能家居一樣,智能門鎖作爲人們日常接觸的重要産品,近年來在市場上“遍地開花”,成爲滿足人們“智慧家居”改善的首選入門級單品之一。

據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家用智能門鎖全渠道零售量規模達到1870萬套,同比增長3.6%。其中,線上渠道占比近35%,“年輕人的消費”成爲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新動力。

面對火熱的市場前景和消費端趨勢的快速叠代,智能門鎖也在經曆著極速的變化,如何搶占先機並維持市場領先地位,是擺在每個品牌面前繞不開的挑戰。

01 「千鎖大戰」淪爲過去式

國人對家的概念非常注重,而有著更安全、便利和智能化體驗的智能門鎖,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青睐。

據了解,其實國內智能門鎖行業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但市場增長速度卻快,近年來更是步入了智能化的快車道。智能門鎖産品也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從刷卡式電子鎖/密碼門鎖、指紋門鎖、管家鎖慢慢向人工智能門鎖不斷演變。

而國內智能門鎖行業的爆發在2017-2018年間,據全國鎖具行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6月底,我國智能門鎖品牌超過3500家,生産企業超過1500家,年銷量從800萬躍升至1500萬以上。

當時,智能門鎖對消費者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但毫無疑問,面對智能門鎖如此巨大的潛在市場,企業和資本自然不會放過這一難得的掘金機會,“千鎖大戰”隨機展開。

從傳統五金電器廠商,到專業的智能門鎖品牌,再到互聯網公司,都齊齊發力,想要在智能門鎖這一賽道中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

事實上,自“千鎖大戰”至今,智能門鎖在經曆了幾年的優勝劣汰後,市場已逐漸形成三大主流玩家陣營:

第一種是以凱迪仕、德施曼爲代表的專業智能鎖品牌,有著豐富的産品和技術實力,掌握一定的市場定價權;

第二種是以小米、華爲等代表的互聯網公司,他們依托于自身的生態優勢,形成自有生態系統並具有協同優勢;

第三種是以海爾智家、TCL等玩家爲代表的傳統家電品牌,有現成的品牌、渠道、服務體系,擁有後發先至的機會,但目前來看,並未完全跑出來。

除此之外,市場上還有傳統鎖業王力集團、Yale等,互聯網新興品牌鹿客、果加等,以及智能安防廠商螢石、天能等品牌。

然而,時至今日,智能門鎖行業似乎並沒有徹底革新傳統機械鎖的産品出現且在售品牌數與當初“千鎖大戰”的盛況大相徑庭,洛圖科技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7月,在售品牌數僅僅爲300個左右。

誠然,隨著消費者認可度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願意爲智能門鎖買單。但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智能門鎖行業的增速著實有些難看,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智能門鎖的全渠道銷量,同比2022年僅增長2.4%。

隨著市場教育的不斷深入,智能門鎖的增長率卻反而“停滯”,面對現狀,智能門鎖行業還是門好生意嗎?

02 爲什麽智能門鎖不好賣了?

事實上,從消費品品類來說,智能門鎖屬于耐用消費品,不會經常更換,複合增長率周期性浮動也屬于正常情況。

但與汽車相比,2018-2022年我國乘用車保有量年複合增長率爲5.8%,這或許也能說明,智能門鎖增長率的乏力。

深究之下,房地産市場走勢的變化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智能門鎖作爲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益于前些年房地産市場的火熱和繁榮。然而到了2020年後,國內房地産産業開始持續低迷,這也導致B端房地産企業對智能門鎖的需求大大減少,而這種市場的低迷未來對門鎖産業的負面影響將會愈發暴露。而房地産開發市場和門配渠道原本占到智能門鎖B端渠道近50%份額,可見房地産行業的下行,對智能門鎖影響之大。

另外,大部分C端消費者對于門鎖的替換需求較弱。據了解,機械鎖屬于耐用消耗品,其使用壽命可以達到30年之久,消費者除非裝修新房或者門鎖壞了才會選擇更換智能門鎖。

除此之外,雖然智能門鎖可以滿足消費者對門鎖安全性、便捷性、科技感的要求,但是最初綁定智能家居概念出現、全屋智能關鍵組成部分的智能門鎖,也受限于智能家居發展至今仍沒有從概念實現真正的場景落地,從而也影響了智能門鎖進入大衆消費者生活中的步調。

從當下智能門鎖的增速以及市場需求上來說,智能門鎖似乎並不好賣,但卻並未妨礙市場對其未來價值的看好,仍有各路新玩家持續不斷地入局。

數據顯示,2022年智能門鎖線上公開售賣的品牌數達到496個,當年新進入數量爲239個,其中不乏巨頭企業,如華爲、百度等。

實際上,國內智能門鎖現階段的滲透率並不高,僅在14%左右,和近鄰韓國的75%以及日本的40%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意味著其遠期市場潛力巨大。

在政策驅動和需求釋放的雙重刺激下,中國智能門鎖市場有望持續擴容,發展前景廣闊。據專業機構分析預測,預計2025年我國智能門鎖行業需求量將突破5000萬套。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各路玩家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呢?

03 智能門鎖品牌爭奪戰

如何打開智能門鎖的消費缺口,俨然成了當前行業最緊要的問題。對此,品牌們也是“卷生卷死”,試圖掀起一波換鎖潮。

價格戰,或許是當下品牌們爲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有數據顯示,在2020年國內智能門鎖線上均價曾達到1469元,但進入2022年後,智能門鎖的均價就有下降趨勢。

據奧維雲網(AVC)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家用智能門鎖行業線上市場整體均價爲1092元,同比下降8.4%。雖然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直播新渠道均價呈增長趨勢,但全年均價仍保持在912元的千元以下水平。

不可否認,價格戰可以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提升消費者對智能門鎖的認知度與參與度。但價格戰的另一面則是以犧牲利潤爲代價,低利之下則是質量的降級。目前,代工模式是智能門鎖行業大多數的選擇,而價格較低的入門級産品更是基本沒什麽技術含量,這就很容易造成産品質量參差不齊,致使安全性無法保證。

對于衆多消費者而言,對于門鎖的最基礎訴求就是安全,除此之外,與傳統門鎖相比,智能門鎖最大的區別就是加入了諸多智能化設計。其中,與智能生態鏈接,或是品牌躍升中的關鍵一步,像是小米、華爲這樣具有智能生態的企業,有著天然優勢。

例如,華爲智能門鎖可以和屋裏的智能家居相連,設置不同的場景模式,回家模式可以在晚上進入時,讓智能音箱播報歡迎回家的通知,同時打開室內燈光、關閉窗簾並打開智慧屏。還有離家模式、清潔模式等,門鎖可以根據進出信息,爲用戶帶來智能的生活體驗。

如今3D人臉識別、室內大屏、移動偵測、遠程監控及可視對講,這些耳熟能詳的功能,在中高低端智能門鎖上基本已經實現普及。但似乎目前智能門鎖的創新已經進入一個瓶頸期,如何進一步挖掘用戶需求,創新推出個性化功能,或許才能有效激發消費者的“換鎖”欲望。

比如,語音備忘錄功能,家用電器以及手機上都有這個功能,但門鎖上卻比較少見,門鎖是用戶進門的第一道關,出門的最後一道關,在這個環節設置語音備忘錄,可以起到非常強的提醒作用。

據了解目前華爲智能鎖、凱迪仕等都有類似的自定義語音功能。在小編看來該功能對老人來說非常友好。一般來說,老人記性比較差,出門也經常容易忘東西,有了這個功能,即使不在老人身邊,也能及時提醒重要事項。再比如,快捷回複功能,主要作用就是可以自定義短語,可以通過門鎖,主動進行快捷語音回複。另外這種快捷回複方式,還將保護隱私的需求包含在裏面,甚至比目前常見的變音功能更實用一些,因爲使用變音,可能會有人猜測到是老人、女人或者獨居人群在家,而使用快捷回複,從音色無法分辨居住人性別,讓門外的人更關注語音內容。

智能門鎖品牌們在前沿技術領域以及實用性上,不斷探索著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行業已然邁過粗放生長的階段,走向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方向。

未來的智能門鎖行業,其産品准入門檻將會越來越高,隨之而來將是一場殘酷的“優勝劣汰”,頭部品牌的集中度增加,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場全方位較量的開始。

“感覺這個帶語音回複的就很適合我,以後晚上點外賣也不那麽害怕了,而且價格也在預算內,就它了。”Gail笑著說。

你看,商業就是這樣。

0 阅读:4

潮汐商業評論

簡介:專注大消費、TMT及金融領域【潮汐商業評論】團隊原創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