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崩上熱搜”?

祥晴談 2024-04-29 10:09:00

交通銀行以一種詫異的方式上了熱搜。

剛剛在2023年年報裏公布了金融科技投入高達120.27億元、金融科技人員增長33.3%,轉頭沒過多久就因App故障“崩上熱搜”——這樣略顯尴尬的問題,最近發生在了國有大行之一的交通銀行( 601328.SH )身上。

4月23日,“交通銀行App崩了”的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單。不少消費者發文透露,在使用交通銀行App支付、轉賬、理財時,被提示系統維護,人臉識別也無法使用。大量問題湧入問詢通道,人工客服也一直處于排隊狀態。

慶幸的是,後來交通銀行App很快恢複功能。該行也對此次事故表示,問題出在了網絡通訊故障上;對給客戶帶來的不便,表示深深歉意。

投資市場對交通銀行的App故障反應較爲平淡。頂著負面輿情,當天公司股價收漲1.17%。

不過交通銀行的煩惱,也不止“崩上熱搜”這一件事……

業績之後的三個煩惱

3月27日,國有六大銀行裏的交通銀行率先發布2023年報。雖然發財報趕了個早,但是等著交通銀行的卻是接二連三的煩惱。

第一個煩惱,就是業績略顯平淡。

財報顯示,2023年,交通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575.95億元,同比增長0.31%;實現歸母淨利潤927.28億元,同比增長0.68%。

放在行業裏看,這樣的數據並不亮眼。同花順數據顯示,2023年國有大行的營收同比下滑0.0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12%。也就是說,交通銀行的營收增長情況略好于行業整體情況,但歸母淨利潤的增速顯著低于同行。

交通銀行和農行、中行、郵儲銀行,是2023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雙雙增長的四家國有大行。其中,中行是營業收入同比增速最高的一家,爲6.41%;農行是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最高的一家,爲3.9%。兩個維度來看,交通銀行都顯得有些平淡,沒有拔得頭籌。

平均淨資産收益率(ROE)數據顯示,2023年交通銀行該指標錄得8.78%,不及六大國有行平均的9.92%,體現出其盈利能力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第二個煩惱,就是接連被機構下調了業績預期或評級。

據星展發布研究報告稱,將交通銀行評級由“買入”下調至“持有”。無獨有偶,3月29日,美銀證券也發布報告,將交通銀行2024年至2025年的盈利預測下調1%至4%。但兩家銀行均小幅上調了交通銀行的目標價。

國內機構方面,國信證券發表于3月28日的研報也略微下調了交通銀行2024年和2025年的歸母淨利潤預測值,從1044億元和1123億元下調至953億元和981億元。

第三個煩惱最“頭疼”,就是交通銀行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息差壓力。

息差壓力同業中最大

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存量按揭房貸利率調整、存款從活期轉向定期化的趨勢等多重因素影響,2023年銀行業淨息差繼續下滑。這也直接侵蝕著各家銀行的盈利能力。

交通銀行的息差壓力明顯大于同行。2023年年報顯示,交通銀行淨息差較上年下降20個基點至1.28%。

和行業對比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商業銀行的淨息差爲1.69%,其中國有大行的淨息差降至1.62%——兩個數字均顯著高于交通銀行的1.28%。

再看可比同行,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同期淨息差分別爲1.61%、1.70%、1.60%、1.59%,雖然皆是下滑,但數據也比交通銀行的高不少。

交通銀行淨息差壓力大的根本原因在哪裏呢?細看資産端和負債端,後者是較爲核心的拖累因素。

2023年財報顯示,全年交通銀行資産規模延續擴張,但速度有所減緩。期末總資産攀升至14.0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8.23%,增速同比下降約3個百分點。其中,貸款余額7.96萬億元,增速高于資産整體增速。

負債端,受人民幣存款定期化趨勢,疊加外幣負債成本上行,交通銀行2023年的利息支出增加,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同比增長0.19個百分點,至2.45%。存款余額8.55萬億,較年初增長7.58%,增速不及貸款增速,同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

國信證券發表于3月28日的研報認爲,2023年交通銀行資産規模在延續擴張的基礎上,增速出現了減緩,這會相對減輕資本內生壓力,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出現小幅回升,至10.23%。

細看負債結構,可以發現交通銀行淨息差負擔沉重的問題所在。長江證券發表于4月9日的研報指出,交通銀行與四大行差距明顯的一點是,負債結構裏2023年末存款占比僅66%,同業負債和債券占比大幅高于四大行。這會導致高負債成本率,進而也是拖累淨息差的核心因素。

不過這份報告也同時指出,交通銀行的息差有望率先觸底。這是因爲其資産定價調整充分,留出了負債改善空間。

在3月27日舉辦的交通銀行業績發布會上,該行首席風險官劉建軍也談到了淨息差的壓力。據媒體報道,劉建軍表示,交通銀行2023年的下降幅度跟同業比“相對可控的”,但是淨息差數還是相對偏低。他展望2024年,短期看預計淨息壓力仍存,這是因爲LPR下調、存貸房貸調整的影響會進一步顯現。

負債端雖然可以以存款利率下調來應對壓力,但劉建軍也明確指出目前面臨的行業性頑疾仍是存款定期化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交通銀行拿出的戰略是,把息差改善和營收利潤的穩定增長,放在經營中“比較穩定的環節”,總目標是要推動淨息差合理區間趨穩。劉建軍介紹,交通銀行將拿出來的主要措施包括:優化資産結構,重點提升普惠和零售貸款的占比;降低負債成本;兼顧流動性安全的基礎上,強化存款成本的精細化管理等。

“以量補價”未能實現

除了上述“三個煩惱”,在交通銀行的業績層面,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是沒能實現“以量補價”。

什麽是“以量補價”?這是近兩年銀行業普遍踐行的經營思路。通俗來說就是,雖然淨息差的壓力比較大,但是銀行可以通過資産規模的擴張,來保持營收、利潤等主要業績指標的穩定和增長。

據《證券市場周刊》解讀,盡管當前社會的有效融資需求仍然處于一個偏弱的狀態,但好在有提振實體經濟的各項政策協同加碼之下,銀行業仍可以延續“以量補價”策略來穩健經營趨勢,進而把盈利指標維持在平穩水平。

交通銀行的“以量補價”做得怎麽樣呢?

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生息資産的平均余額從2022年的11.51萬億元上升到了12.83萬億元,也就是在“拉升量”的方面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但生息資産總量的提升,對利息收入補充的實際效果有限。2023年,交通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1641.23億元,同比減少了57.59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爲63.71%。

生息資産的平均收益率,也從2022年的3.63%下滑到了2023年的3.59%。

歸根結底的原因,仍是息差壓力太大。最終沒能實現“以量補價”式的增長。

交通銀行的資産質量保持穩健,但撥備覆蓋率不及其他大行。2023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爲1.33%,較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錄得195.21%,雖然較上年末提升14.53個百分點,但是在國有大行裏僅高于中行,不及另外四家的表現。

非利息淨收入指標上,交通銀行也實現了同比增長,尤其是投資收益表現較好。2023年該行全年非利息淨收入同比上升7.55%。其中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70.30%,從2022年的152.84億元提升到2023年的260.28億元。與此同時,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同比下降了4.13%,主要是受到了理財業務和投行收入下降影響,而這也是行業面臨的共通性難題。

立足上海的金融改革試驗田能否再放光芒?

交通銀行,是一家有著改革試驗先鋒精神的國有大行。這樣的先鋒精神,和它的曆史沿革有關。

交通銀行,在銀行業也一直被視爲“金融改革試驗田”,引領著中國銀行業的多次改革。1987年交通銀行重新組建,當即成爲了中國第一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

體量適中、股權結構相對分散、國資持股相對較少——這樣的特點也賦予交通銀行改革優勢。2004年,交通銀行成爲中國銀行業股份制改革的試點,與彙豐銀行簽訂入股協議,成爲第一個引入外資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後來,交通銀行還是最早開始探索員工持股制度的先驅。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交通銀行的最大股東爲財政部,第二大股東爲香港上海彙豐銀行有限公司,大股東之列也有首都機場、一汽等企業身影。

近些年,交通銀行還頻頻發出信號,意圖抓住“上海主場”優勢和數字化轉型契機,找到業績突破口、增強戰略推進動能。2023年年報透露,該行發揮“上海主場”優勢,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以信用就醫、科技金融、消費養老等領域爲重點,上海地區業務貢獻度持續提升。

除了業績數據,在2023年,交通銀行還收獲了另外一項重要進階:首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據《界面》等多家媒體報道,2023年11月27日,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即FSB)官方公布了2023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首次入選該名單的交通銀行成爲繼農行、中行、建行、工行後中國第五家上榜銀行。入選這一榜單,也凸顯出交通銀行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和穩健性。

作爲國有大行,交通銀行穩定的紅利風格也是市場對其關注焦點所在。據《界面》等多家媒體報道,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交通銀行行長劉珺提醒關注該行A股和H股股息率達到6%和8%,且分紅率連續12年保持30%以上。他表示:“如果投資者終身投資,那麽交通銀行也希望終身陪伴他,不斷給予更好的回報。”

未來,立足上海的交通銀行,能否繼續接力“金融改革試驗田”的創新銳意和活力動能再放光芒?市場對這家國有大行發揮優勢、釋放業績、回饋投資者和社會,依舊充滿期待。

作 者 | Han

3 阅读:4346
评论列表
  • 2024-04-30 07:36

    寫的不錯,像是抄襲!

祥晴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