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第二十條》,故事爲什麽很真實?

Idlemovie 2024-02-25 22:12:22

《第二十條》中的現實主義主要涉及到兩點。

一是校園霸淩,關于霸淩,爲什麽被霸淩的孩子不願意承認,看見的孩子不敢站出來指認。

二是正當防衛,既然是正當防衛爲什麽趙麗穎飾演的郝秀萍會反問:“法律能保得了一時,能保得了一世嗎?”

先來解答第一個爲什麽。

因爲一句“算了吧”、“太丟人”、“惹不起”、“怕報複”、“小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你撞的,你爲什麽要扶”太可怕了。

中國人過于講究息事甯人,讓我們骨子裏遇事的第一反應是大家坐下來慢慢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什麽大不了。

中國老護小的觀念太重,許多家長和老人看見自家小孩犯錯誤了,先找的是別人的問題,一定是xx帶壞了我們家孩子,即便自己孩子有錯,有些老人也會顛倒黑白,跟他們講理如同對牛彈琴。

帶著這個現象再看《第二十條》就能理解爲什麽老師說「被霸淩的孩子不願意承認,看見的孩子不敢站出來指認。」

韓雨辰見義勇爲打了張科,韓明身爲檢察官,在聽到張科父親是學校教導處主任後,並沒有訴諸法律,而是善罷甘休,爲了孩子考個好大學,也爲了自己能留在市檢,讓韓雨辰道歉了事。

韓雨辰是正義之舉,韓明是檢察官,他的舅舅是刑警隊副隊長。

這樣的關系在社會上已經超越一大批人,可即便如此,他們還是選擇了不顧真相,這事兒就這麽算了吧,說句對不起也沒什麽大不了。

那被霸淩的人呢?一般都由窮、矮、醜、挫、弱構成,家裏沒什麽勢力和背景,自己性格不強勢。

但凡有其中一兩個特征就容易成爲他人“逗樂解悶”的“玩物”,惹不起、怕報複就成了堵住他們指認霸淩者的枷鎖。

韓雨辰關系這麽硬,自己也有兩下子,不還是被張科帶人揍了,更何況那些一無所有的平頭老百姓了。

雖然老百姓被處理了還是老百姓,能夠舍得一身剮,把皇帝拉下馬,但不能試錯也是壓死普通人的稻草。

維權所耗費的時間、金錢成本,曠日持久的心力交瘁,每一樣都不是普通人敢去試試的,大概率試試就逝世。

敢于對抗的是英雄,可英雄在權力面前是拗不過的,英雄在權力面前是什麽?是工具,權力小小的一任性,祁同偉這樣的曾經英雄都得俯首稱臣,我們呢?

觀衆站在上帝視角,知道韓雨辰是制止霸淩。

李茂娟也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會隨便打人,但她碰到了張主任,用文明的方法不管用,還是得靠潑皮無賴那套,但結果呢?自己被治安拘留。

一時勇是爽,可後果又有多少人敢去承擔?你的行爲是正確的,可光講公平有用嗎?你可以借助輿論,可你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近些年不了了之的霸淩事件已經屢見不鮮了。

有人看見了又能怎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挂起。

這是大多人的理念,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沒必要惹禍上身,所以沒人願意站出來。

表面看是霸淩導致人們不敢,實際上還是“不是你撞的,你爲什麽要扶”的惡性影響還在蔓延,人們怕了,怕被潑一身髒水,本來好心幫助,自己卻變成了受害者。

韓雨辰的班主任把韓明、李茂娟叫來,說的是都是孩子,私下解決。

身爲班主任,面對校園霸淩,他第一時間做的不是調查取證,還原事實真相,而是權衡利弊,勸說韓雨辰父母算了吧,老師的教育如此,教出來的學生也許有樣學樣。

張主任呢?爲人師表,卻不配爲人師。

李茂娟多次告訴他,是他的兒子張科先欺負其他同學,韓雨辰才出手,韓雨辰被打了後李茂娟一開始依然心平氣和的讓他去了解了解自家孩子的行爲。

然而張主任的求證卻是問張科有沒有做,一句沒有,他就堅信不疑,一面是護犢子,一面不願承認自己一人帶孩子的教育失敗,與李茂娟胡攪蠻纏,可這件事,但凡他走訪一下,也不至于鬧的不可收場。

家長如此,學校如此,社會如此,整個大環境都如此。

主流價值觀不再是邪不壓正,那又有誰敢于站出來,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這是當下社會的通病。

再來解答第二個爲什麽。

曹保平的《烈日灼心》裏有這樣一句台詞:“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

它清楚每個人心裏都有那麽點髒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

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麽樣,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由此可知,法律不管好,只管不能壞,是一種道德約束,某種程度上,不是行爲准則。

如果你利用法律行無道德,無底線之事,法律也拿你沒辦法,再結合郝秀萍的經曆就能更深刻的認識到爲什麽她會說,法律只能保一時,保不了一世。

片中郝秀萍和王永強都是受害者,王爲了妻子不再受辱,也爲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拿剪刀捅了阿如那,锒铛入獄,家裏剩下郝秀萍和女兒,這一對孤兒寡母勢單力薄,無力對抗範偉他們,只得到處躲藏。

範偉他們家是軍人家屬,兒子立過不少功,自家在村裏的勢力也不小。

這種人屬于一般人他們不怕,政府部門也不怵,爲國爲民流過血,有錢有人又無賴。

他們的無賴不是動不動就綁架、威逼、動手,而是用看似文明的方法恐嚇,群衆恨的牙癢癢,但法律卻無可奈何。

如檢察院不盡快判刑王永強,範偉帶人來鬧,他的做法不是拉橫幅喊叫,而是把軍功章一個個還給政府,殺人又誅心,逼的的檢察院必須加快進度。

這種人,郝秀萍是鬥不過的,即使有韓明和呂玲玲幫忙也是杯水車薪。

人家沒犯法,他們也束手無策,就算把他們都抓進去了,也非長久之計,他們總會出來,又該如何?

郝秀萍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毅然決然的跳樓,用自己的死喚醒他們未曾泯滅的良知,只有他們有道德了才會有底線,有底線了才會約束自己的行爲,郝秀萍一家才能過得安穩。

因爲法律強制的是行爲,非道德,有些人是道德壞了,所以法律保不了一世,這種真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現實或新聞中見到過。

如董珊珊家暴致死案,王光宇的毆打屢禁不止,即使入獄,出獄後依舊暴行不減,這類人靠法律只能保護受害者六年六個月,並非一生一世,這就是“保一時,保不了一世”的真實。

《第二十條》爲什麽能夠票房逆勢?原因就在這。

現實能讓大衆共鳴,在社會上討生活,大家都遇到過許多不如意,看看電影,代入自己,《第二十條》就好評如潮了。

0 阅读:101

Idlemovie

簡介:電影,應該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