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嚇人的話表達深情,周恩來致信鄧穎超:希望我們一同上斷頭台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5-16 09:11:42
前言:

在中南海西花廳中流傳著許多傳奇的故事,尤其是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婚姻令人無比羨慕,甚至人們將他們奉爲婚姻的楷模。

然而,人們之所以對他們的婚姻有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爲他們的婚姻是以愛情爲基礎的。只有愛情足夠牢固,婚姻自然也會變得美滿。

周恩來和鄧穎超

可鮮爲人知的是,一開始周恩來和鄧穎超對于愛情和婚姻都持以“冷漠”的態度,青年時期的他們奉行的是“獨身主義”。

第一次見面沒有浪漫,沒有一見鍾情

20世紀19年代,15歲的周恩來進入了天津南開學校,此時還是少年的他,正值思想性格形成最關鍵的時刻。因此,周恩來和大多數人一樣,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他對于戀愛和婚姻的認識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在南開學校,周恩來成績優異,文采斐然,更重要的是人品極好,深受老師、同學們的喜愛。

周恩來在南開時期的照片

學校創辦人嚴修看中了周恩來,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件事不論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因爲以嚴修的名望和地位,若娶了他的女兒,前途一片光明。

這是周恩來人生第一次正式面對婚姻大事,可他的反應卻讓很多人感到不解,因爲他辭卻了這門親事。

事後,周恩來對自己的好友解釋說:“我是個窮學生,現在上學的費用都是靠伯父支持,以我這種情況,假如和嚴家成了親,日後前途必定不能自己做主,我不希望過那樣的生活。”

青年周恩來(左一)

雖然年紀尚小,但周恩來已經看透了生存本質,如果心中有宏圖大志要發展,就不能因貪圖一時的好處而受制于人。

1919年,“五四”運動後,周恩來從日本回到中國,仍到天津入南開大學,並參加天津的學生運動。他被選爲天津學生聯合會的代表,四處進行演講。

在一次集會上,周恩來和鄧穎超第一次見面。後來,鄧穎超提起當時的場景說:“第一次見面既沒有什麽浪漫,也沒有什麽特別,更沒有一見鍾情。”

青年周恩來

的確,周恩來與鄧穎超初次見面十分平淡,當時鄧穎超只有15歲,只知道台上演講的周恩來在學生界很有名氣。

之後,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周恩來和當時天津學生界中最前進的二十多個男女青年組成了“覺悟社”,鄧穎超也加入了裏面。兩人常在一起開會、辦刊物,接觸逐漸多了起來。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之間也依舊沒有産生愛情的火花,因爲當時“覺悟社”的青年男女都奉行“獨身主義”。他們互相約定:不戀愛、不結婚,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造中國社會的鬥爭去。

周恩來和鄧穎超

所以,兩人的交往雖然頻繁,卻都是處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階段。

關于周恩來是從什麽時候改變獨身主張的,沒有人能確切給出時間。不過,從之後周恩來在法國留學的經曆來看,獨身主張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

很多人都知道周恩來是在法國與鄧穎超通信,才有了後來兩人的愛情。但鮮爲人知的是,在與鄧穎超表白之前,周恩來還曾有過一個女朋友。

關于女朋友的事,周秉德有幸親耳聽伯父周恩來講過。

周恩來與留法同學

那是1955年,周秉德與一位年輕的派出所所長談起了戀愛。爲了讓侄女有對戀愛的基本認識,周恩來便決定用現身說法來啓發教育周秉德。

他說:“秉德,你知道嗎,我在和你七媽結婚之前,在巴黎曾經有過一個女朋友。”鄧穎超也笑著說:“那個女生叫張若名,那時覺悟社的同志們都說你七伯和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呢!”

在巴黎留學期間,周恩來和張若名先後加入了中國少年共産黨,一起學習馬克思主義,也曾有過共同的理想。

周恩來留法期間的照片

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周恩來發現張若名並不是他理想的結婚對象,因爲她僅僅是同情革命,而他需要的是與他志同道合,經得起革命的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的戰友。

周恩來告訴侄女:“就是這樣,我選擇了你們的七媽。”

用最嚇人的話,表達最深情的愛

在經過兩個階段對戀愛、婚姻的理解之後,周恩來對待感情愈發成熟起來。確定自己的想法之後,周恩來便開始與正在國內的鄧穎超通起信來。

周恩來和鄧穎超

婚後,鄧穎超一直不知道當初周恩來是從什麽時候對自己有感覺的。直到有一次閑聊,周恩來才突然說:“還記得當年在天津開大會嗎?你第一個登台發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兩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或許是冥冥之中緣分已經將他們綁定在了一起,周恩來一眼就看出鄧穎超就是他心目中那個與他共同經曆風雨的人。

在浪漫的法國巴黎,周恩來情之所動,向鄧穎超發出了一封封信件。據鄧穎超回憶,周恩來雖然沒有挑明,話裏話外卻已經有了追求她的含義。

年輕時期的鄧穎超

但鄧穎超那時不知道周恩來已經分手,所以並沒有仔細考慮周恩來在給自己的信中字裏行間表達出的愛意。

當時鄧穎超也考慮到自己到了結婚的年齡,可她並不確定自己要找什麽樣的人,只是覺得結婚大事要慎重。

或許是感受不到鄧穎超的回應,周恩來逐漸有些著急,一封封信不間斷地追得越來越緊。到後來擔心鄧穎超誤會他與張若名的關系,還特意解釋他們因政治觀點不合,已經分手了。

年輕時期的鄧穎超和同學們的合影

面對周恩來強烈的愛意,鄧穎超羞紅了臉,從未遇到此類事情的她,只好求助于自己的母親。考慮到周恩來還在國外,現在確定感情太早,母親建議鄧穎超還是等他回國後再答複。可周恩來卻等不及了,他一封接著一封地催問,迫不及待地想要贏得鄧穎超的心。

1923年,鄧穎超再次收到了周恩來寄來信封,她小心翼翼地打開,卻見裏面是一張印有李蔔克內西和盧森堡像的明信片。周恩來在上面寫道:“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一樣,一同上斷頭台。”

鄧穎超看後愣住了,良久才反應過來,緊接著感到心中一股暖流經過,這是多麽英勇的革命誓言啊!

周恩來和鄧穎超

經此一事,鄧穎超決定與周恩來確定戀愛關系,她將自己的意見告訴了母親,母親默許了。就這樣,周恩來用最嚇人的話,表達著最深情的愛,贏得了最美的心。

1924年,周恩來從法國回國,第二年,他與鄧穎超在廣東舉辦了婚禮。此後,這對恩愛夫妻攜手走過了半個世紀。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婚姻是美滿的,盡管婚後有數不清的磨難,但他們的愛情始終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周恩來和鄧穎超

一次,延安開三八婦女節座談會,到會的女青年起哄讓鄧穎超講述當年與周恩來的戀愛故事。鄧穎超站起身,很幹脆地背了一段周恩來在法國時給她寫的信。

此時,距離寫信已經過去了20年,大家都驚歎鄧穎超有如此驚人的記憶力。鄧穎超卻說:“沒什麽奇怪的,因爲我心裏想著他。”

還有一次,周恩來也遇到了“盤問”,對方一直讓他講述是怎樣戀愛的,周恩來幽默地說:“我在法國留學的時候,好多同志都配上對了,我啊,就掰起指頭算,就算到了你們小超大姐。”

周恩來和鄧穎超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多年,但晚年鄧穎超回憶起來,臉上總是洋溢著只有年輕人戀愛時才有的幸福的表情。從1923年確認戀愛關系,到1976年周恩來去世,曆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他們的感情一直沒有變質。

2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