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界的“拼多多

運營人的五六事 2024-04-22 21:16:36

作者 | 張知白

編輯 | 陳維賢

設計 | 蝶哥

上市 27 分鍾收到 超 5 萬個訂單,首日訂單接近 9 萬輛;

雷軍抖音賬號一個月漲粉 600 萬,首次直播點贊數超過 1.9 億;

過去的一個月,小米 SU7 給汽車行業帶來一點點“雷軍式”營銷的震撼。短短時間,小米 SU7 就從無人知曉的新品,成了汽車界的“顯眼包”,沒幾天就會換個新姿勢登上熱搜。

而流量也高效地被轉化成了銷量,SU7 上市後的第二周,銷量就達到了 0.25 萬輛,排名當周第一。

很多人感慨,小米太會做營銷了,就連劉強東都說過:“不要和雷軍比營銷,他不是一般人。”

然而,很多人卻不懂,爲什麽小米能迅速打爆新品,銷量、聲量雙豐收?今天,運營社就來拆解一下小米如何制造潑天流量,又是如何將流量轉化成銷量。

01

小米汽車,給品牌上了一堂營銷課

4 月 17 日下午,雷軍還未出現,直播間已湧入了 10 萬+ 的觀衆,來抽禮物的,來看雷總說脫口秀的,來參觀小米汽車交付中心的粉絲,熱情地占領了留言區。

4 點鍾雷軍駕駛著 SU7 出現在小米北京交付中心門口,通過直播帶粉絲參觀了交付中心,也對一些粉絲的疑問提出解答。

在直播中,雷軍也玩梗似的辟謠自己不是爽文男主:“我不是高考狀元,沒有考過 700 分,我在人生低谷裏面,卡裏也沒有冰冷的 40 億。我也跟大家一樣,在農村出生,靠勤奮、靠努力,也靠這個時代的機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看完直播,運營社感歎,雷軍真是太懂互聯網,玩得開,也放得下,很能收獲粉絲的好感,一場直播收獲了 1.9 億點贊,對品牌的收益更是無可估量。

在小米的“鲇魚效應”下,各大汽車品牌迅速升級了自己的營銷策略。不少老總親自上陣,擁抱互聯網,開始在直播間裏賣車。

新殺入汽車行業的小米汽車,給整個行業上了一堂營銷課。

據新榜報道,不久前流傳出了一份《小米 SU7 新車上市傳播複盤報告》(暫不確定真實性),報告估算小米 SU7 的上市宣傳,小米汽車可能至少投入了 1.1億的營銷費用。

很多品牌在營銷上投入真金白銀,卻像是丟進了大海看不到一點水花。但小米卻用互聯網的思路卷動流量浪潮,把經費花在了刀刃上,賣爆了新車。

所謂互聯網的營銷思路,簡單來說,就是用戶思維,理解消費者,想消費者所想。

而對消費者來說,是否願意主動去“安利”一個商品,基本上離不開三個傳播點:東西好不好、價格貴不貴、能不能感受到“顧客是上帝”。也就是常說的好物、好價、好服務。

仔細看小米汽車的出圈動作,運營發現社所有的傳播引爆點正是集中在這三個方向。

所以運營社認爲,小米汽車能夠快速賣爆新品的主要原因是——小米在用一種“拼多多”式的運營打法,用極致的性價比和超高的消費體驗,征服了消費者。

1)小米的價格懸念

“大家別再說 9.9 萬了,那是不可能的。14 萬 9 也不用再講了,還是要尊重一下科技的呀。”雷軍接受央視采訪時回應消費者價格期待時的話,讓不少粉絲哈哈一笑。

“價格懸念”是小米一大營銷絕招,圍繞“價格”這個核心問題,小米就吃到了多輪流量紅利。

第一輪,在 SU7 發布會之前,小米對價格進行了嚴格保密。這反而引起了多方興趣,大量 KOL、網友關于小米 SU7 價格的猜測、玩梗,經常走紅。

第二輪,價格公布後,21.59~29.99 萬的價格給了行業和汽車媒體不小的震撼。甚至被戲稱爲“價格屠夫”,多個汽車品牌被迫降價,讓網友們不停地吃瓜。

第三輪,4 月 15 號“花旗預計小米每賣出一部 SU7 平均虧損 6800 元”的消息又沖上熱搜。雖然小米方面否認了這一分析,但是小米虧錢賣車的段子卻在網上更多了。

2)“米時捷”平替保時捷

有消費者說,小米汽車的好,一在好看,二在好用。

首先是好看。小米 SU7 因爲其時尚的設計感,和酷似保時捷的外型,被網友玩梗稱作“米時捷”。

SU7 發布後,一些米粉迅速攻陷保時捷直播間,讓導購小姐姐不得不一遍遍澄清:“我們只賣保時捷,不賣小米 SU7,後面那輛真不是小米。”

保時捷中國總裁面對追問,也不得不回應:“對于小米 SU7和保時捷的相似之處,我認爲或許是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的。”不少消費者感慨,萬萬沒想到,有一天保時捷竟然被小米平替了。

其次是好用。小米汽車發布後,受到了各方的測評,還有很多車主拆車評測,但是評測術語太過專業,很多消費者聽不太懂。

雷軍卻迅速回應拆車評測,將其轉述爲“百萬網友親測、百萬網友嚴選!”。瞬間小米 SU7 是否好用,就有了一個很具象的表達——小米 SU7 可是經過拆車評測的,網友嚴選,質量有保障。

對消費者來說,好看意味著更樂意主動曬圖,發圈,秀自己的新車;好用,意味著很多消費者與人比車、論車的時候,可以用事實細節,證明自己的車買得值。

正是從“好看”、“好用”兩方面齊下手,抓住話語權,讓小米 SU7 能在短短時間成爲新的神車。

3)總裁開門,消費者體驗拉滿

服務是消費者的體驗感,也是一種情緒價值。

而小米汽車在服務上,最騷的莫過于“總裁開門”,不久前,雷軍在小米汽車交付儀式上,爲車主彎腰開門,又又又一次沖上了熱搜。

除此之外,爲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小米在社交媒體上與消費者持續“互動”。

從小米 SU7 開售之後,雷軍個人微博就一直在更新“小米 SU7 答網友問”專欄,目前已經更新到第 19 集。每期內容都是對當前網絡上,關于小米 SU7 的熱議話題及用戶關心的問題作出解答。

與粉絲的互動,既拉近了距離,也能切身了解到現在消費者更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可以幫助小米汽車更好地産品升級、營銷升級。

02

三條營銷路徑,引爆潑天流量

最近一段時間,小米長期霸占熱搜榜。不是和在和智己公關大戰,就是小米 CEO 雷軍的“爽文”在社交媒體瘋傳。

小米汽車的微信指數熱度,連很擅長做互聯網營銷的造車新勢力(理想、小鵬、蔚來)都自愧不如。

運營社發現小米的營銷路徑,主要集中在話題營銷、創始人營銷、博主營銷三個方面。

1)話題熱搜營銷

最近,大家應該經常會發現,小米總是不知不覺又在熱搜霸榜了。運營社搜索了一下 4 月以來的微博熱榜,平均每三天就會沖入熱搜前十,小米真是自帶熱搜體質。

小米危機公關的反轉也堪稱經典。

一次是,華爲余承東調侃小米 SU7 在汽車內裝手機支架。而雷軍卻把這個話題做成微博投票,最終 23.1 萬人支持裝支架, 4 萬人反對。把問題讓用戶投票解答,順利化解一次負面輿論。

另一次是,智己汽車發布會對小米參數標注有誤。小米當夜連發三條微博,指出錯誤並要求智己道歉。

品牌輿論大戰的最後,智己理虧不得不發布道歉函,而網友們只記得,小米又一次登上熱搜,占據了話題流量的高峰,質量也沒讓競爭對手找到黑點。

除此以外,小米汽車還營造了多個線下打卡點,把 SU7 開到人多的地方,比如武漢大學、京東公司門前,讓用戶主動發圈。線下幾十萬人看過,就能撬動線上數千萬人看到。

2)創始人營銷

根據蟬媽媽顯示,@雷軍 的抖音賬號,30 天發布了 49 條短視頻,平均點贊 27.7 萬,30 天抖音漲粉超 600 萬。

難怪網友會說,雷軍才是小米汽車的最佳推銷員。

4 月 18 日,雷軍首次進入抖音直播間和粉絲一起聊聊車。小米在抖音做了直播預約的頁面優化,搜雷軍就會進入”雷軍和你聊聊車“的專屬界面。

在直播中,直播間也以馬克杯、車模等福袋禮物爲勾子,吸引觀衆分享轉發,很快直播間熱度就沖入了抖音直播間前一百名。

當然,除了這些小套路外,雷軍個人的魅力也是一大流量源。有消費者告訴運營社:聽其他車企的發布會昏昏欲睡,但是聽雷總的發布會總是津津有味。一個能說會道的創始人,能夠給品牌節約大量的營銷經費。

其實不僅是抖音,雷軍算是社交媒體上最活躍的老板了,在抖音、微信公衆號、視頻號、微博、小紅書、B 站都開設有賬號。可以說,幾乎每個平台,都成了小米汽車的宣傳陣地。

3)達人、博主營銷

很多品牌做營銷,總是強推概念,讓達人去宣傳一些頗爲自嗨的品牌觀點。

但是小米,他總是先通過事件營銷,把自己做成流量密碼,然後再邀請博主共創。

當 SU7 成爲流量密碼後,不管是來蹭流量的達人博主,還是與小米合作的達人博主,都會更樂意通過小米 SU7 創作一些能收獲流量、收入的好內容。

抖音博主@王化萌 發布的 SU7 交付,雷總親自開門的視頻,在抖音獲得了 101 萬點贊,漲粉十萬。

而博主們在社交媒體上瘋狂曬車收割流量之外,有的還將 SU7 租出去給別人拍照打卡,一次幾千元。難怪@丸丸(玩機少女) 說第一批買小米 SU7 的車主已經回本了。

此外,小米的 KOS 矩陣也在同步推進。在小紅書上搜”小米汽車“,已經有大量的帶著小米汽車前綴的職人賬號。(目前矩陣處在搭建早期,粉絲數量和筆記數量都偏少)

以小米銷售員工爲主的職人(KOS)賬號,內容主要以車款的具體細節,和實車拍攝爲主。他們會回答一些消費者的問題,以促進成交。

潑天的流量,最終在精准的營銷方向引導下,成功實現了生意的增長。易車榜數據顯示,2024 年 4 月 8 日-4 月 14 日,也就是小米汽車上市後的第二周,銷量就達到了 0.25 萬輛,排名第一。

03

小米式營銷,新時代的增長鏈路

小米式營銷的成功,其實和整個消費趨勢和流量方向的變化有很大關系。

不久前,一年賣33億的直播間 B站 UP主@Mr迷瞪 向粉絲抛出了一個王炸:他宣布將全網全平台全渠道保價 365 天,100 天無理由退貨,包退包換。

這個承諾,是很多知名大品牌、電商平台都做不到的事。

@Mr迷瞪 在視頻裏闡述了這樣做的初衷——他發現把錢花在營銷投流上,不如直接給到消費者極致的消費體驗、和真金白銀的補貼。口碑效應帶來的自然流量紅利,遠比付費流量更合算,在這個社交媒體的大時代裏,消費者會把你的好無限放大。

UP 主的這個決定,是因爲他發現了流量的最新變化——這個時代,再“高大上”的品牌營銷,也敵不過朋友圈裏的一句真香。

現在,最受消費者歡迎,能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最多關注的,不是海外大牌,也不是新銳潮牌,而是胖東來,是拼多多,是好特賣,也是小米汽車。

他們都有一個相似的特征——用極致的性價比和人性化的服務,讓消費者追捧,也讓自身在社交媒體不斷出圈,成爲流量密碼。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趨勢,很多企業也認識到了這點變化,開設重新錨定低價、好物、好服務作爲核心競爭力。

在這樣的經營邏輯下,用低價獲得流量,用好物促進成單,用服務獲得口碑,成爲了一個完整的生意鏈路。

至此,流量玩法發了變化。與其花營銷費用,給自己的品牌、産品推流量,不如花錢讓自己成爲流量的源頭。

就像 360 創始人周鴻祎說的,小米汽車的成功,是因爲雷軍是互聯網思維,是用戶思維。Ta 將消費者關心的,消費者想要的作爲了核心營銷方向。

04

結語

小米汽車的成功,給很多品牌上了一堂營銷課:在社交媒體日漸興盛的今天,只有學會互聯網的思維玩法,才能在流量越來越貴的時代掌握主動權。

說到底,能跟消費者玩到一塊去,能和消費者想到一塊去的品牌,才能真正得到消費者得認可和信賴。

更多運營幹貨

「品牌對話」 | 諾特蘭德 | 鴨鴨 | NOWWA 挪瓦咖啡 | 霸王茶姬 | 立白 | 全棉時代 | 花加 | 熊貓不走 | 唐久便利店 | 笑果文化 | 天虹 | 薩福 | 樊登讀書 | 首爾麗格 | 水獺噸噸 | 全聚德 | Lemonbox | 蕉下 | 巡物社

「品牌觀察」 | pidan | 名創優品 | 鍋圈食彙 | 貂藝 | 庫迪咖啡 | tea'stone | 達美樂 | 書亦燒仙草 | 蔚來 | 海底撈 | 茶顔悅色 | 瑞幸 | 亞朵酒店

「平台運營」微信 | 視頻號 | 企業微信 | 抖音 | 快手 | 小紅書 | 淘寶 | 支付寶 | B站 | 拼多多

「運營方法論」産品營銷 | 內容方法論 | 投放營銷 | 用戶運營 | 店鋪經營 | 直播電商 | 私域運營 | 出海運營 | AIGC

0 阅读:0

運營人的五六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