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記》:三件事,足以看出奶奶陳淑珍的智慧

windy天意晚晴 2024-04-18 17:20:19

《承歡記》裏,承歡和志明的奶奶陳淑珍下線了。雖然她戲份不多,卻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的理智、清醒與處事智慧,讓人感慨。有多少人希望活成她的樣子。她跟《知否》裏的盛老太太一樣,養育出一個聰明睿智的孫女。不過陳淑珍更幸運,因爲她有自己的親兒子、親孫子。從這三件事的處理,我們看出了奶奶陳淑珍的通透。

1、對麥家的態度

陳淑珍是麥家的繼母。劇情可知,陳淑珍與老麥是黃昏戀。陳淑珍離婚後,一心撲在事業上,人到老年,才遇到老麥。也不知道老麥的優點在哪兒,反正是打動了陳淑珍,她願意嫁給他,對他不離不棄,甚至在他生病的那些年都是親自伺候他。

老麥去世後,陳淑珍便搬入了養老院生活。他不喜歡老麥的兒子麥來添,也看穿了麥來添的妻子。她有錢有閑,一個人自在地住在養老院裏,是挺惬意的事情。在麥家需要幫助的時候,她出手了三次。第一次是麥承歡得了重病,急需要錢,這時陳淑珍出了醫療費,還照顧麥承歡。第二次就是劉婉玉來給她哭窮,希望她能夠給麥承歡添嫁妝。她給了麥承歡一條手鏈。第三次就是麥家的老房子泡水,承歡跟母親鬧翻,陳淑珍讓他們借住在自己的老洋房裏。

除此以外,她並沒有對麥家做過其他幫助。即便麥家一家四口生活在憋屈的弄堂裏,即便麥家一直精打細算過日子,即便她坐擁幾個億的資産,她從未對他們透露過半分。

2、對親兒媳的態度

陳淑珍可不是對繼子如此,她對自己的親兒子也是如此。當年她離婚,兒子跟著爸爸走了,可是她的兒子不正幹,欠了一屁股外債還跑了,兒媳帶著孫子東躲西藏地過日子。陳淑珍出現了,可是她並沒有給予兒媳太多的幫助,她只是幫助還清了外債,讓他們不用心驚膽戰地過日子。

再就是資助孫子姚志明上學。姚志明上學所有的費用都是陳淑珍出的。可除此以外,陳淑珍也不願意過多地幫助。她不是冷血,而是清醒。因爲她知道,只有這樣,姚志明才能成爲優秀的自己。她的觀點就是不當任何人的依靠。不管是麥家,還是自己的兒媳,她可以幫助他們渡過眼前的難關,但不會讓他們趴在自己身上吸血。人生的路終究還是需要靠自己走。依賴,反而會成爲他們人生最大的絆腳石。

3、處理遺産的方式

陳淑珍處理遺産的方式令人拍案叫絕。她把自己的首飾全部留給了劉婉玉,但是承歡送給她的那個項鏈卻放在了養老院。她真的是知道怎麽拿捏劉婉玉,也知道這種方式不算虧待了麥來添,也對得起與老麥的感情。她把老洋房留給姚志明,因爲老洋房是自己的婚房,她不具備獨立産權,她在監獄裏的兒子應該還有一部分産權,所以把房子給了姚志明,將來兒子出獄,洋房歸孫子,兒子也不會去鬧。但如果給了麥承歡,估計將來會有不斷的矛盾紛爭。

她把興安裏給了麥承歡,但是卻不是立馬給,而是十年後再給。這十年,麥承歡只有經營權。她這麽做,也有兩手准備。第一,她了解麥承歡,給她一個機會。因爲當下興安裏經營得並不好,甚至一直虧損,她希望麥承歡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把她經營起來。等她賺到錢了,也就有了真正匹配興安裏的能力。第二,不讓姚志明拿到興安裏。麥承歡只有經營權沒有産權,就算她想賣也沒那麽容易。姚志明也沒有辦法。但是當十年後麥承歡拿到産權,姚志明也不會對興安裏感興趣了吧。

奶奶的算盤應該是讓麥承歡和姚志明一起經營好興安裏吧。相信在奶奶的盤算下,一切都能像她希望的那樣發展。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