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末日,天下英豪:誰爲天下除董卓?

六塊銅錢 2024-04-10 15:26:48

董卓之起勢

“黃巾起義”,董卓被打的損兵折將,但是他賄賂了“十常侍”(閹黨),官職不降反升。

“鹬蚌相爭,漁翁得利”。

大將軍何進(外戚)和“十常侍”(閹黨)兩敗俱傷,反而讓董卓撿了漏。

得了救駕有功的名頭,帶著二十萬兵,在京都橫行霸道,踐踏黎民百姓。

董卓之崛起

人啊,走到最後,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心性。

貪婪和野心,有時候是同義詞。

董卓剛剛走進政治中心,就想“稱王稱霸”。

廢除劉辯改立劉協爲新帝,是“殺雞儆猴”,也是爲自己鋪路。

董卓成了“董相國”。

誰能同意啊?下棋下的正激烈呢,都是多年老棋友了,是輸是贏各憑本事。

有人掀桌子,告訴所有人,你們都得在我的棋局,並且我還是“老大”,想讓誰贏誰就贏。

你誰啊?你說你是老大,我就得聽你的?

打他,把他牙打掉。

第一個上台的是丁原(丁建陽)

先,董卓宴上“拍桌而起”、“拂袖而去”。

後,城前宣戰,義子呂布殺的董卓丟盔卸甲。

可惜,呂布被董卓拉攏,丁原被反殺。

第二個上台的是伍孚(伍德瑜}

當衆刺殺,被董卓一掌拍開,呂布生擒,後董卓親手殺死。

第三個上台的是曹操(曹孟德}

曹操的手法就高明多了,先成爲董卓親信,後伺機刺殺。

從王允(司徒大人)的手裏借到重要道具——“七寶刀”:它吹毛斷發,它削鐵如泥,它華麗無比。

哎,董卓在曹操面前睡著了;

哎,曹操掏出“七寶刀”准備出手;

哎,董卓醒了,呂布回來了。

怎麽辦?怎麽辦?危急時刻,曹操絲滑一跪,曹操我啊是來獻“七寶刀”的。

曹操畢竟還不是後來的一方霸主,騎馬逃走,引起警覺,成了朝廷逃犯。

第四個上台的是十八路諸侯

誕生了名場面: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初露頭角。

雖然袁紹家族名聲顯赫,聚攏天下英豪,奈何人心不齊。

“蛋糕”只有一個,都想要以最小的努力,吃最大的蛋糕。

來勢洶洶,成果顯著,董卓被迫遷都長安。

但十八路諸侯,內亂不止,錯失良機。

董卓之巅峰

李肅爲董卓撬來了呂布這個“大殺器”。

長安是董卓的地盤,遷都長安之後,“董相國”又成了“董太師”。

朝堂上的官員更是戰戰兢兢,生死都在董卓一念之間。

第五位上台的是王允(司徒大人)、貂蟬

一套美人連環計——貂蟬。聰明、勇敢、美貌于一身的小貂禅。

不要覺得自己不會被詐騙,只是還沒遇到合適你的劇本。

王允對呂布說:小女貂蟬。

王允對董卓說:歌伎貂蟬。

“此招雖險,勝算卻大”。一場陰謀,兩人受騙,四人棋局。

貂蟬聲聲將軍,如泣如訴。

呂布:“我今生不能娶你爲妾,非英雄也。”

董卓:“你的愛妾可願送給呂布?”

王允:“可惜將軍蓋世英雄,怎能受此奇恥大辱啊?”

董卓之落幕

一開始驚豔于貂蟬的美貌,後來驚歎于貂蟬對于人心的把控。

至于王允,可以說是老謀深算了,董卓的死,完全可以說是他在一手操控。

離間董卓和呂布,拉攏李肅(董卓心腹),而貂蟬確實是一把“神兵利器”。

以“禅讓江山”的名義,設計董卓進宮,伏擊取勝。

董卓帝王夢碎,大漢撥雲見日,迎來下一份跌宕起伏。

感謝各位閱讀,關注我,下一篇文章繼續分析電視劇《三國演義》,帶您回味群雄爭霸意氣風發的那個年代,歡迎點贊評論,您的贊賞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0 阅读:13

六塊銅錢

簡介:滔滔汲汲風雲起。走走停停我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