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明知許三多不適合當兵,史今爲什麽要改變主意特招他?

楊角風發作 2024-04-10 13:56:00

楊角風看過的電視劇不多,但是看過的這些電視劇中,反複看了多遍的卻不少!

之前一直抱著《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這幾部經典曆史劇。還有《甄嬛傳》、《狂飙》、《人民的名義》等,這種收視率較高的電視劇不放,爲此也寫了一系列的解讀文章。

而這段時間又重溫了一遍《士兵突擊》,深受感動的同時,也想寫幾期解讀文章,一吐爲快的同時,幫大家解開心中的謎團。

言歸正傳,《士兵突擊》確實經典,每每看來都有新的收獲,也讓我們在這日益煩躁,壓力劇增的社會環境中,停下腳步,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比如許三多的入伍。

楊角風談《士兵突擊》第一期:難怪史今一開始不想招許三多,你看他這樣做的後果是啥?

一、

許三多之所以能當上兵,其實離不開三個人的幫助,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是他的父親,再有一個便是史今了。

許三多生在一個小山村,家庭條件不僅貧窮,還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這從他的父親許百順對自己生了三個兒子相當自豪,尤其是生許三多時,又抓泥鳅,又恨不得去大喇叭上廣播能看出。

所以,在史今發現許百順總是在罵許三多笨,蠢,要跟許三多單獨聊聊的時候,許三多自己就說了:

“他自己非要生,他說兒子越多越好,生我那會兒,他恨不得在喇叭裏面廣播,你看,我有仨兒子!”

而許三多的母親,針對當時許家當時的狀況分析,窮鄉僻壤,家境貧寒,也沒啥有權勢的親戚,再加上父母沒啥文化。所以,她跟許百順制定了一個方針,並要求他不遺余力的堅決去執行。

這個方針就是,兒子一定得去當兵,只有當了兵,才算有出息,退伍以後才有機會獲得城鎮戶口,吃上公家飯,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也是爲什麽,許百順一心要讓兒子們當兵,老大沒當上,就老二上,老二沒當上,就老三上。即使在許三多的母親去世,家庭狀況進一步惡化之後,他都沒有放棄掉這條方針,一心要把兒子送到部隊。

當然,他也並不鑽牛角尖,老大沒當上,他覺得老大天生種地的料。老二沒當上,那是他整天不學好,老三可不能被他帶壞了。

二、

等到老三許三多到了可以當兵的年齡,許百順又開始費盡心機,想方設法讓他去當兵,而且,必須得當。

一方面,老大許一樂和老二許二和已經沒戲了,能幫許家實現當兵這個目標的人選,只剩下了許三多。

另一方面,許三多這個孩子太笨,根本不會種莊稼活,還啥忙都幫不上。再加上他特能吃,在家裏根本創造不了價值,不如去當兵,還能給家裏省錢。

再一方面,許三多又太老實,總是被同村的孩子欺負,這以後混社會都沒辦法混,出去當兩年兵,也就不被欺負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作爲許三多父親的許百順,其身上也有一種不服輸的性格,尤其是不服村長,也就是成才他爹!

所以,在劇情一開始的時候,成才作爲小孩子們的“隊長”,指揮大家“群毆”許三多。許百順就拿著鞋底子跑過來,邊扔邊罵,把那群小孩子打跑了:

“有膽你給我站住,小王八羔子,你爹是村長咋啦,啊,我是村長他爹,我連你爺倆一塊打!”

有時候我(楊角風)就在想,成才爲什麽只敢欺負許三多,卻怕許三多的大哥和二哥呢?

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雖然他父親是村長,但是在許百順面前也不敢說一句硬話,搞不好就會挨一頓削。一方面,年輕時候的許百順就不好惹,另一方面,誰讓他兒子多呢,在這農村的優勢巨大!

三、

這也是許百順見許三多被人欺負還不吱聲,只會一味吃方便面後,氣不打一處來,上來就踢了他一腳:

“丟人不丟人,你看看你那熊樣,哪一點像我,哎呀,我的爺啊,你爹把誰沒打過?”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成才的父親,肯定也被許百順揍過。但揍歸揍,我們從劇中也能看出,這倆人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比如,在火車站,幾個小流氓找事,雖然成才他爹打架本事沒許百順強,但也上手了;比如許百順發達以後,有一次回村子,成才他爹在抓泥鳅,倆人也有說有笑一起抓泥鳅;再比如,許百順家爆炸以後,也是成才他爹一把拉住了回村的許三多,讓他躲起來:

“孩兒啊,孩兒啊,我的孩兒啊,你現在回來幹啥啊,管啥用啊?”

我也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這些年來,我也總結出來一個經驗。那就是,在我們那啊,有很多人是“怕人有,笑人無”。

許百順引以自豪的是,自己有三個兒子,而你村長家才一個兒子。

村長這邊呢,就要表明,雖然我只有一個兒子,但是我這個兒子,比你家三個都要強!

估計成才總是欺負許三多,並不僅僅因爲許三多好欺負,更多的是他在替父親“報仇”。是啊,你老子欺負我老子,那我就欺負你小子,老大老二打不過,老三總行吧?

這也是許百順每每看到許三多被欺負,就氣不打一處來的原因所在!

四、

一方面要完成許三多母親臨終前有關兒子必須得當兵的囑托,另一方面也是跟村長較勁,你兒子成才能當兵,我兒子也得去當兵!

那麽,他們這兩個爹,在爲兒子當兵上面,都做了哪些事呢?

在劇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那就是史今到村裏家訪的時候,許百順並不知道。好在他人緣不錯,有人給他報信,所以,他才搞了輛拖拉機,緊急帶著許三多往村裏趕。

等到了村長家後,許百順是目露凶光,一路盯著村長去的。正站在那裏表演的成才是一臉的不屑與輕蔑,而村長卻一臉驚恐,露出一絲膽怯。

爲什麽會這樣?

很簡單,因爲按程序講,你們村兩個人通過了招兵體檢,將會在某天接受家訪。這個通知肯定會下到村裏,讓提前准備迎接家訪的,不然,就會出現撲空的情況,影響工作開展。

而成才他爹呢,顯然做足了准備,不僅召集了一大群圍觀群衆助威,還提前讓成才背誦了應對史今的稿子。

所以,有時候我在想,成才爲什麽會養成這種被袁朗討厭的性格,跟他的成長環境,跟他父親的耳熏目染離不開關系。

因爲他父親就想當然得認爲,許三多當不上兵,那他兒子成才當上的兵的概率就更大。所以,他才會不提前通知許百順,在史今面試完成才,要去許三多家時,他故意打岔,讓人家下山:

“哦,下山呐,從這近,啊……”

五、

可以說,成才的入伍家訪,完全是有備而來,用後來部隊裏袁朗的話講就是:

“你太精,太油滑,我要什麽你給什麽,哪怕你沒有!”

相對于許三多來說,這次史今的家訪,完全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若不是許百順的靈機應變能力強,化劣勢爲優勢,狂打感情牌,許三多根本就當不上兵!

首先許百順跟村裏人的關系處的不錯,不僅有人給報信,還特意開拖拉機送他。這也是後來他要開礦場,村裏人相當支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因所在。後來史今要去許三多家家訪,在村長家的那群鄉親也是要跟著的,結果被村長喝住了。

由于許百順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在准備應對家訪之前,特意去了一趟村長家。他通過半分鍾內的三次觀察,迅速搞清了狀況,並做出了相應對策:

一是許百順並未在史今面前表明自己的身份,僅僅是沖他微笑點點頭。一方面可以觀察解放軍同志的表現,判斷其性格,以便做出應對之策。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爭取了時間,避免了倉促見面,爲下次正式見面打好基礎。

二是,他眼光迅速掃視在場的人們,和解放軍同志的表情狀態。通過大家的狀態,能判斷出成才當兵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並大概了解到解放軍同志喜歡什麽。

三是,他盯著成才和老成看,看了很久。一方面有責怪他不告知自己家訪的事,另一方面他也在腦中飛快轉動,比較成才和許三多的優劣,想好下步應對之策。

六、

有了這次偵查,許百順迅速做出了反應,整合自己手頭有的資源,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喊住老大許一樂,先後兩次掏錢出來,讓他馬上買菜做飯,而且是買好菜,多放辣椒;二是喊出老二許二和,讓他在家裏等待,只要解放軍同志來了,讓他想方設法留住他別走;三是喊上老三許三多,抓緊時間去找他的初中老師,讓他幫忙寫一份有關當兵的發言稿,以應對史今的家訪。

而且他這樣安排,是非常有道理的,也從側面促成了許三多的入伍:

首先,許百順的表現比村長更加熱情,史今家訪還沒開始呢,飯就已經准備上了。而村長家呢,直到家訪結束,許百順進了院子又出去後,他才想起來做飯:

“哎,屋裏的,趕緊弄飯!”

確實,許百順第二次見等在家門口的史今時,就是滿臉堆笑,一路小跑過去緊緊握住史今的手。還不忘招呼許一樂,多放辣椒,好好招待解放軍,這可比在村長家更能表現出熱情好客和對家訪的重視。

再加上許百順故意說自己也當過兵,還現場表演突刺,無形中也拉近了他跟史今的距離。

其次,許百順分析成才跟許三多的優劣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許三多的臨場發揮肯定比不上成才,學曆也比人家矮一截,而他唯一的優勢是記憶力好。

所以,他才拉著許三多去他初中老師家,現場寫稿子,邊走邊背。

七、

寫到這裏,我(楊角風)再多說幾句題外話啊,許三多只比成才小兩個月,爲什麽人家高中畢業,他才初中畢業?

關于他倆的歲數問題,雖然劇中沒有細說,但是也大概能推斷出來。比如許三多過23歲生日的時候,就是在邊境執行任務時過的,而這件事過去沒多久,成才也進了老A,當時的年齡也是23歲。

許三多平時喊成才爲“成才哥”,所以,成才比許三多大,在原著小說中倒有提到,只大兩個月。

後來史今單獨問許三多的時候,許三多就說了,說自己初中畢業的時候,老師都說他學的紮實,是真學:

“成才初中畢業那會,根本就不好好溫課,他初中那會兒淨打我小抄!”

這說明,許三多曾經跟成才一個年級,只可惜,他只讀到初中畢業就不讀了。而成才卻接著讀了高中,招兵這一年正好讀高三,爲了當兵,連高考也不參加了。

我們仔細看劇的話,在許三多家裏的牆上,其實還貼著五六張獎狀,仔細一看,有個第一名啥的,證明他學習很好。

至于許三多爲什麽不繼續讀書了,估計還是許百順的原因,他是一門心思想送許三多入伍。覺得就算讀高中,還是得去當兵,這不僅多花三年時間,還多花三年的錢。這一點,在許三多提出當不上兵還想繼續讀書,結果被打屁股時,就有體現。

只可惜,許三多下學這三年,種地不行,做生意也不行,吃東西還多,更堅定了許百順讓他當兵的想法。

八、

那麽,許百順做了這麽多,史今爲什麽卻不想招許三多入伍呢?

首先,許三多當兵的意願並不強,忙前忙後其實都是許百順在忙。好不容易史今跟他單獨在一塊了,一問他想不想當兵,他竟然是猶豫了再猶豫才說想。

但是等到史今獲取其信任了,他的話多了之後,卻表明了心迹:

“其實我還是想上學,書裏邊有好多可有意思的事,真的,可惜我爹說讀書跟我一點關系都沒有!”

其次,許三多低眉臊眼的樣子就很慫,膽子小,還沒骨氣,動不動就被父親罵,還常被成才打,這種人是不能當兵的,沒有血性。

後來許三多即使當上了兵,這個問題也沒解決,連長的經典語錄:

“明明是個強人,卻長著一副慫樣!”

“孬兵!”

再有,許三多太不自信,腦袋看起來也不夠靈光,這說明,他學東西會慢,比較傻。這個印象,也是許三多跟史今聊到高興處後,問他自己能不能像他一樣時,他說:

“你不能像我這樣,不是,我不是說我有多好啊,我肯定不算什麽好兵,我沒當兵的時候我比你還……”

那個“傻”字說了一半,自己就開始抓腦袋,還想安慰許三多:

“我不是說你傻,我是……”

當然,最重要的是,許三多確實不適合當兵,尤其是當一個好兵。因爲那意味著,他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倍,多一百倍的努力。可是,如果他那樣做的話,那不去當兵,獲得成功的概率更大,發展空間也更廣。

九、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許三多是初中畢業,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促成其成長,這一點,史今對許百順說過:

“我們連就打算在近年內實現全高中連……只可惜,許三多同志是初中畢業……我這麽說,您明白吧?”

大家看後來七連改編,其實這個結局早在史今去招兵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鋼七連的第5000個兵,馬小帥,人家是電子營學員兵,高材生。去鋼七連的時候跟當時的許三多同歲,都是21歲,但人家的學曆明顯高于許三多,至少也是大專。

後來馬小帥也成了師偵營的骨幹,跟在高城身邊,還被拉出來跟成才比試槍法。他也曾參加過老A的選拔賽,並不屑于作弊,而自行放棄選拔。

如果部隊改革以後,招收的全都是馬小帥這種兵,說句實在的,許三多怎麽出頭?

所以,史今才一直說沒時間了,沒時間了,並不是說他家訪的時間到了,而是說留給許三多這種初中兵的時間沒有了。

沒有時間適應,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成爲一個好兵!

而且這種改革,根本就不是史今能解決的,所以他才對許百順說:

“可是這個軍隊不是我們家開的店,你非逼著我幹啥玩意?”

所以,從許三多的前途考慮,他若進入軍隊,大概率也沒啥發展前途。即便是拼了命,到頭來也頂多當一個好兵,到了改革大刀落下,也是得乖乖溜。

十、

可是,爲什麽最後史今又改變了主意,拍著胸脯招了許三多呢?

要是簡單一點回答,那就是他太善良,看許三多沒當上兵又被老爹揍,于心不忍,才跑回去護著他,還說:

“從今天開始,你要是敢打我的兵,罵我的兵是龜**,我一百八十個不行!”

最重要的,還是前途問題,雖然史今覺得,許三多不當兵,他的前途會更好。但是基于對許百順在他面前的表現,以及許三多的脾氣性格來看,他窩在家裏也大概前途渺茫。倒不如跟著自己去拼一把,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能出人頭地。

之所以他會對許三多産生共情,也跟他們相似的成長環境分不開:

一是在家中的地位類似,一個排行老三,一個排行老四,都是家裏最小的一個,動不動就挨揍的那種。

二是都曾經比較慫,膽小怕事,這一點史今自己也講過,說自己以前比許三多還傻,也是一個熊樣兒。

三是當時選擇當兵的理由類似,都是爲了走出這個山村,謀個城裏的工作,也算是光宗耀祖了,這都是當兵的目的:

“後來當兵了,我爸不再打我了,還說老四是老史家最出息的。”

再加上許三多就是木一點,但是很聰明,學習成績好,背誦能力強,而且還很善良。他說他不肯看殺豬,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不忍心。他還說,成才在墳地裏把他嚇哭,不是因爲他害怕,而是因爲不配合成才,他就沒完沒了。

還有許百順的神助攻,更加激發了史今的“聖母心”,結果喝了一碗酒後,就不管不顧,要了許三多!

其實伍六一說的很對,他一看到許三多這個慫樣兒,就氣不打一處來。倒不是許三多天生欠揍,而是他知道史今的善良和責任心,知道許三多一到,史今就會把精力全放他身上了,自己就受冷落了。

正所謂他“弱”他有理,把許三多改變命運的希望強壓到了自己頭上,哪怕改變了他人因果,自己就要承受後果,也在所不惜。

好,本期的楊角風談《士兵突擊》就到這裏,下一期就是許三多在新兵連的表現了,也將更加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0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