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夥做石磨爆賣30多萬套,老物件火了,“幼兒園天天下單”

電商在線 2024-05-20 16:40:33

沒有消失,越來越火。

文/姜雪芬

編輯/鄭亞文

江蘇“做飯幼兒園”爆火的那段時間,陳帥店裏的手工石磨也跟著火起來,一天的銷量由十多套漲到了幾十套,“每天都有幼兒園來下單”。甚至有人把每一個樣品都買了一套後,直接下了個100多套的大單,說“要運到上海的一個牧場裏,它能磨米、麥、豆,做辣椒面、豆漿,娃娃們研學旅行時肯定喜歡”。

“幼兒園只是一部分訂單來源。”入行以來,他總能聽到人們說石磨是老物件,在機械化高度發展的今天,豆漿機、破壁機多方便,沒有多少人會喜歡手工石磨了。但實際上,手工石磨其實一直挺受歡迎的,陳帥每年都能賣出好幾萬套,近十年,他已經賣出了30多萬套石磨。

石磨是加工糧食的重要器具,已伴隨著人類生活走過了幾千年的曆史。陳帥介紹,除了被當作加工器具,現在不少酒店、景區也會采購石磨,用于裝飾。這幾年,隨著古法古工藝傳承愈加被重視,勞動實踐成爲熱潮,一些研學基地、實踐基地、幼兒園、父母也成了石磨的忠實粉絲,他們購買石磨,和孩子一起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慢生活的快樂。

放不下石磨生意

石磨曾是中國農村一道靓麗的風景線。三四十年以前,在一些農村地區,現代面粉機尚不流行,石磨是人們將糧食磨成粉的重要工具。那時,在村頭的大石磨旁、農家院子裏的小石磨邊,常常圍繞著一群邊唠嗑邊磨糧食的鄉親們。歡樂的笑聲和石磨轉動發出的吱呀吱呀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成爲很多人童年回憶裏最溫馨的畫面。

山東濰坊人陳帥對石磨的感情比一般人更爲複雜。20多年前,考慮到農村很多家庭都有用石磨加工糧食的需求,他的親戚開了一家加工作坊,專門制作、銷售石磨。

那時制作石磨的原料是不愁的,“當地就有很多石頭”。20多年前石磨的個頭不小,看上去顯得笨重,會給人一種不好做的印象。在陳帥眼裏,制作這個“笨重家夥”的過程其實一點都不複雜。他介紹,石磨是由兩扇磨盤組成,先將原石進行切割做出圓形,然後打出磨槽、磨嘴,在上盤打眼、刻齒,在下盤上敲打出花紋,就成型了,之後經過調試再次調整,就做出了成品。

雖然石磨的制作過程簡單,但實際上也沒多少人做,因爲“這是個非常辛苦的活,有很多粉塵”。最初陳帥的親戚制作石磨,一天只能做一兩個,産量不多。後來他們陸續招了5個師傅,一個師傅一天能做10多個,産量才慢慢有了起色。

早前在中國的很多農村地區,石磨雖常見但數量並不多,有時候整個村子只有一個大石磨。逢年過節時,鄉親們要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用石磨。那幾年石磨銷量不錯,主要售往當地及周邊地區,一年能賣出上萬套。

但隨著人們生活逐漸變好,電動豆漿機、磨粉機走進大衆生活,家用石磨不好賣了。推石磨的人漸漸老去,石磨彷佛也老了,常被人說是“即將消失”的老物件。

陳帥的石磨沒有消失,而是有了新的使用場景。他發現景區、酒店對石磨的需求多了起來,他們下單定制石磨,用來裝飾出古樸的農家小院風。

鄉親們靠石磨討了十多年生活,陳帥對石磨也有很深的感情,他決定不再外出打工,而是要留在家裏,和老家的父母一起把石磨生意做得更大。

老物件上網,爆賣幾十萬套

陳帥加入到石磨生意隊伍,但彼時家庭小作坊式生産已不再適應市場日益嚴格的要求,他們進行了環境測評,取得了相關資質,將小作坊升級爲了工廠。廠房有了新氣象,陳帥對于這門生意也有了新想法。

不同于父輩在線下銷售石磨,8年前,陳帥開了一家網店,要通過互聯網把石磨賣到全國各地。

一開始網店的銷量不溫不火,很多年輕人沒見過這個東西,也不知道具體怎麽用。除了酒店、景區下單,也有一些家庭用戶購買,但整體來看使用場景受限,訂單量很難有大的突破,一年下來能賣出一兩萬套。

石磨生意雖然累但節奏也可控,天氣熱的時候,推磨不舒服,買石磨的人少,進入了銷售淡季,陳帥和師傅們就將精力都花在備貨上。每年10月開始進入銷售旺季,一直持續到年底。“臘月天氣冷,制作石磨的效率下降,一到臘月就得停工了”,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了。

2019年左右,陳帥明顯感到“石磨的市場認可度高了起來。市場上有人專門收購農村以前用的老石磨,“家裏那些老石磨,不用了就扔角落裏了,沒想到收購價能到好幾百元一塊”,很值錢。在網上,一套石磨的價格在幾十到幾百元,在很多家庭、景區等的預算範圍之內。

南方主要用石磨來磨青豆、糯米粉,北方喜歡磨黃豆,還有一些地方用石磨磨辣椒面、花椒面。有人下單前會咨詢“磨齒是不是傳統老磨齒的”,表示“要買鋒利一些的,要用來磨硬一些的糧食”。還有人會問“石材是不是天然的”,說把奶奶接到城裏住了,“老人家思念老家的石磨,想買一個送給她當做玩具,既能做美食也能打發時間”。

陳帥和師傅們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將石磨的型號由一個增加到了20多個。他們既能制作直徑有1.8米的大石磨,也能做只有8厘米的迷你石磨。除了實用功能,他們還會考慮美觀性,在雕刻時,需要關注精致的花紋,這樣的石磨用的時候好用,不用的時候,還能將其作爲裝飾品擺著,增加美感。

2019年石磨訂單量迅速翻倍上漲,賣出了3萬多套。陳帥粗略一算,這些年來,家裏賣出去大約有30多萬套石磨了。

勞動實踐熱,石磨變時髦

陳帥以爲2019年是生意登上頂峰的開始,但沒想到2019年成了石磨的頂峰。隨之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石磨生意走上了下坡路。那幾年,工廠生産、店鋪發貨都不順利,線下客戶對石磨的需求量也減少,訂單少了很多。

石磨本身複購率低,幾乎沒有複購,“因爲正常使用的話,一個石磨用十幾年都是沒問題的,一個景點、酒店、家庭通常用一個石磨就夠了”。

廠裏制作石磨的老師傅都快80多歲了,做了大半輩子石磨,一直舍不得放下這門手藝,在別人過上退休生活的時候,老人家跑到廠裏繼續敲敲打打做石磨。陳帥看著守著石磨的老師傅,心裏愈加不是滋味。

即便遭遇困境,他也沒想過放棄石磨。

據資料記載,很早以前,人們加工糧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裏用杵來舂搗,制作出的粉並不細膩,費力氣,出面粉率也低。後來據說是中國“百工之祖”魯班發明了石磨。這個看著簡單的兩塊大石頭,融入了很多機械原理,推動著人類加工糧食的步伐向前邁了一大步。

漫長歲月裏,從人力拉磨到畜力到水力,石磨已伴隨著人類生活走過了兩千多年。小米、大米、麥子,玉米、黃豆、地瓜、各種調料,石磨一路見證各地特色作物的發展、人們生活的變遷。對陳帥和他的父輩們那代人來說,那吱呀吱呀的聲音裏,有家人一起忙碌的快樂,玩伴互相追逐的笑語,滿載著對故鄉的思念。

如今用石磨加工糧食的人不多了,很多“00後”甚至都沒見過這東西,有人發出 “老物件的宿命是消失” 的感慨也不無道理。

喜歡老物件的人不反對科技帶來了更多便利,但他們總覺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彼此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總有些東西不應該被丟棄。

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老手藝的關注度增加,古法制作的美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粉絲,石磨不僅沒有徹底消失,在市場上還獲得了更多的關注。陸續有一些實踐基地、研學基地跑到店裏購買石磨,說用于教學,“朋友們對以前人們怎麽勞動都很感興趣,躍躍欲試”。

今年春天,江蘇一個幼兒園培養小朋友燒火做飯,視頻在網上爆火後,陳帥石磨店裏的訂單也多起來了,“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幼兒園的訂單”。孩子們把石磨當成玩具,邊玩邊學會了豆汁、豆腐是如何做出來的,老師們則開心地在網上分享孩子們熱火朝天推石磨的照片,網友肯定“這樣的勞動教學,才有意義”。

勞動實踐熱潮還帶動了家用石磨銷量的上漲。一些父母購買小型石磨,說很享受和孩子一起在家裏親手磨美食的快樂,自從有了小石磨,寶寶不沉迷玩手機了。

看著評價裏買家分享的勞動照以及關于石磨的古詩,陳帥很開心。他記得,李子柒的視頻裏出現過石磨,董宇輝的直播間裏也出現過石磨,說其實石磨也是時髦物,不是只能讓人們感慨的老物件了。

陳帥想以後把石磨做得更時髦,精致有美感,還得介紹它的曆史、用法,讓更多人知道石磨,“越來越火”。

7 阅读:7159
评论列表
  • 2024-06-02 23:52

    有沒有感覺這玩意兒比去健身房還管用?

  • 2024-05-24 15:57

    80-90年代,還很多,00年後就全是機械打了!小時候還和大人一起推過磨盤,效率很低,累死人[笑著哭][笑著哭]

    雷聲電子5998 回覆:
    必須是木架子,手柄那是作秀的,關鍵就是木架子也挺累😫😫
    迷茫的人生 回覆: 雷聲電子5998
    [滑稽笑]不過好吃啊[愛心]
  • 2024-05-22 22:55

    我收藏了一套小磨,從來沒用過。但是一個60公分直徑的青石磨盤,很好。經常用。喝茶,寫東西,發呆[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5-24 23:14

    快遞小哥最怕這種物件了[得瑟]

  • 2024-05-27 17:52

    還有一種,石碾,見過沒

  • 2024-05-30 17:09

    半年閑,占地方。

  • 2024-05-26 02:22

    看圖片不是真石就是人工合成石,不值錢

  • 2024-06-11 12:30

    是不是買給小朋友做玩具,幼兒園天天下單

  • 2024-05-21 08:19

    說其實石磨也是時髦物,不是只能讓人們感慨的老物件了。

  • 2024-05-21 09:03

    這玩意兒運費咋算啊?

    幽冥 回覆:
    走物流呗,成本100,郵費100 ,500包郵行不行
  • 2024-05-21 16:29

    當地一定有很多家石磨加工廠

    無限 回覆:
    石家莊應該是全國石頭工藝品的基地[笑著哭]山東各地也有很多小型的石材加工廠市場全國各地都有把[笑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