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地術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明徵周易 2024-04-18 18:25:48

作者:明徴周易

對于堪輿感興趣的人很多,想要學習卻不知讀什麽書,是入門的第一個問題。更有人認爲,相地就是風水師的一張嘴,想怎麽講就怎麽講的玄虛行爲,今天就來講講風水學的代表人物與著作,既給廣大風水愛好者們以方便,亦讓大家明白,要學相地術,沒有什麽捷徑可走,必要讀書方不誤人。

首先是人物。

管辂,三國時人,關于他相地方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有一次他經過名將毋丘儉的墓地時感歎說,樹木雖盛,但不能長久得福,碑文雖好,卻不會有後代守護。玄武山縮頭,朱雀山哭泣,青龍山無腳,白虎山銜屍,四種危險的征兆都出現了,應當會有滅族之禍,不出兩年就會應驗了。後來果然如此。

郭璞,晉朝人。他曾爲其母選擇葬地,離水只有百步之遠,有人認爲漲水時會淹沒墳墓,他卻預測水會退去。後來果然水退沙出,墓周圍數十裏都成了農田。郭璞雖精通占蔔相地,最終卻也死在了這件事上。

蕭吉,隋朝人。其著作頗多,有《金海》《相地要錄》《宅經》《葬經》《五行大義》等書。著名論斷便是文帝在位不會超過四年,隋朝天下也只有三十二年。

楊筠松,唐末人,本名楊益,字叔茂,筠松是號,又自稱救貧先生。據說《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青囊奧語》等書都是他所寫。因其將風水之術帶入民間,而多認其爲鼻祖。

曾文遄,又有寫作曾文辿的,唐末五代時期人。據說是楊筠松的徒弟,精通相地之術,有一次經過江西萬載縣,認爲此處風水很好,便對徒弟講“我死後要葬在這裏。”等他去世,徒弟便按照他的意思做了。不料後來徒弟又在南昌遇到了他,非常吃驚,回去挖開墳墓一看,果然是口空棺。

賴文俊,宋朝人,自號布衣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爲賴布衣。曾爲一財主的妻子看地,穴前有三條水流,只是第三條沒有經過穴堂便流走了。賴布衣便說,本是狀元地,可惜第三條水流不長,日後只能得第二名了。後來果然如此。其著作有《紹興大地八钤》《三十六钤》《催官篇》等。

吳景鸾,宋朝人,祖父和父親都精通天文地理,他從小耳濡目染,便也從事了此道。他的著作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等。

蔡元定,宋朝人,他是一位學術型的風水師。著作有《發微論》,雖字數不多,但對風水學中對立統一的矛盾見解很精辟。

目講僧,姓名不詳,元末明初人。雖然沒有什麽著作流傳,但很多風水先生都自稱得過其秘傳。

劉基,字伯溫,是一位婦孺皆知的人物。有許多風水書籍都假借他的名字,卻找不到他寫風水書籍的記載。關于他的傳說有很多,就不在此列舉了。

其次是關于風水學著作的介紹:

有《黃帝宅經》《葬書》(郭璞)《葬經》(青烏子)《地理指蒙》(管辂)《青囊海角經》(郭璞)《撼龍經》(楊筠松)《疑龍經》(楊筠松)《青囊奧語》(楊筠松)《靈城精義》(何溥)《博山篇》(黃妙應)《五星捉脈正變明圖》(空石長者)《瓊林國寶經》(孫伯剛)《催官篇》(賴文俊)《發微論》(蔡元定)《天玉經》(一說楊筠松,一說吳克誠、吳景鸾父子)《玉尺經》(劉秉忠)《堪輿漫興》(劉基)《水龍經》(蔣平階)《地理五訣》《地理人子須知》《入地眼》《地理鉛彈子》等等。

6 阅读: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