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保費高若不破局,會嚇退一些用戶

刀馬物語 2024-04-23 08:11:46

隨著新能源車的價格越來越實惠,電比油低已經即將成爲事實,一些品牌的新能源車售價之低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傳統的燃油車,此外,由于充電的價格便宜,使用電車的成本也在不斷地降低。不過,相對而言,新能源車的保險費卻一直居高不下,成爲一些新能源車主的阿喀琉斯之踵,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但是吐也沒用,因爲種種因素的制約,保費短期內還沒有下調的可能。

1.買車容易養車難?

買車容易養車難成爲很多新能源車主經常吐槽的地方。有的車主甚至表示,自己三年沒出險,沒有優惠不說,保費居然還上漲了。哪裏去說理?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也坦承:“新能源車保費的確出現了上漲的現象。”

近年來,伴隨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快速提高,新能源車險“三高”問題(即車險保費高、出險率高、賠付率高)也被推上風口浪尖。如,近期熱度頗高的小米SU7,也被多位車主在社交平台反映“保險費不便宜”。有車主曬出了自己的保費價格,基礎版包含交強險、商業險以及駕乘意外險,保費接近7000元,保費水平與50萬元的燃油車相近。

對此,小米公司也回應稱,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商業險條款不同,新能源車專屬《條款》既爲“三電”系統提供保障,又全面涵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使用場景,且還會根據新車/舊車、品牌、車型、上戶類型、險種、保額等多種因素綜合計算,保費價格也不盡相同,不能簡單只通過車價進行比較。

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台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商業險件均保費4139元。爲爭奪新能源車行業市場份額,今年以來,多家新能源車企宣布對部分品牌進行降價或開啓限時優惠模式。在新能源汽車售價普遍下調的同時,車險保費不降反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對新能源車實行補貼政策,而目前新能源車投保基本按照國家補貼前的車價計算,並不是按照車主實際補貼後購買的價格計算,這使得保費本身就會高一些。

2.新能源車爲何出險率高?

保險公司不願意把新能源車的保費降下來,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新能源車的出險率偏高,這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搭載了大量傳感器和智能設備,加之車型更新換代快,部分車型銷量偏少,導致零配件難以量産,這些都導致新能源車的維修成本較高。

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應用相對較多,一些輕微事故,很可能傷及傳感器,車內物件的震蕩很容易砸碎車內顯示屏,帶來很高的財産損失。此外,新能源車車身結構不同。占據了新能源車成本的40%以上的動力電池,其安裝位置本身發生損傷風險就較大,一旦受損就存在起火、自燃的風險。保險公司爲了規避自身受損的更大風險,在險種設置以及價格方面一直都會設置較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爲了解決這類問題,相關部門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以下簡稱《專屬條款》),所有新保和續保的新能源汽車(不包括摩托車、拖拉機、特種車)統一適用《專屬條款》,不再適用原來的商業車險示範條款。目前,新能源車險同樣包括車損險、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三大主條款以及若幹附加險。但不同的是,新能源車險明確了新能源車的核心部分三電系統(電池、機電、電控)屬于車損險的保險責任,在使用層面全面覆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場景。

同時,針對新能源車特有風險,增加了自用充電樁損失、外部電網故障損失等附加風險保障。而且,在新能源汽車車主較爲擔心的車輛起火自燃問題上,《專屬條款》特別爲新能源汽車設置了專屬附加險,保障了因車輛起火自燃殃及第三方的車輛或財産損失。在各種“約束性”條款出爐之後,保費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即使如此,保險公司還一直叫虧。據悉,有研報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平均接近85%,保險公司面臨較大承保虧損壓力。以車損險爲例,新能源車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車出險率高達30%,顯著高于燃油車的19%,而且平均賠付金額也明顯高于燃油車。

3.市場渴望破冰之旅

有業內人士表示,針對新能源車險的“兩難”困境,優化新能源車險定價機制、禁止不合理拒保是破局之道。有新能源車主還表示,自己購買的一輛新能源汽車,投保時遭到了一家保險公司拒保。“對方稱風險較高”,這也成爲一些保險公司拒保的直接原因。甚至還有車主被告知,“因爲‘一年跑2萬公裏以上’被拒保。”在一些地區,行駛裏程超過2萬公裏而被判定出險率高,成爲拒保理由。

衆所周知,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部汽車銷售量比重越來越高,滲透率穩步提升。面對新能源車車主承擔較高保費且可能遭遇拒保,而保險機構由于賠付率高可能面臨虧損的“兩難”困境,如何破冰才是關鍵。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財産保險監管司曾經下發《關于切實做好新能源車險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財險公司對于新能源車交強險不得拒保,商業險願保盡保,不得在系統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對特定新能源車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有保險業務員表示,“除車是否出險外,車型賠付率、車主年齡性別、駕駛習慣,都有影響。上一年這個車的車型理賠比較多,第二年保險公司會把價格上調,或者這個車型就不辦理保險了。”此外,“售價8到15萬元之間的新能源車,車主購車多用于網約車運營,如果普通車主和這部分車主在數據重合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有可能基于風險系數而調高保險費率。”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保險問題,尤其是商業險的問題,是需要多方面和時間解決的問題,不是保險公司一方能解決的。不過,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新能源車險市場或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有證券公司的數據預測顯示,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865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17.9%;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4541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爲32.1%。

由于新能源車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保險公司正在重新審視其風險評估、定價策略、産品設計以及服務流程。與傳統機動車險不同,新能源車險不再只是簡單地根據車輛價格、使用年限和車主駕駛記錄來確定保費,而是綜合考慮電池性能、續航裏程、車輛智能化程度以及整體車型的理賠率等多個維度。這種綜合性的風險評估方式,要求保險公司具備更加先進的數據分析能力和風險評估技術。保險公司正針對不同車型,設計出更具針對性的保險産品,以滿足不同車主的需求。

而且,現在一些新能源車企也紛紛進入到保險市場,有時是一種無奈,有時也是爲了解決車主的後顧之憂,爲車主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目前,蔚來汽車、寶馬、理想汽車等多家車企紛紛下場,通過設立和收購保險經紀公司來完成自己保險板塊的布局,比亞迪則直接收購了一家保險公司,如願獲得經營車險資質。新能源車企進入到保險市場,可以借助針對性的研發設計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新能源車輛的維修便捷性和保養簡易性,這將有助于降低其維保成本;同時還能提升用戶用車的滿意度。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4-04-23 22:28

    給車企開放資格,讓他們自己搞[得瑟]

刀馬物語

簡介:影視獨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