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率僅7‰!39所強基報名人次出爐,北大、清華、哈工大居前三

大樹成長營 2024-05-02 12:37:45

5月1日,在高考倒計時36天之際,2024年報名強基計劃的數據出爐,超93萬人次,相比2023年的88萬余人,上漲了4.6萬人次,因招生人數略有增長,總體錄取率與往年基本持平,約爲千分之七。

強基計劃于2020年正式啓動,由3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哲學、曆史、古文字學等專業招生,4年來共計錄取約2.5萬余人,選拔了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尤其是2024年迎來了首屆本科畢業生,部分高校幾乎100%的直博轉段,成爲考生關注的熱點。

但要從1000多名萬高考考生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整體錄取率約萬分之五。根據近4年的招生情況,39所高校合計招生6000余人,排名越靠前的高校招生人數越多,其中清華、北大就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名額,一些高校招生人數很少,在各省份投放名額差距也較大。此外有相當一部分名額是爲五大聯賽競賽生預留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競賽基礎,要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幾率極低。

由此,考生在報考強加計劃時也更加理性。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第一年,報名人次達到136萬,2021年更是猛增至187萬人次,2022年報考人次大幅回落到86萬,2023年爲88.3萬人次,今年超過90萬人次,總體報名人數相對穩定。

從2024年強基計劃39所大學報名人次來看,也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北京大學共有46271人次報名,2023年爲42553人次,增長了近4000人次;清華大學爲42416人次;從去年的3.7萬人次增至4.2萬多人次,升到第二位;哈爾濱工業大學達到4.13萬人次,在2023年3.08人次基礎上,淨增1萬人次,增幅超30%,而高校2022年報考僅1.9萬人次。

報名人次超過3萬的高校有:四川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基本上都是綜合型院校。增幅最大的要屬地處東北的大連理工大學,報名人次從1.1萬猛升至2.2萬,增幅達1倍;同樣地處東北的吉林大學、東北大學,也實現了50%左右的增長。位于西北的蘭州大學,從1.99萬人次猛升至2.95萬人次,增幅達50%。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部分高校報考人次也有幾所名校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報考熱門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降至3萬以下,都不足2.9萬人次,而浙大去年爲3.4萬人次,複旦超3.2萬人次。此外,武漢大學從去年的排名第二降至第七,從3.95萬人次到近3.5萬人次;位于廣東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報名人次也有所下降,說明強基計劃報名中也有“高考大小年”之分。

2023年報考熱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報名人次也有所回落。國防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等校招生專業較少,報名人次1萬左右。

位于上海的4所985大學報名人次來看,上海交通大學從2.94萬增到3.24萬人次,而複旦大學報名人次有所下降;華東師範大學從1.28萬升到1.62萬,增幅達21%,是所有東部區域增幅最大的高校;同濟大學報名人次相比去年略有下降。

對此,你怎麽看?

2 阅读:724

大樹成長營

簡介:關注教育熱點,關注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