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如今能免費上廁所,要感謝兩個河南人,他們到底做了什麽?

平凡人生重複 2024-05-11 03:35:23

公共廁所,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設施,以其便捷和免費的特點,爲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然而,如果我們的公共廁所開始實行收費,比如每次使用需要支付哪怕五毛錢,你還會覺得便利嗎?

事實上,如果沒有兩位河南人的努力,我們今天可能仍然需要爲使用公廁支付費用。

那麽,這兩位“英雄”究竟是誰?他們做了什麽,使得公廁成爲了免費服務?他們的故事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深刻含義?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兩位“英雄”的神秘面紗,探索他們背後的故事。

一次廁所收費三毛

在外出旅行時,人們常常不可避免地遇到緊急的生理需求。讓我們把時鍾撥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那時,來自河南淮陽的民工葛銳,在鄭州火車站遭遇了這樣的尴尬時刻。由于前一日飲食不慎,導致腸胃不適,他在候車時迫切需要使用廁所。

“餵!用廁所得付錢,大便三毛,小便一毛。你交費了嗎就往裏闖?”

葛銳被看守廁所的工作人員攔住,這讓他感到困惑:難道在車站內如廁還需額外付費?盡管心中滿是疑問,但鑒于迫切的需求,他不得不支付了三毛錢。

在那個時代,人均月收入大約只有五百元,若以今日的物價水平計算,相當于每次如廁需支付三元人民幣左右。

葛銳在解決完個人問題後,並未立即離開,而是在廁所旁觀察了一段時間。直至他准備檢票時,已有數十人陸續交費使用廁所。他心中暗自計算,車站僅憑廁所的收費,一天的收入就可能超過許多人一個月的工資,這讓他感到車站的盈利模式未免太過容易。

葛銳心中愈發不平,自己已經購買了車票,卻未料到連基本的如廁服務也要額外收費。自己辛苦工作一個月,省吃儉用攢下的錢,竟因爲一次如廁而花費了三毛

回到家後,葛銳的不滿情緒並未平息。他激動地向家人訴說了這段經曆,家裏人都勸葛銳,錢交都交了,這件事就這樣過去吧,難不成還能把錢要回來嗎?

這句話點醒了葛銳:“對啊,我怎麽沒想到,我得把錢要回來!”

可這三毛錢該怎麽要回來呢?這讓葛銳犯了難。他開始思考,是否有可能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葛銳聽到了村民們討論訴訟的話題,這讓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或許,他可以借助法律的力量來追回這筆費用。

葛銳開始向那些見過世面的村民咨詢,了解如何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然而,當他向村民透露自己想要追回三毛錢的想法時,卻遭到了嘲笑和勸退。

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裏,大家早已經習慣了公廁收費這個概念,因此村民們認爲,與鐵道部這樣的龐然大物對抗,無異于以卵擊石自找麻煩,並且僅僅幾毛錢的事情,犯不上這麽折騰,尤其是對一個農村人來說,于是他們紛紛勸說葛銳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在那個年代,鐵道部作爲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享有極高的地位,能夠進入鐵道部工作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因此,與鐵道部打官司,對于普通人來說,似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葛銳並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他堅信,如果車站的收費行爲不合理,那麽他就有權利去爭取自己的利益。他不願意因爲金額小就放棄維權,這關系到公平與正義。

1998年10月29日,盡管面臨著周圍人的質疑和不理解,葛銳還是毅然決然地來到了鄭州二七法院的門前。他准備好了相關的材料,決心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他相信,即使是三毛錢,也值得他去爭取,因爲這不僅僅是關于金錢,更是關于權利和尊嚴的鬥爭。

律師李曉虎起訴火車站

在鄭州二七法院的門前,葛銳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我要起訴鄭州火車站!我要求車站歸還我上廁所的三毛錢,並對我賠禮道歉!”

這一舉動在法院工作人員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因爲這是他們首次遇到有人要與鐵道部對簿公堂。盡管感到意外,但法院還是遵循了法律的公正原則,在葛銳支付了五十元起訴費後,接受了葛銳的訴訟請求。

這個不同尋常的案件迅速吸引了媒體的廣泛興趣,開庭當天,法庭的旁聽席上擠滿了來自不同報社的記者,他們急切地等待著報道這一事件的最終裁決。

經過長達三個小時的審理,葛銳最終敗訴了。法院指出,物價局在兩年前已經批准了火車站廁所的收費行爲,考慮到需要雇傭人員進行清潔和維護,收費是有其合理性的。

敗訴的消息對葛銳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雖然他對結果心存不滿,但面對法律的裁決,他感到無能爲力,只能帶著遺憾和不滿返回了自己的家鄉。

然而,這一事件激發了遠在廣州的李曉虎的行動。李曉虎一直對火車站的廁所收費制度心存不滿,葛銳的訴訟嘗試雖然未能成功,但卻爲李曉虎提供了靈感和勇氣。作爲一名專業律師,李曉虎對于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實踐經驗。

李曉虎開始深入研究相關法律法規,最終他發現了一份關鍵文件——國家在1993年發布的關于取消鐵道部不合理收費的通知,其中明確包括了火車站內廁所的收費項目。

于是李曉虎便以此爲依據向江西省萍鄉火車站提起了訴訟。盡管他准備充分,但萍鄉火車站卻巧妙地利用了“候車室不算‘站內’”的解釋,成功地在法庭上爲自己辯護,使得李曉虎的第一次嘗試以敗訴告終。

然而,這場敗訴並沒有讓李曉虎氣餒。他決定深入探究“站內”一詞的真正含義,以確保自己的立場更加穩固。于是,李曉虎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他直接向財政部等權威部門咨詢,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經過一番努力,他終于獲得了一份官方文件,明確指出檢票大廳和候車室均屬于“站內”範圍,這份文件爲他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持。

裝備了這份關鍵證據,李曉虎在一年後再次向萍鄉火車站發起了挑戰。在法庭上,即便萍鄉火車站的辯護再怎麽巧妙,面對李曉虎出示的國家權威文件,他們的辯解也顯得蒼白無力。最終,法院裁定李曉虎勝訴,判決萍鄉火車站退還他支付的廁所使用費,並賠償他在這場官司中所投入的所有費用。

公廁收費迎來改革

李曉虎在法庭上的勝利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層層漣漪,迅速在全國各大媒體上引起轟動,成爲了熱議的焦點。這場勝利不僅爲李曉虎本人贏得了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觸發了公衆對于公共服務領域收費合理性的深入思考和廣泛討論。

受到李曉虎案例的啓發,葛銳重燃了維權的希望。2001年3月,他滿懷信心地再次向鄭州火車站提起訴訟,這次他不僅要求退還三毛錢的廁所使用費,更要求車站方面給予公開的道歉,以正視聽。

3月21日,法院正式受理了葛銳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葛銳的堅持和李曉虎的先例爲他的訴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終,法院判決葛銳勝訴,鄭州火車站不僅退還了他三毛錢的費用,還承擔了兩次訴訟的全部費用。

葛銳的勝訴,如同一劑強心針,激勵了國家計委迅速出台新的政策文件,明確禁止了公共廁所的收費行爲。這一政策的出台,不僅是對葛銳個人勝利的肯定,更是對公共服務領域收費問題進行改革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盡管許多人對車站廁所的收費制度心存不滿,但往往因爲覺得麻煩或是擔心對抗權威而選擇了沉默。正是葛銳和李曉虎的堅持和勇氣,推動了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關注,並最終促成了政策的改變。

葛銳和李曉虎的努力,不僅解決了車站廁所的收費問題,更爲所有消費者爭取到了應有的權益。他們的行動,成爲了維護消費者權益鬥爭中的光輝典範,激勵著更多的人在面對不公時勇敢站出來,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

結語

面對不公,即使力量微小,也應勇敢地站出來,因爲正義和公平是值得每個人去爭取和維護的。就葛銳而言,從最開始衆人的嘲笑,到最終的結果,我想引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說:永遠不要去嘲笑那些敢于說不的人,因爲他爭取到的光,同樣也能照亮你,即便你什麽也沒做過。

當你現在能夠自由的進出任何的公廁之時,請不要忘了, 這個在你看來理所當的事情,背後曾經有兩個河南人,爲此進行了別人眼中傻子一般的鬥爭。

對于葛銳以及李曉虎,大家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大家踴躍討論。

0 阅读:0

平凡人生重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