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壯:賺錢,一個人覺醒的最好方式

彭壯要熬早 2024-05-15 12:42:39

01

傳統經濟學中的生産要素理論是三要素論:勞動、資本和土地這三種要素。

現在已經發展到四要素論,加上了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

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核心要素不一樣。

農業社會最關鍵的要素是土地,所以以土地爲紐帶來組織整個社會的生産,從而形成了相應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要素當然是資本,以資本爲紐帶來組合各種資源,包括土地和勞動。

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四要素理論,現在的核心要素不再是資本,而是企業家才能,這是非常稀缺的一種才能,是一種決定性的生産要素!

企業家相關的各種創新,這個創新包括知識創新、商業創新等,正成爲現在最重要的生産活動,企業家才能是現代組織經濟活動的最重要的生産要素。

02

一個打工思維的人成長成爲一個真正的老板思維,需要經曆很多覺醒的關卡。

創業是覺悟自身最好的道場。

在賺錢的過程中,一個人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也會逐漸深刻。

創一代一旦打通思維的關卡,就會對生命感到一種“自由”的感覺,對金錢的駕馭能力有一種“自如”的感覺。

一個老板的成長路徑是這樣的:(員工)-個體創業-流量驅動型公司-産品驅動型公司-品牌驅動型公司-上市公司-全球化-偉大的公司

老板這份職業是不看學曆的,也不看出身,也不看高雅粗俗,也不看任何虛的東西,就是看你賺了多少錢,合法的賺到錢就是唯一的標准,當然,更有錢的老板還會被要求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03

當老板賺錢並且持續賺錢,需要哪些必要的條件?

有人說是格局,有人說是思維,有人說是研究人性,也有人說是用人、管理和經營。

在我看來,在知識經濟時代,賺大錢的創業者必須具備三個必殺技,這三個必殺技的是組成企業家才能的最重要部分,不管是大老板還是小老板。

重要程度的順序依次是:

一、始終堅持獨立自主

二、有清晰的賺錢目標

三、擁有利他聖化構想

04

一、始終堅持獨立自主

不要小看這一條,小到一個公司,大到一個國家,“始終堅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才可能讓自己的前途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狀態。

比如日韓其實都不能算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主權國家,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日韓本質上還是屬于美國的海外領土,殖民地,所以這兩個國家的未來可能性與中國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再比如,當初在BAT戰投時代,字節跳動堅持靠自身崛起,不被阿裏和騰訊收購,現在爲了不接受TikTok被收購,又將退出漂亮國市場!甯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甯可斷臂也不低頭!

這些都是獨立自主!

溫州人有句話:甯願睡地板,也要做老板!

潮汕這個地方,大家也對做生意的熱情超高,甚至有人說甯願餓死也不打工。他們有一句名言:即使再窮,也不去打工;即使餓得慌,也不去要飯。他們覺得,哪怕睡地板,也要當老板。

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作爲一個創始人就應該追求絕對控股權,在大的融資之前股權結構上一定要追求67%以上,這是有好處的,可以避免很多合夥人的紛爭。

05

普通的個體要賺大錢,首先要做到的是脫離三種思維:脫離打工思維,脫離順從思維,脫離依靠別人的弱勢文化,這是非常非常非常難的!

因爲整個社會的教育和話語體系其實都在培養打工人,因爲這個占社會的大多數,所以真正覺醒說要獨立自主自己當老板的小孩大多受到的是從商父母的熏陶,比如江浙、閩南、潮汕一代的人。

當然,也有受到打雞血的成功學、偉人傳記或者類似《贏在中國》、《學徒》、《溫州一家人》這樣的節目和電視劇影響的人。

每個人都有從內心成爲一個偉人的欲望,但是從獨立自主的思維到行動,並不是那麽簡單的!

《天道》裏的丁元英說:“傳統思維裏有一個觀念,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但一個靠字,就讓自己有了依賴心理。”

要想讓自己成長,首先要有自主思維,不管到什麽時候,都要讓自己獨立,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有追求自己價值的能力,當我們具備自主思維,在意識裏就變得強大,遇到問題會找方法,而不是逃避。

創一代在路上有無數的誘惑讓他放棄獨立自主,回去打工,依附一個大組織或者躺平,但是真正體會到獨立自主有多“爽”的老板們,會甯願做一個新個體。

06

馬斯克十分推崇“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說一層層撥開事物表象,看到裏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的前提也必須是“始終堅持獨立自主”!

試想一下,打工思維的人是不會去從根本上想這些問題的,因爲內在動力沒有那麽強烈。

弱勢文化其實是占主流的,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強勢文化,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這個是王者哲學,是帝王學,是強者思維。

很多人,自己在公司幹時,別管多懶,老板交待的事都做了。自己出來幹呢?開始還曉得做什麽。做兩天,看不到收益。就開始瞎學了。不是瞎幹,是瞎學。今天學學技術,明天學學運營,就是不幹。

學是消費,幹是投資。消費是順應人性,投資是反人性。對于反人性的事沒人願幹!老板幹的事情很多是反自己人性的。

再比如:“如何年賺1000萬?”,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根本性的問題。

打工思維的人在某個環節做事,他不會去思考:年賺1000萬就相當于每天賺27400元,如果是一家流量驅動型公司,一個流量利潤僅僅是30元,那麽意味著每天913個線索。

那麽接下來就是去思考:913個線索如何來?一層一層去深入思考,利用Excel表格去數據化的思考。

比如有些行業,年入100萬這個體量的生意,就是應該都給家裏人幫忙就可以賺到;年入1000萬的生意如果是勞動密集型,就得找員工,但如果是直播間這樣的高效率引流武器,就不需要很多員工,10個人即可創造1000萬的利潤。

做生意就是不斷的要去在心裏算帳,算帳來反推一些預期的結果和一些過程,從而産生新的靈感。

07

二、有清晰的賺錢目標

以上這個圖片這個是最簡單的賺錢算法,現實中的日目標當然沒有這麽簡單,有其他的營業成本,但是歸結到財報上也無非是利潤表、資産負債表和現金流表。

很多人說要賺錢,但是不好意思提錢,是因爲在大腦中對于錢、對于賺錢的方法和目標都非常非常的模糊,不夠清晰!

外部驅動自律很難,內部驅動更難,最好的就是目標驅動,目標目標目標,這個很重要!

目標就是你的框架,框架強,就是有目標,大多人是沒有那麽強烈的目標感的。

在戀愛學中也有“框架”這個概念,框架就是:你講話之中的潛在意義、周邊環境、暗示、沒有明講的假設。

框架賦予了內容的意義。

比如”那我們什麽時候去看電影“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假設對方是願意跟你去看電影的。

當一個人的框架夠強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會認爲他做的事情是對的,並且會跟隨他,進入他的框架,特別是在約會規則上,所以框架是一種強有力的把妹技巧。

有時候你看到一對情侶吵架,強勢的一方就會主導框架,弱勢的一方則會跟隨著。從極端的角度來講,這個世界的規則都是強勢者的框架形成的。

抽象出來說就是一個兩人情感方面的潛意識等級。

對于一個男人而言,記住不要隨意變成一個廢物測試的失敗者!

框架在創業者精神世界可以理解爲喬布斯的“現實扭曲立場”,也可以理解爲《天道》裏的強勢文化,強大的行動力來源于強大的內心。

08

創業者精神世界的框架第一是獨立自主,第二就是賺錢爲目標!

具體而言,就是你可以用一個Excel表格算出你的所有賺錢的SOP和行動規劃,這個是讓你的賺錢目標從模糊到清晰的特別好的工具。

一個創業者的狀態好,一定包括“有目標”,有目標的人和沒有目標的人以下的回答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每天早上起床你需要做什麽?

你每天晚上睡覺是隨意的聽音頻入睡,還是思考與自己公司相關的事情入睡?

你晚上一個人開車的時候在思考什麽?

你是隨意找人一個人無目的的約,還是想到對你的下一步賺錢計劃有用?

有目標的人和沒有目標的人的沉穩程度是不一樣的,目標是存放我們熱情和精力的地方!

有目標才有聚焦的點,你會感到靈感迸發,豁然開朗。以前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好人,以前遇到的所有尴尬事都變成了好事!

什麽是狀態對了?

目標清晰了,你的大腦會自然而然的在潛意識裏的生發出積極的東西,你會想象很多未來的畫面,並且會夢想成真。

從某種程度上說,有自己熱愛的事,比行動力本身要重要得多,因爲一旦有了熱情,你就會自帶“要事第一”和“提高清晰力”等各種屬性。

09

每天賺錢的多少就是一種反饋,一個進度條。

這種反饋會像海浪一樣一遍遍沖擊著信心這塊沙灘,讓創業者始終沉浸在賺錢的樂趣裏。

我在微信讀書裏看到一些文藝青年們喜歡討論一些意識問題,很多東西往往是百家爭鳴,各有千秋,非常模糊,看到那個在我想法下反駁我“一戰對于民族主義思潮影響”的傻X,我不想爭論對錯,因爲這個領域沒有對錯,文藝青年的回複常常讓我喪失回複對方的欲望;

但是在創業者的世界裏,不賺錢就是錯的,賺錢就是對的,就這麽簡單粗暴。這裏,有一個明確的、清晰的界限。

躬身入局到創業的世界裏,你會發現賺錢到具體的細節沒有那麽簡單。

大的方向,大的夢想,必須落實到每一個行動中,創業者是在賺錢的行動中找到自己的賽道的,我認爲一個真正的創業者,首先是賺錢、是活下去,然後才是賽道、是夢想、是創新。

很多創業者,動不動就說自己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這其實就是在說,我知道那件大事,我是刺猬,我總會抵達目標的。

但是你怎麽抵達目標呢?

比如美國總統林肯,他的夢想是廢除奴隸制,但是在實現的過程中呢?政治交易、賄賂、奉承、施壓,甚至徹頭徹尾的謊言,一樣也少不了。

據說林肯說過這麽一段話:

“指南針能從你所在的地方爲你指出真正的北方,但對于你一路上要遭遇的沼澤、沙漠和峽谷,它不會給出任何建議。

如果你只會悶頭向前沖,那必將陷入泥潭,最終一事無成。

那麽,即使你知道真正的北方在哪裏,又有什麽用呢?”

10

如果你想上市並且融資了,你會發現資本市場找你要的不是錢,也不是生意,甚至不是很大的生意,要的是兩個字叫“增長”。

你那個錢必須越掙越多才行,掙很多不行,他找你要的不僅僅是增長,是持續的增長,增長速度還要越來越快。

他要的甚至根本不是增長速度,他要的是你的增長速度要超越預期!

你現在不管有多好,他們都要求我更好,而且比他們想的還要好,這是一個什麽日子?

所以我就突然想起來偉大的前輩創業家王永慶先生,九十多歲,死在了去美國考察項目,獲取超越預期增長的路上。

這是痛苦嗎?

我認爲不是,這就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事業,這個是讓你永遠不會滿足,也永遠不會無聊的高級遊戲!因爲它在不斷提高難度,你只需要選擇匹配你能力的難度慢慢螺旋上升即可。

你享受賺錢的行動的時,你會感到賺錢比性生活更讓人感到快樂。

11

知識分子、文藝青年們對于賺錢一直會有一定的道德壓力,覺得賺錢是有原罪的,我建議看這三本書: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國富論》與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亞當·斯密的理論的人說:市場是一只無形的手,可以讓每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主觀上爲自己奮鬥,但是在客觀上就能夠爲全社會增加福祉,所以小店主也沒啥不好。

耶稣曾經說過,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在古代社會,幾乎所有的文明都是這種認識,都從道德上鄙視富人。

但是,新教爲了和基督教會反著來,居然發展出一種全新的倫理認知:商人也不錯啊,賺錢也是爲了榮耀上帝啊!這麽一來,道德枷鎖就被解開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就被解放了。

本來人心裏面就自帶賺錢的發動機,現在可好,不僅以前的約束都沒了,而且還加上了超級強勁的宗教使命感,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的精神動力問題解決了。

這就是馬克斯·韋伯的名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揭示的那個道理。

12

追求賺錢是有其經濟學理論上的道德合法性的,我甚至認爲當代中國,一個人想要最大化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應該選擇賺錢和做企業。

從自身來講,創業是覺悟自身最好的道場。在賺錢的過程中,一個人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也會逐漸深刻,自身企業家才能也會得到釋放。

從社會來講,首先創造就業機會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其次你的公司賺錢的過程中一定是你爲社會創造符合當前需求價值的回報。

高考之後,大部分的目標就應該是賺錢!

賺錢到一定程度就會慢慢聚焦了,找到賽道了,也會發現找到爲社會創造價值的方式了。

當我們絞盡腦汁去想卻仍然想不清楚的時候,就要依據前人的假設先行動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接近目標的本質,才能想得更清楚。

很多人總是希望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再行動,事實上,如果不行動,我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標,畢竟依靠低維度的認知和經曆,我們很難看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麽。

只有先依據前人的假設走到更高的層次,人生目標才可能慢慢浮現。

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無窮。日入2740太遙遠?不如先從日入500開始。

13

三、擁有利他聖化構想

創業與做生意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有沒有聖化構想。

完全害怕提到錢也不行,一心賺錢鑽錢眼裏也不行,必須聖化構想。

知識分子有兩個鮮明的特征,一個是“辭令技巧”,就是黑的能被他說成白的,白的能讓他說成黑的;

另一個特征是“聖化構想”,就是知識分子總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帶著使命的,是有大任務要完成的。

現在社會很多知識分子開始創業必須越過一道坎——賺錢這件俗的事情,如何變得很神聖?

1983 年,喬布斯爲了讓當時的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加入蘋果,說出了一句著名的話:

“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想要改變世界?”

把賣貨這件事情說得如此清晰脫俗的,古今爲此一人!而我們的文化裏賣貨和商人還依然沒有走出汙名化的體系。

在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心,必須擁有一個像喬布斯一樣的,更大宏大的敘事才能支撐起他持續賺錢的耐心和野心,即便是賈躍亭,也依然在爲夢想窒息的路上。

14

無論一個公司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是什麽?

擺在明面上的正確的答案一定是利他的,真正長久的人生意義和幸福只能從他人的反饋中獲得。

雖然是賺錢這個利己的初衷最終導致的利他,但只有這樣才不是虛僞的、道德上的利他,而是利己爲前提的真誠利他。

以賺錢爲目的的公司爲什麽可以稱爲偉大?

因爲結果是利他的,要想長久賺錢,你的産品和服務必須符合社會趨勢,必須順勢而爲,而整個社會的人永遠是追求自己的真、善、美的。

聖化構想才會有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感受到存在的更宏大的意義,有了願景使命價值觀,馬雲才有底氣做一個PPT去演講,說自己是帶領一群人去追逐這個意義。

15

創業當老板必須具備的3個必殺技,其實就是Word、Excel和PPT的三種能力:

一、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寫出來:把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渴望用Word寫出來,是否有對于自由的追求?

二、有清晰的賺錢目標——算出來:把賺錢的目標清晰的用Excel算出來,是否能夠指導行動?

三、擁有利他聖化構想——演出來:把利他的價值用PPT演講出來,是否能夠感受自己的偉大?

其實也可以對應鬼谷子三才人性絕學裏的:

慧才——Word——謀劃

將才——Excel——關系

帥才——PPT——展示

16

從廣義來講,創業者不是指那些擁有一家公司,融了資,准備上市的人叫創業者。

只要他試圖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認知,達成更新式的協作,開拓人類文明的新邊疆,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

所有這樣的人,不管他是一個打工者,還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也不管他是爲了公司在打拼,還是爲了他個人在奮鬥,這樣的人我們都可以稱之爲叫創業者。

小時候有個故事叫“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的處境就是,你不用聽老水牛的,你也不用聽小松鼠的,他們的情況跟你不一樣,他們在那條河裏是浮是沉,是成是敗,跟你沒有一毛錢關系。

你問王健林,王健林先讓你掙1個億,這經驗對你有毛用?

每一個創業者都有一條屬于自己的覺醒之路!

記住三點,順序不能亂:始終堅持獨立自主、有清晰的賺錢目標、擁有利他聖化構想。

——拿思維導圖➕愛你的壯哥

0 阅读:21

彭壯要熬早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