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細算的年輕人,帶火五一縣城遊

定焦One 2024-04-29 11:11:56

定焦(dingjiaoone)原創

作者 |溫故 星星 布魯斯 向園

編輯 | 向園

縣城旅遊市場,又爆了。

已經過去的清明假期、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很多人的旅遊目的地都是縣城。

OTA平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五一縣城旅遊的爆火。根據攜程平台數據,四線及以下城市,尤其是縣域(縣城及縣級市)旅遊市場增長明顯,帶來新增量。五一假期縣域市場酒店預訂訂單同比增長68%、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151%,增速高于全國大盤。

其中,福建平潭、廣西陽朔、浙江安吉、江西婺源、浙江淳安、河北正定、雲南景洪、浙江德清、雲南香格裏拉、甘肅敦煌等都是熱門的縣域旅遊目的地。

縣城旅遊爲什麽火了?打工人、學生黨到縣城都怎麽玩?

「定焦」和五位今年去過縣城旅遊的年輕人聊了聊發現,他們之所以湧入縣城旅遊,一個重要原因是,縣城更有性價比。

一些人主打窮遊,從上海到浙江桐廬,從廣州去廣西陽朔,往返交通加上住宿吃飯的費用,加起來人均千元就能搞定。

還有一些人主打“特種兵式旅遊”,用兩天時間,去感受江西婺源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看一眼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山西應縣木塔。

去縣城旅遊的好處是,物價便宜、景色出片,但不同縣城的遊客接待能力各有不同。有人感受到了江西婺源的“全域旅遊”帶來的便捷,很多景點實現了互通,遊客第一次進入景區需要出示門票,後面的景點刷身份證即可。也有人在廣西大新因爲大巴班次少、點外賣不方便,很不適應。

五一旅遊旺季即將到來,他們給了一些避坑建議:去縣城旅遊最好做足功課,有些美景要選對天氣;不要報有過高的預期,也不要盲目跟風打卡;縣城旅遊雖然整體花費不多,但也要小心被宰。

去婺源看油菜花,周末兩天當了“特種兵”

趙鳴 | 32歲 北京 傳媒行業

今年入春之後,我就一直想去南方,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感受春天。

3月中旬去了一趟婺源,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確實很好看。這個小縣城的火爆,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只有周末兩天時間。從北京出發太遠了,爲了不讓路上交通耽誤時間,我往返都是坐夜車。周五晚上出發,睡一宿,第二天早上到;返程是周日晚上出發,第二天早上到了之後直接去公司上班。

周五上車後,跟車廂裏的人閑聊,才發現整節車廂的人,幾乎全部是去婺源。而且很多都跟我一樣,是跟團周末兩天遊。當時我很驚訝,也覺得很有趣。

在婺源的兩天,就跟特種兵一樣,第一天早上6點多到站集合,然後跟團坐4個小時的大巴去山裏,早飯和午飯都自己在車上解決,大家都自帶了面包、幹脆面。第一天我們就打卡了三個景點,到晚上已經累得動彈不得了。

當天晚上,導遊多次跟我們強調,第二天去的江嶺景區,人會非常多,所以我們必須得早起,5點45分就出發,趕在景區7點開門之前,坐上第一波擺渡車,要不然就得排長隊。

第二天天沒亮我們就出發了,大家上車後面面相觑,睡眼惺忪,一路睡到景區門口。後來導遊說,比我們晚到5分鍾的一個團,等下一波擺渡車等了半個小時。

這兩天行程下來,體力消耗很大,不過也算是趕在春天的尾巴,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還有那白牆黛瓦、飛檐翹角、像水墨畫一樣的徽派建築,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當地的景點雖然大多在山區,但開發很完善,能感受到當地政府對旅遊産業很重視。當地人告訴我,他們是“全域旅遊”,很多景點都實現了互通。我們在線上買完景點門票後,只有第一次進入景區需要出示門票,後面的景點刷身份證就可以了。

這兩天除了往返交通和跟團費用,其他開銷不多,主要是在山區感受自然風光,購物的場合很少。景區賣貨的大多是老人,可能年輕人都去大城市了吧。

清明假期,我還去了一趟安徽歙縣的徽州古城,爬了黃山。假期人真的是太多了,這次是自由行,我先到合肥,再從合肥開車過去,原本4個小時的車程,因爲堵車開了6個半小時,中途我及時下高速避開擁堵路段,走小路節省了一些時間,否則可能得七八個小時。

徽州古城有很深的曆史底蘊,但人不多。出乎我意料的是,我逛遍整個古城,也沒發現幾家賣明信片、手工藝品等結合當地文化特色産品的門店,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在四線小城鎮隨處可見的品牌門店,賣啥的都有,但代表不了當地特色。縣城對當地旅遊資源的包裝,還是很重要的。

去黃山的人巨多,我早上8點排隊進景區就花了40分鍾,坐擺渡車排隊20分鍾,上山纜車等了半個多小時,後來下山也是人擠人,最後有幾個打卡點我都沒去。在黃山整個景區,我都沒有看到自發擺攤的村民,看來都是統一規劃了的。

很明顯感覺到今年國內旅遊火起來了,尤其是縣城,一些特色鮮明的小衆景點人很多。對于那些不追求大城市、喜歡體驗當地特色的人,我覺得去小地方看看還是不錯的。

去小縣城旅遊,感覺自己成了梁思成

小馬|95後 北京 新媒體行業

今年我只旅遊過一次,去的是一座小縣城,在那裏感覺自己成了梁思成。

清明節我沒放假,節後突發奇想,拉著朋友做了兩天“旅遊特種兵”,選擇了比較近的山西應縣。它有著中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和比薩斜塔、埃菲爾鐵塔齊名,這對于喜歡曆史文化的我來說,很有吸引力。

這座塔是遼代建造的,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很多人都對它著迷,當初梁思成爲了繪制它的詳細圖紙,還不顧危險地爬到過塔頂上,大概是現在的20層樓高。但現在不允許遊客爬了,只開放第一層。即便如此,我也逛了一個多小時,感覺自己就像梁思成一樣,在那癡癡地看。

逛完還要吃上一碗當地的涼粉,它有很多種類,而且隨便找一家店都很好吃。不是類似冰粉的口感,要更粘稠、一坨坨的,但也用筷子夾不起來,只能呲溜,加上陳醋、辣椒,很酸辣開胃。

去過一次小縣城旅遊後,我的感慨是“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經驗是,少帶錢。

這次大頭開銷是住宿和交通,北京到大同往返高鐵票是700元左右,從大同到應縣需要打車,50多公裏花了150元,住的五星級酒店,一晚400元,也不算高。不過節假日肯定會高,我當時住的酒店,五一期間的價格已經漲到了1000多一晚。

吃喝上根本花不了多少,兩人點三四個菜,一頓飯大概80多塊錢,兩天一共三五百塊就夠了,比一線城市的物價低很多。這趟旅行,我兩天胖了三四斤,最喜歡黃米涼糕,每頓飯都得吃一份,回到北京後我還到處找。

但小縣城玩的東西很有限,我們在應縣逛了一天後就發現沒啥好逛的,于是,最後一天便在大同市區玩。這趟旅行算下來,我們兩個人花了不到2000塊。

這趟旅行我覺得很值,感受到小縣城旅遊最大的優勢是便宜,但劣勢是交通。不直通高鐵,遊客只能到了臨近的城市後,再花幾個小時自駕或者大巴過去,加上小縣城接待能力受限,一般常住人口估計也就三四十萬,服務不過來太多外地遊客。

近期縣城旅遊火了,我覺得和人們消費水平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社交媒體平台的流量助推,並通過當地特色美食放大了。加上近兩年大家憋壞了,都想出去玩,玩過大城市的不少人出于新鮮感就把目光轉向了小縣城。如果不想節假日出遊看人從衆,我會推薦大家去更小衆一點的城市看看。

點外賣、打車不方便,我在縣城被迫慢下來

虎虎|28歲 杭州 自由職業

這兩年,我自己做了點小生意,壓力大的時候,就會找個工作日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待幾天散散心。今年縣城旅遊火了,很適合像我這樣考慮出行性價比,又想找地方感受慢節奏的人。

去縣城旅遊,出行路線要比去熱門旅遊城市更複雜。今年3月,我去了趟廣西邊陲秘境大新縣。由于當地的大巴一天只有少量固定班次,爲了趕時間,我淩晨四點半就起來了,坐上七點半的航班從杭州飛到南甯,再從南甯坐半小時高鐵到崇左,最後坐一個半小時大巴到大新縣。

我這趟行程一共花了4天,其中機票1200多元,住宿3晚花了1100多元,加上景區門票、吃飯等,一共花了不到四千元,性價比很高。

雖然臨行前我已經做好了心理准備,但到了當地,發現縣城和大的旅遊城市相比還是非常不一樣的。

它的優點非常明顯,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住的地方拉開窗簾就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和層層疊疊的山脈,腦海裏會自動浮現出牧童在牛背上吹笛子的畫面。往常我都要失眠到淩晨兩三點,去廣西的第一天,晚上十點就睡了。

但縣城的周邊基本沒有廣泛商業化。比如打開外賣平台只有四五家店,點外賣不方便;當地快捷連鎖酒店很少,基本都是民宿,而民宿也是兩極分化,貴的一晚上淡季都要幾千元,我住的是便宜的民宿,衛生條件不如連鎖酒店。

小鎮雖然遠離城市喧囂,但過慢的節奏,也讓我一時間不太適應。

比如我去了德天瀑布,本來以爲可以玩一天,結果兩個多小時就逛完了,想早點回酒店卻發現打不到車,回程的大巴車要下午5點半發車,就算改簽也只能早一個小時。我就只能被迫慢下來,沿著山間小路瞎逛,最後在大巴車上睡午覺。

回到酒店後我發現村子裏停電了,當時充電寶和手機都快沒電,只能在黑夜中蕩了會秋千後回房間看了會電子書,最後頭上帶著沒洗的發蠟就睡過去了。

4月,我又去了一趟福建的平潭縣,高鐵往返600多元,住宿2500多元,租車1500元,四天也是花了四千多元。和大新相比,平潭的基礎設施更好一些,吃喝玩樂的地方更多,但節奏也偏慢。

縣城旅遊這兩年會火起來,離不開社交平台的助推。這幾年,不光是縣城,連不知名的小景點都可能會因爲濾鏡而變成網紅打卡點,縣城旅遊也借著這股風開始宣傳自己。

當然,一些縣城能火起來,離不開本它身的差異化特色。比如天水、淄博靠小吃出名,平潭靠海景和風車,崇左靠山水風光。再加上現在很多熱門旅遊城市同質化嚴重,這些比較小衆的縣城就被捧紅了。

不過,我覺得很多縣城可能去一次就夠了,四五天足夠把該去的景點逛完,待久了反而會審美疲勞。對于縣城旅遊,我建議也不要有過高的預期,因爲可能會無聊,可能會不適應節奏,更不要盲目跟風打卡,比如,社交媒體上都說平潭的“藍眼淚”很美,但是能不能看到,全憑運氣,期待太高或者沒做好天氣預報的功課,可能會很失望,破壞旅行的興致。

大城市周邊的縣城性價比很高,但建議錯峰旅遊

陸旸|23歲上海 學生

據說4月是去浙江桐廬最好的時候,今年清明節小長假,我和女朋友決定到桐廬遊山玩水,去看看被《國家地理》評爲全球最佳旅行地的景色。

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字,“堵”。我們早上7點從上海出發,原本3小時的車程愣是開了8個多小時才到。這還不是最“堵”的一關,沒想到“桐廬大奇山”的山路堵得比高速還嚴重,因爲橋只能通行一人,人流量很大,導致全程走走停停,一個地方起碼要排隊十多分鍾到半個小時。

不過,大奇山不愧有“小九寨溝”之稱,水是碧綠清澈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錦鯉。如果不是旺季來,一路上的風光真的很美,擡頭可以看到日照金山,低頭可以聆聽山澗細語。

馬嶺古道修在半山腰上,全程一邊是山坡山谷,另一邊是水渠,是一條很適合徒步,而且是對小白很友好的路線。

桐廬不大,我們的住宿選在了建設比較完善的蘆茨村,建議途徑這裏的人一定要去近距離感受下《富春山居圖》裏富春山江景。因爲擔心回程大堵車,像嚴子陵釣台這樣的景點我們就沒有去。

總的來說,桐廬很值得一去,雨後的桐廬空氣清新,大口吸氧的感覺真的很爽,上海出發的話,兩天一夜,人均一千就能搞定。

如果時間允許,像桐廬這樣距離上海、杭州這麽近的地方,還是建議工作日或淡季去,體驗感應該會好很多。我們這次去,就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節假日的人潮,目之所及都是江浙滬遛娃的家長,後來才知道,最熱門的大奇山,因爲杭州有惠民卡這個景點免費,去的人很多。

縣城旅遊今年的確很火,我覺得學生黨功不可沒。今年,我和女朋友還計劃多去幾個江浙滬周邊的小縣城旅遊,因爲擔心以後上班了連請假都困難,而我們預算有限,縣城的物價還算便宜,還有小衆別致的景點,景美也出片,就很適合我們,再加上江浙滬周邊的縣城開發也相對完善,安全性比較有保障。

縣城旅遊,是最適合我們積累旅遊“閱曆”的方式。其實很多上班族和大學生對旅遊的訴求是一樣的,大家都想在有限的時間裏,玩好吃好,還少花錢。

縣城旅遊性價比高,警惕性也要高

陳最|25歲 廣州 IT行業

爲了避開五一小長假的人擠人,我和好友臨時決定4月下旬出遊。因爲我倆預算和時間有限,而且是嗦粉的飯搭子,窮遊的目的地就選擇了廣西桂林下面的陽朔縣。

行程三天兩晚,從廣州出發,在陽朔一共玩兩天。到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嗦一碗桂林米粉,喝點筒骨湯暖身。

到了才知道, 我們正趕上當地雨季,一刷社交媒體,看到的都是勸退帖,我們當時還開玩笑說,大不了就點外賣在民宿裏平躺休息。結果運氣還算不錯,雖然天氣預報天天都有雨,可實際上,雨一般在晚上下,白天基本是晴天或陰天,尤其是下午都會晴一會,天是霧蒙蒙的,別有一番煙雨漓江的味道。

但天公不作美,我們也留下了許多遺憾。因爲雨季水位上漲,江水渾濁發黃,實在影響觀感,而且遇龍河停漂,乘竹筏泛舟江上的心願沒能實現,“二十元人民幣取景地”也沒有拍照。

這次陽朔之旅,我們主打的就是一個輕松隨意,去的景點不多,住宿挑得也是比較便宜的,最後算下來人均花費一千五。

整體還算滿意,也基本符合我對縣城旅遊的印象:自然景觀比人文景觀更值得體驗。但像陽朔山水這樣的自然景觀,最大的特點就是,晴天和雨天是截然不同的體驗,所以要想看到完美的自然景觀,挑個合適的天氣非常重要。

對縣城裏的人文景觀不要抱太高期待,就算是網上好評再多、照片拍出來再美,實地體驗往往很一般。比如很多縣城必打卡的xx一條街,基本都是賣特産和推廣旅拍的店鋪,如果不是恰好路過或住在附近,完全沒有必要特地過去。

面對過于商業化的古鎮,路邊常見的攬客情況,也要放平心態,即便是遇到宰客、要小費的情況也不要大驚小怪。只要不買特別貴重的東西,即便挨宰,也是被坑一些小錢,比如,當地十塊錢的小吃賣你二三十。

去縣城旅遊,攻略不能少。比如我,如果是去大城市旅遊,基本是說走就走,可以不做攻略,但如果是去縣城旅遊,只要有時間,出發前要做足攻略,一路上也是邊玩邊查,而且,站外的黑車絕對不坐,連出租車師傅的話也不完全信,過于熱情的人來搭讪也一般不理。

所以,縣城之旅,性價比高,但警惕性也要高。

*題圖及文中配圖來源于Unsplash。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趙鳴、虎虎、陸旸、陳最爲化名。

0 阅读:106

定焦One

簡介:深度影響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