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去世後僅留下22根毛發,都粘在了石膏遺容上,現在是一級文物

樹人閑談 2024-04-03 12:57:52

清明時節,倍思先賢。

1933年冬,馮雪峰離開上海前往瑞金,擔任黨校副校長一職。

毛主席知道馮雪峰在上海時與魯迅關系很好,有一天在與馮雪峰聊新文化運動時,這樣對他說:“在五四運動時期,弄新文化的人我見過李大钊、陳獨秀、胡適、周作人等,就是沒有見過魯迅。”

毛主席的言語之間充滿了深深的遺憾,馮雪峰也將主席的這個遺憾牢牢地記在了心裏。

不久後,馮雪峰隨紅軍部隊參加了萬裏長征,直到1936年4月才再次回到上海。

馮雪峰這一次住到了魯迅先生的家中,兩人之間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他詳細地向魯迅介紹了紅軍長征的經過、遵義會議情況、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此時魯迅先生的壽命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了,他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但是聽說到關于紅軍長征即將勝利的消息後仍然表現的十分高興,立刻就委托史沫特萊女士幫他草擬一份電報,他在這封發給紅軍的電報中這樣寫到:

“只要想到你們在中國那樣無比的白色恐怖進攻下,英勇的,頑強的,浴血奮鬥的百折不回的精神,就是半身不遂的人也會站起來笑!”

隨後,魯迅先生又委托馮雪峰一件事情,央求他幫忙捎些東西給毛主席。

魯迅先生知道毛主席和他一樣愛抽煙,而且煙瘾很大,也知道紅軍一路上一直在受到敵人的圍剿,物資方面十分困難。因此,魯迅先生就買了一些香煙還有八條火腿、毛巾等生活用品,讓馮雪峰安排人順道送給毛主席。

雖然馮雪峰答應了魯迅先生的請求,但是這批物資最後並沒有送到毛主席手中。

因爲當時紅軍的情況極其艱苦,像火腿、香煙等緊俏物資都有重要作用,這些東西最後都被用在其他地方了,只有毛巾後來送到了毛主席手中。

當馮雪峰告訴魯迅先生這個事情的時候,魯迅先生對此表示了理解,也越發同情紅軍的處境。同時,他也將毛主席沒有收到火腿這件事牢牢記在了心裏。

10月初的一天,馮雪峰得知魯迅先生健康狀況惡化,于是就前去探望。

此時的魯迅飽受疾病困擾,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了,他強撐著身體拿出了兩本《海上述林》遞給馮雪峰,並且鄭重交代道:“皮脊面送給M(指毛主席),藍絨面的送給周(指周總理)。”

除了贈書之外,魯迅先生也沒忘記火腿的事,又讓人拿出4條火腿給馮雪峰,囑咐他這次一定要送到。

人生貴在相知,雖然魯迅先生與毛主席始終沒有見過面,但是他們二人在精神上卻有著極高的默契。毛主席也對魯迅先生有著極高的評價,稱他的骨頭是全中國“最硬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並且號召邊區的黨員幹部們經常“讀點魯迅”。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病在家中去世。魯迅先生有一位好友叫奧田杏花,他是當時著名的雕刻家,爲了能夠留下好友最真實的遺容,奧田杏花做了一個決定,他用石膏模具拓印下魯迅先生的遺容。

在奧田杏花拓印遺容的時候出了一個小差錯,導致有22根魯迅先生的毛發也被粘在了石膏模具上,其中有20根是胡須,還有2根是眉毛。因爲這個小差錯,反而讓魯迅先生的遺物得以保存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決定建設一批近現代曆史名人紀念館,位于上海的魯迅紀念館是第一個建成的。許廣平女士就將這件珍貴的石膏遺容送給了上海魯迅紀念館,後來成爲了該館的鎮館之寶,屬于國家一級文物。

清明時節,我們追思魯迅先生,不僅僅是對一位偉大先賢的懷念,更是對他所代表的精神品質的傳承與發揚。

16 阅读:8308
评论列表
  • 2024-04-07 21:17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 2024-04-08 17:57

    我水平太差,欣賞不來

    和平友好 回覆:
    幾根胡須的文物,不想收藏🤣
  • 2024-04-09 08:10

    先生大義

  • 2024-04-28 23:56

    這是生病時期的魯迅面容

  • 2024-04-09 12:51

    欣賞不來

  • 2024-05-29 23:53

    這評論區有毒吧,個別宵小也能這樣隨意評價魯迅先生遺物嗎?

    觀山太保 回覆:
    的確,不知這幫貨色是無知還是無恥!
  • 2024-05-14 19:21

    魯迅倒膜🥵

  • 2024-04-11 12:40

    一級文物,這個你放在大街上估計都沒人撿。

  • Wvvi 1
    2024-04-14 16:53

    三角眼

  • ggg 1
    2024-04-29 16:07

    醒事之言句句珠玑,無論哪個時代都能適用。希望教材別被刪減

  • 2024-05-28 19:46

    這就叫研究個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