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看不起誰?會議上痛斥:奴才做久了,在主子面前伸不直腰

六點資訊集 2024-05-08 05:03:44

1956年,國務院負責人在報告中提到中國是否應該完全依賴蘇聯的援助,引起了毛主席的深思。毛主席用一個富有哲理的比喻提出了疑問:“我們現在就好像賈桂一樣,你讓他坐下,他就說自己已經站習慣了,這完全就是當奴才當慣了。”這個“賈桂”到底是什麽人物,會讓毛主席如此感慨呢?

其實,賈桂是京劇《法門寺》中的角色,雖然他只是虛構的人物,但他的形象卻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個性。故事發生在明朝明武宗時期,劉瑾作爲專權宦官,賈桂則是他身邊的一個小太監。賈桂的奴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劉瑾想讓他坐下來談話時,賈桂卻婉言拒絕,表示已經習慣站立,這種奴才氣質令人印象深刻。

毛主席對賈桂的形象印象深刻,早在1949年他觀看京劇《法門寺》時,就對這個角色印象深刻。後來,在經曆了一些事情後,再次看到賈桂,他有了不同的感悟。在《論十大關系》中,毛主席特意提到了賈桂的形象,強調了奴性思想的危害。

毛主席警示說,奴才久了,就會習慣了奴性,連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充滿了奴才氣息。他認爲,黨員幹部不能永遠被別人牽著走,必須要有獨立思考的自尊心,不應該覺得事事不如人,在外國面前連腰都擡不起來。

1956年時,中蘇關系的惡化讓很多國內科研項目受到影響,中國的科技發展陷入停滯。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認爲,沒有蘇聯的支持中國就無法建設,這種觀點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覺。他認爲,這反映了國內一些人缺乏民族自信心的問題。

毛主席敦促黨員幹部要有自信,要相信中國自己的力量。他指出,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風骨,雖然近百年來在科技上落後,但從五千年的文明上看,中國在創新領域絕對不遜色于任何國家。毛主席強調,中國要想自強,必須先自信,不能因爲失去外部支持就失去信心。

毛主席的這番講話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國在科技、經濟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這歸功于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被動依賴他人的局面,而是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領導者之一。

毛主席最後告誡說,中國人不能像賈桂一樣,習慣了奴性,站都站不起來。我們要以自信、自豪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不斷推動中國的發展進步。

14 阅读:2105

六點資訊集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