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雙橋遺址:揭開商朝神秘都城的面紗!究竟是史書上的哪座都城?

船長卡戎 2024-05-15 05:19:48

話說在遙遠的1989年,中原大地上的陽光依舊燦爛。當地的農民在種田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個立方體青銅框。這青銅框鏽迹斑斑,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卻隱隱透出一股滄桑的氣息,仿佛訴說著一段久遠的故事。話說,中原大地就是好啊,地裏隨便刨幾下就有寶貝。當年兵馬俑也是打井的時候發現;還有傳說的常林鑽石也是種地的時候發現的。

這個驚人的發現很快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他們來到村裏,對青銅框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挖掘,一個叫小雙橋的遺址,逐漸浮現在人們眼前。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初步調查和試掘。1995年,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考古系等單位再次調查該遺址並組織了大規模正式發掘。遺址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約800米,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

在古代文獻《古本竹書紀年》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商朝曆史的故事。“仲丁即位,元年,自亳遷于隞”,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一位名叫仲丁的商王登上了王位。他上任的第一年,就把國家的首都從一個叫亳的地方搬到了另一個叫隞的地方。因爲年代太過遙遠,對于這段曆史的實地印證,學術界産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探討。

那麽這個“亳”和“隞”到底是現在的哪裏呢?

話說,考古學家們在鄭州市發現了鄭州商城遺址。特別是在它的二裏崗上層晚段,也稱爲白家莊期,顯示出了走向衰敗的迹象。這個遺址被許多學者推測可能是古代文獻中的“亳都”。與此同時,在鄭州附近,考古學家們又發現這個小雙橋遺址。

這就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他們認爲,這個小雙橋遺址很可能就是仲丁王遷都後的隞都。換句話說,小雙橋可能是商朝早期最後的一個都城。不過呢,學術界的意見並非鐵板一塊。還有不少學者持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爲鄭州商城本身才是“隞都”的真正所在地。而小雙橋遺址或許扮演了一個更加特別的角色,比如作爲重要的祭祀中心,而非日常的行政首都。這兩種觀點各有依據,也各自激發了更多的考古探索和學術討論。

陶器,作爲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一直以來都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因爲這是一種實用器,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主要依靠這些生活。根據考古的研究情況看,當時的人們使用兩種主要類型的陶土來制作陶器:一種是夾雜著小石子的夾砂陶,另一種是更純淨細膩的泥質陶。做出來的陶器大多是灰色的。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古老的陶器,會發現上面有很多像繩子壓印一樣的痕迹,這種裝飾手法叫做繩紋,而且這些繩紋通常都比較粗。

比較特別的是,在部分陶器的口沿,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一些刻劃的符號。這很可能是古人留下的標記或是某種文字。甚至有極少數還能發現用朱砂書寫的紅色文字。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非常珍貴。他們仿佛在訴說著遠古時代的故事。

這裏出土的石器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特別的長方形帶孔的镢形器,它和山東地區嶽石文化同類相同。至于銅器,大多數都只剩下碎片了,主要是些用于構建古代建築的組件。通過碳十四測年和其他研究方法,我們知道這些文物屬于中商文化一期的時代。大約是在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將這些珍貴遺物串聯起來,讓我們步入了一個被稱爲中商文化的特定時期。它緊隨早商文化的腳步,共同織就了華夏文明豐富多彩的曆史畫卷。

那麽這到底反映了一個什麽事情呢?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