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2023財年業績:利潤大漲77%,賣摩托車比賣汽車掙錢

電動車指北 2024-05-20 00:20:28

近日,本田公布了其 2023 財年(2023.4-2024.3)的業績報告:本田實現營收 20.43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9482 億元),同比增長 20.9%;營業利潤飙升 77%至 1.38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640 億元),創曆史新高,營業利潤率爲 6.8%;淨利潤較上一財年增長 70%至 1.11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515 億元)。

整體來看,本田的業績表現是非常不錯的,但這個是包括汽車、摩托車和發動機業務的,下面就具體從汽車業務和摩托車業務來分析,看看本田過去一年的成績成色幾何,本田的未來又是否光明。

汽車業務:北美大漲 36.2%,中國連續下跌

2023 財年本田賣了 410.9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11.4%,可以說是漲勢喜人。

具體來看不同地區,日本本土賣了 59.5 萬輛,同比增長 8.1%;北美市場 162.8 萬輛,同比增長 36.2%;歐洲市場 10.3 萬輛,同比 22.6%;亞洲市場(除日本外)賣了 165.1 萬輛,同比下滑 5.3%;其他市場賣了 13.2 萬輛,同比增長 15.8%。

可以看到本田最大的亮點就在北美市場了,比上一年多賣了 43.3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36.2%;如果抛開北美市場,本田汽車銷量僅爲 248.1 萬輛,相比上一年(249.2 萬輛)是同比下滑的!可以說本田在北美市場賺麻了已經,實際上整個日系車在過去一年都是這樣。

再來看看中國市場,2023 財年,本田在中國賣了 122.1 萬輛新車,同比下滑 1.5%!

再來看本田在中國過去幾年的銷量:從 2015 到 2020 年,整體都是在上漲的,2020 年本田在中國達到曆史的峰值,當年賣了 162.7 萬輛,隨後 2021 和 2022 年下跌到 156.1 萬和 137.3 萬輛,2023 年又同比下滑 10.1%,跌到 123 萬輛。

並且這種跌勢還在繼續,4 月本田在中國銷量爲 73,831 輛,同比下滑超 20%,在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開始突破 50%大關後,主打燃油車的本田的空間是越來越小的。

盡管本田今年也推出了全新“烨”品牌的電動車陣容,但真心不看好。

再來看看本田汽車業務的財務表現:2023 財年本田汽車業務收入 13.79 萬億日元,折合 6400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27.9%;營業利潤 5606 億日元,折合 260.1 億人民幣,同比下滑了 1%;因此本田汽車業務的營業利潤率僅爲 4.1%,相比上一年下滑了 0.2 個百分點。

4.1%的營業利潤率只有豐田 11.9%利潤率的約三分之一,看來本田賣車是真不太賺錢啊(北美還是賺的,中國市場因爲大幅降價已經不怎麽賺錢了)。

當然本田的摩托車還是很賺錢很牛的。

摩托車業務:賣了近 2000 萬台,利潤頗豐

2023 財年本田賣了 1881.9 萬輛摩托,微增 0.3%,其中有 1601.6 萬台賣到了亞洲,占比超 85%,不過亞洲市場同比少賣了 9.2 萬台,同比下滑 0.57%;日本賣了 24.1 萬輛,北美賣了 49.8 萬輛,歐洲賣了 44 萬輛,其他賣了 162.4 萬輛。

可以看到本田的摩托主陣地就是在亞洲,不過形勢對本田並不有利。

越南是本田摩托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23 財年本田在越南賣了 205 萬輛摩托,同比下滑 14.8%;泰國賣了 134.5 萬輛,同比下滑 1.4%。

在這背後除了越南的經濟開始放緩外,本田還受到了來自中國的電動摩托的影響,目前雅迪在越南的第一個工廠已經投産,還在産能爬坡中,第二個工廠今年 1 月也開始建設了,兩個工廠加起來能有 200 萬的年産能。2023 年雅迪在越南賣了超 10 萬台電動兩輪車。

並且前幾天(5 月 15 日),雅迪在印尼的工廠已經動工了,目標産能 300 萬台!未來印尼市場本田的摩托也會受到強烈的沖擊。

當然眼下本田摩托還是活得很滋潤的,來看看本田摩托車業務的財務數據:2023 財年本田的摩托車營收 3.22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1494 億元,同比增長 10.7%;營業利潤 5662 億日元,折合 262.8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5.8%;營業利潤率高達 17.3%,同比增加了 0.5 個百分點。

17.3%的利潤率是汽車業務 4.1%利潤率的 4 倍多,對本田來說賣摩托比賣汽車賺錢多了!

總結:本田的未來並不光明

雖然目前本田的業績非常好看,但也是其曆史的巅峰了。目前本田的汽車在北美的銷量已經大漲特漲了,再上升的空間不大了,而在中國的汽車銷量正在快速萎縮,東南亞市場也會受到中國汽車出海的沖擊。

摩托車業務也是本田的曆史高光時刻了,隨著雅典爲代表的電動摩托車進軍東南亞,本田的摩托車業務也是注定下滑的。

本田目前遇到的問題也是日系車普遍遇到的問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 年 1-4 月,自主品牌的份額已經超過 60%,日系車則跌到了 12.2%,未來那些對中國汽車市場依賴度比較低的日系品牌,比如斯巴魯、馬自達、鈴木,活的肯定比本田還要舒服。

3 阅读:435

電動車指北

簡介:關注智能電動車和中國汽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