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省份出台樓市新規,新規之下,這類房子或將被打入“冷宮”

海藍聊房 2024-04-25 11:19:26

在過去的會議裏,住建部多次強調“好房子”,部長倪虹還表示:未來哪個開發商能建設好房子,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而有關于好房子的定義,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比如提供好的物業服務,建設高質量的房子,還包括綠色、低碳、智能等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城市都在調整政策,努力給“好房子”鋪路,比如之前深圳和上海調整“7090政策”;合肥第二輪土拍把容積率降了下來,最低只有1.0。

而南京的雨核板塊,調整更大,其中一塊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從2.5降至2.0;另一地塊由商辦混合用地調整爲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從5.0降至1.5,建築高度由150米降至35米。

說完調整,我們再來說一說高層住宅的缺陷。

目前首當其沖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安全,誰也不能否認,高層住戶在逃生時很困難,國內最高的消防雲梯也就100米出頭,可以救到35層樓左右,可這種規格的消防雲梯,並不是每個消防站都有的,所以說逃生和救援這兩件事,沒大家想得那麽容易。

說完最大的問題,然後便是居住體驗,高層住宅出行太依賴電梯,如果趕上維修和更換,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之前刷視頻,刷到過沈陽的一個小區,叫科學家花園,這個小區有些年頭了,其中一個單元樓的電梯已經壞了很長時間,但一直沒有維修。也許到了以後,這就是很多高層住宅的下場。

通過各市出台的政策,再結合高層住宅存在的缺陷,未來商品住宅的形式已經明確,就是多層+低密。對此,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大刀闊斧的調整,比如江蘇。

今年3月初,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江蘇省改善型住宅設計與建造導則》,文件中給改善住宅敲定了標准,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住宅與道路的距離:與高速公路、國省道、軌道交通隔離柵控制在200米以上,與城市快速路控制在100米以上。

2、高度和容積率:除臨江、臨湖及城市規劃特殊區域外,住宅建築高度原則上不應大于60m,容積率在0.8~1.8之間。

(60米以下,差不多是19~23層以下,0.8~1.8的容積率,也就是多層住宅和11~12層的小高層。)

3、綠化:住區綠地率不應小于33%,集中綠地面積不應小于1.1㎡/人。

4、活動區域:住區內應設置老人、兒童專用活動場地和寵物活動場地,且後者應遠離前兩者;住區內配置體育健身設施和場地,設施種類不少于4種。

5、電動車:住區電動自行車庫,應設置滅火系統、報警系統、排煙設施;充電場所,應設置監控,且區域溫度異常時,報警信號應傳入消防控制室。

6、交付:集成多項技術,且應全裝修交付,嚴格控制室內裝修材料環保等級。

大家看看江蘇的新規,再看看自己的房子,差距顯而易見。一個是高密度的高層,一個是低密度且環境更好配套更完善的多層,但凡是經濟條件允許,都會去選擇後者。

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個大力建設和供給的保障房,意味著在江蘇省,高層商品住宅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差,說是被打入冷宮也不爲過。

當然,目前只有江蘇省出台了動作如此之大的文件,也算是起到了一個帶頭作用,其他省份也會陸續跟進,在具體政策上,細微之處或有所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

作爲普通購房者,我們也要注意:這個時候買房需要更謹慎。

市場的方向雖然已經定了,可開發商手裏還有大量的高層住宅,一些看清趨勢的業主也急于出售。

現階段還不到破釜沉舟的時候,可隨著時間推移,如果手裏的房子賣不出去,那就要想想辦法了,比如最普通但也是最有效的降價。

購房者要擦亮眼睛,不能被讓利左右,想想市場,想想自己未來有沒有出售的打算後,再去下決定。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