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長繳獲一件鬼子軍大衣,送給八路軍司令,他臉色大變:准備打仗

曆來有些現實 2024-02-29 20:32:08

1939年,一場激烈的戰鬥之後,八路軍營長繳獲了一件日軍的軍大衣,送給首長,首長端詳了半天之後,忽然臉色驟變,下令全軍進入戰鬥狀態,准備打仗;這是爲何?

這位首長名叫楊成武,他是福建長汀人,1914年出生。

跟徐向前、林彪不同,楊成武沒有上過一天軍校,但是軍事天賦很高。

在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中,楊成武奮勇當先,表現出色,屢立戰功。

1935年11月,中央紅軍完成長征,順利到達陝北時,21歲的他已經成爲師級將領,而且是擔任紅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無論在國民黨還是共産黨的軍隊,能擔任第一軍或者第一師軍事主官的,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紅一師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一師,它是毛主席1933年6月在江西省永豐縣藤田鎮親手創建,有井岡山的血脈。

這支部隊不但參加五次反"圍剿"鬥爭,還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是長征的先鋒隊。

無論是在突破湘江、兩渡烏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的戰鬥,還是巧戰直羅鎮、激戰山城堡等著名戰役,紅一師都有精彩表現,全師官兵骁勇善戰,打出了威名。

強渡大渡河,就是紅一師紅一團的傑作。

楊成武不但是第一師師長,還兼任政委,足見中央軍委對他的重視。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進行第二次合作,紅軍被改編爲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

因爲蔣介石只給了我們三個師的編制,我軍將領基本上降了兩級。

原來是軍團長的,如彭德懷、林彪等,擔任了八路軍師長;原來是軍級將領的,如徐海東、陳伯鈞、王宏坤等,擔任了八路軍旅長;原來是師級將領的,都屈尊擔任了團長。

原來是紅一師師長兼政委的楊成武,到了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擔任了獨立團團長。

但是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楊成武卻跟八路軍的幾個旅長一起(陳赓和徐海東除外),成爲開國上將,這是非常罕見的。

這絕不是偶然的,跟楊成武出色的軍事組織和指揮才能有關。

楊成武到華北去的時候,擔任的是獨立團團長,20出頭的他能夠獨當一面,足見林彪對他的信任。

平型關告捷之後,楊成武就開始單打獨鬥,率獨立團到廣靈一個叫馮家溝的地方去伏擊鬼子的一個運輸車隊。

這一仗,1營和2營只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日軍一舉擊潰。

此戰,獨立團不但斃傷了日軍一百多人,還繳獲了3輛摩托車,大車120多輛,騾馬800多匹,步槍和機槍70多支,還有各種短槍十多支,以及炮彈20多箱,子彈四十多箱。

除此之外,還繳獲了罐頭、餅幹、等食品2200多箱,以及大衣、軍毯等軍用物資。

之所以有如此輝煌戰果,是因爲在這次伏擊戰中,團長楊成武成功地運用小計謀:

他親自帶領1營和2營在馮家溝廣靈公路設伏,與此同時他打破常規,把伏兵分成兩路,派3營在距離第一個伏擊點15公裏左右的廣靈公路的另一端設下伏兵。

也就是說,在同段一公路上,他設下了兩個埋伏點。

這在兵法上是沒有的,在抗戰中也比較罕見。

對鬼子來說,就更是聞所未聞,始料未及。

當馮家溝的鬼子遭到伏擊之後,向靈丘日軍求救,日軍搭成6輛軍車飛馳廣靈解圍,結果在半路闖入3營的伏擊區。

3營戰士三面合擊,對日軍一陣猛打,其中2輛汽車因爲調頭快,得以逃跑,其他4輛又成了戰利品。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還在後面,楊成武從俘虜口中得知,廣靈城只有幾十名日軍,靈丘城的鬼子也不到百名。

楊成武一聽大喜,立刻命令全團出擊,殺向北面的廣靈城。

沒有費多大周折,就將廣靈城收複,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廣靈城一丟,靈丘城的鬼子也恐懼不已,慌忙棄城西竄。

接著,楊成武分兵三路向東、西、北三面齊頭並進推進。

結果,不到20天的時間,獨立團就收複了涞源、廣靈、靈丘等7座縣城。

八路軍連戰皆捷,顛覆了人們對中國軍隊抗戰不力的認知,大家奔走相告,百姓子弟踴躍參加八路軍。

兩個月前,獨立團北上時只有不到2000人,現在一下子猛增到7000多人,人馬擴大了3倍還多。

彭總聽了之後說:“7000人的隊伍,怎麽可以叫獨立團,應該改爲獨立師。”

于是,楊成武獨立團被擴編爲八路軍獨立第1師,下轄3個團。

從此,楊成武也成了八路軍四個師的師長之一,盡管人馬無法與其他3個師相比,這也說明楊成武打仗確實有一套。

楊成武擔任獨立第一師師長之後,再接再厲,繼續發揮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打了不少勝仗。

而這些勝仗,大都是伏擊戰,在山區進行。

回顧抗戰史,不難發現,八路軍和日軍作戰大都發生在大山裏。

沒有辦法,當時日軍武器先進,戰鬥力強,缺少武器彈藥的我軍只能依據險要的地勢跟敵人周旋。

1939年11月3日,楊成武指揮戰士又在河北省涞源縣雁宿崖附近打了一場伏擊戰。

戰鬥結束後,看著滿地鬼子,戰士們的臉上露出勝利者的笑容。

看到散落一地的武器和彈藥,戰士們更是喜笑顔開,不顧疲憊爭搶著打掃戰場。

這時候,楊成武手下的一位營長眼前出現了一名鬼子軍官屍體,他身旁的小樹上,搭著的一件軍大衣,很是醒目。

日本人雖然當時侵略成性,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他們有工匠精神,做出的産品質量可靠,外觀看起來也不醜。

這件軍大衣也是如此,它設計好看,材質不錯,做工也很考究。

營長從來沒有見過質地如此優良的軍大衣,他拿起來反複欣賞,愛不釋手。

當時的北方已經進入冬天,氣溫很低,說實話,他真想自己穿上。

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將其送給首長。

因爲楊成武在之前的軍事生涯中,曾經幾次受傷。

遇到天氣變化,傷口就會疼得厲害,難以入睡。

營長想,首長指揮戰鬥,比我們更需要它。

于是,他毫不猶豫,拿起軍大衣向楊成武走去,樂呵呵地說:“司令員,你看,鬼子的軍大衣多厚實,您穿上正合適。”

(這時候的楊成武,已經成爲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凜冽的寒風中,楊成武伫立在一座小山坡上,遙望著遠方,他很可能在籌劃下一場戰鬥。

由于正在凝神思考,營長連喊了兩遍,楊成武才聽到,將身體轉過來。

他接過營長遞來的大衣,仔細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說:“別說,日本人造出的東西就是講究,這做工,這面料……”

看過了表面,楊成武又翻過大衣,去看裏面。

當他將大衣翻過來,看了幾眼之後,突然臉色大變,將大衣丟在地上。

之後,他大聲對身邊的通信員說道:“快去通知各團團長,准備戰鬥!”

這讓在場的那個營長一頭霧水,這件鬼子的大衣有什麽鬼名堂,司令員一看大衣,居然會神情大變,還說要“打仗”?

接到命令的團長們也是一臉蒙圈,心說司令員這是怎麽了,剛打完仗,大夥還沒有喘口氣,就又說要打仗?

疑惑歸疑惑,但是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他們還是按照司令員的指示准備戰鬥。

第二天(11月4日)早晨,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旅長阿部規秀中將率獨立步兵第2、第4營共1500余人果然來到雁宿崖一帶。

11月7日,八路軍在楊成武指揮下在黃土嶺伏擊日軍,震驚中外的黃土嶺戰鬥就此打響。

此戰,八路軍共殲滅日軍900余人,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被炮擊身亡。

面對輝煌戰果,指戰員們無不佩服楊成武,說他料事如神。

那麽,楊成武是如何通過一件軍大衣看出端倪,下令准備戰鬥?

因爲剛剛日軍大衣領子處有一個小標簽,上面寫著軍衣擁有者的名字。

日軍高級將領大都有潔癖,這樣做是防止彼此穿錯。

而這件大衣的衣領處也寫有名字,那兩個字是——“辻村”。

而辻村是日軍統帥阿部規秀的鐵哥們,二人是老鄉,還是軍校時的同窗,關系很好,情同手足。

現在好哥們辻村被我軍擊斃,阿部規秀怎麽會善罷甘休?一定會不顧一切地發起報複。

阿部規秀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將領,他得知我軍剛打過一仗,人困馬乏,也沒有警惕,這時候日軍出擊,肯定會出其不意,大獲全勝。

不得不說,楊成武的觀察力太敏銳了,正是憑著敏銳的戰場把握,他才指揮部隊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最終成爲開國上將。

參考資料:

《楊成武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