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誇贊楊貴妃溫婉華貴,寫下一首28字肉麻情詩,背下來大有用處

文史達觀 2024-05-07 18:01:07

在璀璨的唐朝詩壇上,每一位詩人,無論聲名顯赫還是稍顯黯淡,都懷揣著對仕途的深深向往。

他們時常通過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期盼有朝一日能夠登上朝堂,爲國家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群詩人中,李白無疑是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

李白的一生如同一首波瀾壯闊的史詩。他的詩歌狂放不羁,充滿了對自由與浪漫的向往,他的人生也如同他的詩一般,充滿了跌宕起伏的傳奇色彩。

表面上,他桀骜不馴,藐視權貴,仿佛對仕途不屑一顧。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隱藏著對做官的深深渴望,他也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一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長安元年,即公元701年,這一年,李白降生于蜀郡錦州昌隆縣。

他出身于一個商賈世家,雖然家財萬貫,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卻十分卑微。唐朝時期,商人及其子弟更是被剝奪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因此,盡管李白才華橫溢,從小被譽爲“神童”,但他卻無法像其他士子一樣通過科舉考試踏上仕途。

即便如此,李白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對仕途的向往。他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幹谒求仕。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23歲的李白,心懷壯志,辭別了四川江油的親友,踏上了尋求仕途的漫漫征程。

對于他來說,做官不僅是爲了實現個人的抱負,施展自身的才華,其實是爲了國家社稷貢獻一份力量。

然而,在唐朝那個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想要做官並非易事。

李白深知,要想在官場中立足,除了才華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背景和資源的支持。因此,他不得不放下一些尊嚴,去做一些在當時看來或許有些“窩囊”的事情。

比如,他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成爲了上門女婿。

在那個純粹的男權社會裏,這樣的選擇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李白深知,這樣的聯姻雖然能爲他帶來一些政治資源,但同時也意味著他需要放下自己的驕傲和尊嚴。

另外,他爲了攀附權貴,不知寫過多少溜須拍馬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爲《與韓荊州書》。其中寫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然而,盡管李白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十幾年過去了,他依然沒有謀得一官半職。

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40歲那年,他在極度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繁華的長安,回到了蜀地。

回到蜀地後,李白站在巍峨的大山前,眼望著那彎彎曲曲地盤旋在大山之上的蜀道,心中充滿了感慨。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就像這蜀道一樣,充滿了坎坷和曲折。他感到自己就像被一座大山橫亘在心中一樣,前途渺茫,無法看清未來的方向。

于是憤然寫下了千古名作《蜀道難》:

“噫(yī)籲(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相傳,李白《蜀道難》寫完後,曾拿給賀知章看,當時賀知章身居高位,李白還是想借助他的力量,能爲自己謀得官職。

賀知章,不僅是唐朝偉大的詩人之一,更是身居高位。當賀知章讀到李白的《蜀道難》時,被其深邃的意境、豐富的典故以及縱橫捭阖的氣勢所震撼。

他驚歎于李白的才華,贊歎不已,甚至脫口而出:“谪仙人也!”從此,李白便以“谪仙”的稱號聞名于世。

一年後,在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舉薦下,唐玄宗終于注意到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

他細細品讀了李白的一些詩文後,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深邃思想和卓越文采,于是決定破格提拔他爲“翰林供奉”。

盡管“翰林供奉”這一職位並無實權,主要是爲皇帝的遊居宴樂服務,但對于李白來說,這卻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起點。

在接到任命通知的那一刻,李白正居住在四川老家。他一時激動不已,一家人也都爲他感到高興。

于是李白乘興揮毫潑墨,寫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在這首詩中,他描繪了家鄉的美景、兒女的歡笑,以及自己即將離開家鄉的喜悅心情。

尤其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兩句,更是將他內心的喜悅和自信展現得淋漓盡致。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春天,皇宮中一片繁華盛景。

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沉香亭下共賞牡丹,那牡丹盛開得如此豔麗,宛如天上的彩雲落入凡間。兩人沉醉在這花香之中,興致正濃時,唐玄宗忽然提議讓樂師演奏詞曲以助興。

當樂師正要奏起舊日的曲調時,唐玄宗卻搖了搖頭,說道:“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爲?”

于是他命樂師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學士李白重新填詞。

誰知那時的李白,正沉醉在酒意之中,尚未從夢中醒來。但接到唐玄宗的聖旨,他不得不迅速整理衣衫,隨李龜年進宮。

一路上,春風拂面,酒意漸消,他的心情也逐漸變得激動起來。

到達沉香亭時,李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那牡丹花開得如此豔麗,宛如天上的彩雲,而楊貴妃更是美豔動人,雙頰紅暈,與牡丹花交相輝映。

在這花與美人的映襯下,整個皇宮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層神秘而美麗的色彩。

李白站在亭中,趁著酒意,心中湧起強烈的創作欲望。他望著那盛開的牡丹和楊貴妃那絕美的容顔,仿佛看到了兩位仙子在人間起舞。

于是李白緩緩動筆,在金花箋上寫下了《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他描繪出楊貴妃那華豔的衣裳如彩雲般美麗,嬌美的容顔如花般豔麗。

春風吹拂著欄杆,露珠潤澤著花色更濃。而這其中更隱含著楊貴妃微醺後的姿態,更加迷人動人。

整首詩不僅贊美了楊貴妃的美麗和牡丹的豔麗,更表達了李白對大唐盛世和宮廷生活的向往和贊美。他筆下的詞句如此優美動人,仿佛將人們帶入了一個仙境般的世界。

唐玄宗和楊貴妃聽到這首詞後都贊不絕口,也被李白的才華所折服。

從此之後,李白在宮廷中名聲大噪,成爲了衆人矚目的焦點。而《清平調》也成爲了千古傳頌的經典之作。

估計當時大醉未醒的李白,在醉眼迷離下,看得楊貴妃真像女神一樣美麗。

他在寫完第一首《清平調》後,又順勢寫下了第二首和第三首,分別爲《清平調·其二》、《清平調·其三》,三首共爲一組組詩。

《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檻杆。

當李白揮毫潑墨,完成三首《清平調》後,在場之人無不爲之驚豔,爲其才華橫溢所傾倒。

他們被那流淌在字裏行間的詩意所打動,仿佛置身于一個由詩詞構築的仙境之中。

而更爲令人稱奇的是,李白不僅一次性完成了這組組詩,而且每一首都如此精妙絕倫,堪稱佳作。

自此之後,李白的《清平調》成爲了文壇上的封神之作,傳頌千古。每當人們提及這組詩,都會不禁爲之贊歎,爲李白的才華所折服。

對于一般人而言,能夠寫出其中一首《清平調》已是不易之事,更何況是連續創作三首。

明末清初學者黃生在《唐詩摘鈔》中,對李白的《清平調》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稱贊道:

“三首皆詠妃子,而以‘花’旁映之,其命意自有賓主。或謂襯首詠人,次首詠花,三首合詠,非知詩者也。”

黃生認爲,李白的這組詩不僅描繪了楊貴妃的美麗與牡丹的豔麗,更通過“花”的意象來襯托出人的美麗,使得整組詩充滿了詩意和美感。

同時,黃生還指出:“太白七絕以自然爲宗,語趣俱若天意爲詩,偶然而已。”

他認爲李白的七絕詩歌以自然流暢爲宗,語言生動有趣,仿佛是天意爲之。這種天賦的才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李白的詩歌成爲了後世傳頌的經典之作。

讀者們,關于“李白詩作《清平調》”,大家怎麽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1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