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城市通勤時間最長?北京,爲什麽?

科學信仰 2024-05-23 09:16:15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最能夠降低生活體驗感的事情就是上班了,而對于上班這件事來說,能夠影響體驗感的事情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的,比如公司是否守法合規、領導是否精神正常以及通勤距離是否合理等等。

就通勤這件事而言,根據調查顯示,通勤距離在5公裏以內的人,上班的體驗感明顯要強于通勤距離更長的人,而在5公裏以上,通勤距離越長,上班的體驗感就越差、幸福感就越低,而單程超過1小時以上的極端通勤則會讓人精疲力盡。

那麽從全國來看,哪個城市的通勤時間最長呢?

提出這個問題,馬上就會令人想到“北、上、廣、深”這四座大城。沒錯,答案就在這四座城市之中,不過這四座城市的通勤情況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根據2022年發布的中國主要城市通勤報告顯示,在四座超級大城之中,5公裏以內的幸福通勤比例深圳最高,達到了58%,其次是廣州50%、上海46%,北京最低,只有37%。而1小時以上的極端通勤比例恰好相反,北京最高,達30%,其次是上海18%、廣州15%,深圳最低,只有12%。

很顯然,北京的通勤情況是最差的,另一項數據更是明確地顯示出了這一點,那就是平均通勤距離。

北京的平均通勤距離達到了11.3公裏,上海爲9.5公裏,廣州9.1公裏,深圳爲8公裏。這個數據是怎麽計算出來的呢?簡單來講是這樣的:先將城市劃分爲很多個小格,然後統計每一格到其它不同小格上班的人數分別有多少,然後用一個小格到另一個小格上班的人數,乘以這兩個格的距離,將所有數據加總在一起再除以總人數,就得出了整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

爲什麽北京的通勤情況是最差的呢?這是不是一個巧合呢?

這就需要計算另一個數據了,那就是“可以實現的最小通勤距離”,也被稱爲“職住分離度”。什麽意思呢?簡單來講,就是在居住在這個城市裏的人可以隨意交換工作和居住地,盡可能縮小每個人的通勤距離,如果通過交換,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家附近工作,那麽所得到的職住分離度就會爲零。經過計算,北京的職住分離度爲6.6公裏。也就是說,即便讓所有在北京工作的人都自由調換住所及工作,每個人的平均通勤距離仍然高達6.6公裏,進入不了5公裏的最舒適範圍之內。

其它三座城市就不同了,上海的職住分離度爲3.9公裏,廣州爲3.8公裏,而深圳只有2.5公裏。

由此可見,北京的通勤情況較差並不是一個巧合,即便允許所有人隨意交換住所和工作,平均通勤距離依舊不如人意。其內在的原因在于北京的工作區和生活區存在著嚴重的分離,工作集中的地區沒有足夠的居所,而住宅集中的地區又沒有足夠的工作。

這種情況的産生與城市發展的過程是息息相關的。

一般而言,短時間內城市發展的速度過快,就會導致居住用地無法跟上,于是住宅只能建設在城市周邊較遠的地區,這樣一來,職住分離度就變高了。當然,一個城市的通勤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了,在工作區域擴展更多的住宅,或在住宅集中的區域開發新的商業區,這些都可以使一個城市的通勤情況得到改善,從而改善上班的體驗感,進而提升生活幸福指數。不過這其中涉及的問題很多,並不是一朝一夕得事情。

0 阅读:4

科學信仰

簡介:科學是一種規律,信仰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