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是一種鬥蟲,但並非所有的蟋蟀都好鬥,戰鬥蟋蟀有哪些?

科學信仰 2024-05-18 08:40:42

昆蟲是生物界的一個大家族,在這個家族之中有超過100萬種以上的成員,而在這些成員之中與人類關系最爲密切的一個恐怕就是蟋蟀了。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人們就發現蟋蟀是一種非常好鬥的昆蟲,于是便開始便開始捕捉這些小蟲子當做娛樂,久而久之甚至發展成爲了一種極爲盛行的活動:鬥蟋。要想在鬥蟋活動中取得勝利,就必須要有一只好蟲,那麽什麽樣的蟋蟀才算是一只好的鬥蟋呢?蟋蟀雖然是一種鬥蟲,但並非所有的蟋蟀都好鬥,而有些戰鬥型的蟋蟀品種則非常珍貴。

說到珍貴的鬥蟋品種,第一個要提的就是“中華鬥蟋”。

在古代鬥蟋活動盛行的時代,品相好的中華鬥蟋不僅是普通人想要得到的珍寶,就是達官顯貴,乃至皇帝都會癡迷其中,所以中華鬥蟋又被稱爲“中華第一蟲”。那麽中華鬥蟋的打鬥能力爲何如此出衆呢?這與中華鬥蟋的習性是密切相關的。中華鬥蟋是一種具有極強領地意識的昆蟲,一個洞穴之中只能容納一只雄性鬥蟋和一只雌性配偶,這就導致在自然界中,中華鬥蟋之間總是會因爲爭奪領地和配偶而發生戰鬥。

中華鬥蟋之間的戰鬥通常都是生死搏鬥,這就導致了這種昆蟲擁有一種強烈的鬥性,是鬥蟋活動絕佳的選擇。

中華鬥蟋除了打鬥能力出色之外,鳴叫聲也十分悅耳,這也是惹人喜愛的一個關鍵因素。與中華鬥蟋齊名的另一種戰鬥型蟋蟀名爲“雙斑蟋蟀”。雙斑蟋蟀,拉丁學名Gryllus bimaculatus,是一種在我國廣泛分布的蟋蟀種類。它們主要生活在草叢間、樹皮下、落葉及石頭間,如果人們不注意,很難發現這些小巧玲珑的生命。雙斑蟋蟀的體色通常爲黑色,前翅基部各有一明顯的黃斑,這也是它們得名“雙斑”的原因。

此外,它們的前胸背板略鼓起,邊緣稍帶黃褐色,前翅略黑色而帶赤褐色,這些特征使得雙斑蟋蟀在昆蟲世界中獨具一格。

雙斑蟋蟀的鳴聲清脆響亮,強勁有力,聲如“渠、渠、渠、渠(Qu)……”,節奏勻速,鳴聲連續無間斷。這種鳴聲是雙斑蟋蟀特有的交流方式,尤其是雄蟲,它們通過前翅的相互摩擦發出聲音,以吸引雌蟲的注意。

雙斑蟋蟀善鬥。在自然界中,雄蟲之間常常爲了爭奪配偶或領地而展開激烈的鬥爭。

這種鬥性使得雙斑蟋蟀在人工飼養中備受青睐,人們常常飼養它們作爲鬥蟋使用。在比較知名的鬥蟋品種之中,有一種比較特別,名爲“長颚鬥蟋”。長颚鬥蟋與中華鬥蟋相似,也有獨占領地的習慣,所以自然也就十分好鬥。單從戰鬥能力上來講,長颚鬥蟋可以說不輸于任何一種知名的鬥蟋品種,甚至可以與著名的迷卡鬥蟋相媲美,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家夥的長相十分普通,沒有什麽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的地方。

當然,長颚鬥蟋還是有一個地方十分出彩的,那就是它的上颚很長,它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前面說過了長颚鬥蟋比較特別,也就是特別在了這個地方,因爲它的上颚太長,所以在一些鬥蟋比賽之中會被禁止上場。爲什麽呢?因爲上颚長就更容易咬傷對手,在很多有長颚鬥蟋參與的比賽中都出現過導致對方致死致殘的現象。要知道,一只品相好的鬥蟋是十分珍貴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是誰也不想看到的,所以只好拒絕這個家夥參賽了。

1 阅读:84

科學信仰

簡介:科學是一種規律,信仰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