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真的實現“智能化”了?

耿彪 2022-02-06 09:48:34

近日網上有一則消息,一位孩子的母親喜歡網購,又一次在某平台看到有感冒藥的促銷活動,處于撸羊毛的心理,這位母親果斷選擇出手,買了一批藥在家裏屯著。于是,還沒過多久,健康寶就提示該母親去做核酸檢測。

按照互聯網的邏輯來看,這就是系統檢測到了該母親購買了感冒藥,出于風險預防的目的,提示她去做核酸檢測,就是爲了將一切可感染疫情的風險降到最低。

但,事實是,該母親只是貪便宜購買了感冒藥而已,這就被大數據篩查發現了,顯然讓人們覺得不舒服。

現階段很多平台都推出的大數據功能,其最終的目標是利用處理器平台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出該用戶的一些網絡特征,以此來進行進一步的商業操作。比如通過你的購物習慣和近期的購物特點來爲你推薦成交率更高的産品等等。

而利用你的購物來確定你是否感冒,是否有感染疫情的風險,自然也是其中的一種應用。當然了,從現在該大數據技術體現出來的功能來看,還不是很智能化的,也就是說它沒有能分析到該母親僅僅是爲了大促而購買感冒藥的行爲,也就是說這個大數據還是不完善的,是不成熟的技術,現在就拿來在應用市場使用還是不合理的。

網友評價說道:我單位同事在藥店實名買了感冒藥,健康寶出了彈窗,都已經做了兩次核酸了,陰性。彈窗還是彈出,哪都不能去了

0 阅读:0

耿彪

簡介:資深媒體人,專欄作者,電商實戰轉型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