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控制文章專欄文案字數

先生坐何至于此 2024-03-03 10:58:14

相信很多考生、寫手和傳媒行業從業者對于字數把控不是太熟練。

對于一部分人,常常因爲湊不夠字數而煩惱。

爲了湊齊字數,通常來說會寫很多無用的廢話,增加各種各樣惡心人的修飾詞。

對于另一部分人,也會有控不住字數的問題。

他們的觀點龐大而複雜,總是一落筆就寫個不停,然後寫到一半才發現,自己都還沒展開分論點字數就已經到頭了。

如何解決這種現象?

很簡單,分層把控。

在寫文章時,提前做好宏觀和中觀層面把控。

宏觀就是你的總論點,中觀就是你的分論點。

做好這兩部分的把控,按照你分論點的數量把字數分配下去,確定每一個分論點大概要寫多少字。

這時就會有個問題。

你怎麽找到你的分論點?

分主體,這是最簡單的。

企業、個人、機構等,這樣一來,你就已經有了入手的分論點。

除了分主體外,你還可以通過所給材料入手,當然這是對于考試來說的。

有人說沒有考試,那從什麽方面入手?

一是訓練思辨能力,二是參與社會實踐。

訓練思辨能力,最好的辦法有兩個。

看新聞,看報紙,裏面常用的分論點都是非常經典的。

看辯論賽,B站就有很多辯論視頻,實在不行看看評論區你也可以學到很多,多多評論,自然有人會親自教你。

參與社會實踐,看書和幹活都可以。

看書強烈推薦高中政治書,分點極其明確,背下來就行。

高中曆史和高中地理可以作爲補充資料使用。

幹活也就是工作,同樣能收獲很多在書上和新聞裏沒有說的東西。

爲什麽不說,因爲書和新聞都需要流量,講那些有用的東西不如講廢話流量多。

找到了分論點之後,就要進行取舍。

讓人看的舒服的分論點最好控制在五個以內,當然三個最經典。

三個時候大家會覺得常看,五個有些人會覺得專業,六個及以上大多數人即便覺得你講得有道理也會因爲太累而很難看下去。

當你確定了每個分論點的字數之後,就需要分配。

通常來說,論證分爲解釋,舉例或者推理得出結論。

舉例通常用于長文,因爲通常來說分析一個例子就夠你寫好幾篇文章了。

所以如果篇幅限制,要麽用推理論證,要麽舉例就一筆帶過。

但如果你沒有適合的例子,推理論證又湊不夠字數,怎麽辦?

後面補個做法,說說如何實現你的分論點,也就是措施。

當然,有的人覺得字數還不夠。

這時還有一招,剛才說的是宏觀和中觀,既然還想要拓展篇幅,那就寫微觀。

微觀是最能體現一篇文章深度的東西。

但即便是這樣,也不建議每個分論點都要進行微觀分析。

微觀分析最好控制在兩個以內,當然一個最好。

如果每個分論點都加上微觀層面,或者一個分論點中的每個次級分論點都展開論證,那麽這篇文章將會變得十分臃腫。

這也涉及到焦點問題,也就是文章結構分爲對仗工整和錯落式。

官媒通常需要工整的,每部分論證邏輯和字數都差不多。

自媒體有的是錯落式,一長兩短合理分配,既展現深度亮點,又不失完整。

這和美術裏面的點高光、壓暗面是一個道理。

先說說微觀的定義。

微觀其實是在中觀的基礎上,對舉例中的例子進行進一步的深度分析,或者是對于中觀分論點的分論點進行論證。

因此可以明白一個概念,其實微觀是依托于中觀存在的,如果沒有中觀,其實微觀也可以是分論點級別的中觀。

一篇有深度的文章裏面有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的時候,如果把中觀和微觀拿出來,其實就可以構成普通的宏觀中觀文章。

所以深度是比較出來的,是根據文章的分層來體現的。

兩層是普通,三層算有深度。

想讓一篇文章變得有深度,不僅僅是可以加微觀,也可以在宏觀和中觀的基礎上加個大宏觀。

但這麽幹就會導致離題,或者說是選題變化。

因此,你可以根據字數要求調整你的中觀和微觀篇幅。

如此一來,便能很好地把控字數。

0 阅读:0

先生坐何至于此

簡介:工商管理專業,精通經濟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