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討厭杠精,可杠精究竟是什麽?

先生坐何至于此 2024-03-05 07:35:14

鑒于近幾年來杠精這個詞越來越流行,人們也無一例外地對杠精這種生物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憎惡與抵制。于是乎,鄙人也打算對這個詞研究一番,做一些深入的探討。

以下三段話是百度百科上的內容:

杠精是一個網絡流行詞,指經常的通過擡杠獲取快感的人、總是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的人。

杠精往往不論他人說的是什麽是否正確,往往無視忽略曲解原述邏輯,對人不對事針對性反駁,僅爲反對而反對,通過針對性反駁惹翻他人,進而達成目的。“杠精”出招時,是利用人類情緒上的弱點和思維邏輯弊端,一時間刺得他人無話可說,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2018年12月3日,詞語“杠精”被《咬文嚼字》公布爲2018十大流行語。12月19日,詞語“杠精”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這個詞據說是起源于2017年距今大概三年前,那時也算是互聯網也是比較發達的年代了。

來到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 網上沖浪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他們的觀念沖突也越來越激烈,杠精這個詞的頻率也水漲船高。

但作爲一個網絡用語,我覺得出版一個獨家的解釋總是不好的,憑什麽就百度說了算?

如果我這句話能引起看客任何的不適,那我就成功成爲了你的視角裏的一個杠精。

問題在哪?

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是不是杠精,我認爲基本取決于最後一句話:“基本上能惹翻他人。”

絕不是因爲杠精這種生物讓你討厭,而是你討厭的生物就是杠精。

你也許有過與他人爭辯的時期。早期那些人可能說你鑽牛角尖,強詞奪理,現在就杠精兩個字輕松解決你。爲了能有一個正義而合理的解釋,杠精的含義一定要嚴謹且客觀,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顯然不是這麽用的。你問一百個人他們能給你回答出一百個杠精定義出來。

所以說,杠精的意義真的如百度百科上那樣嗎?

我認爲不是的,除了“對人不對事”與最後一句話。

這一百個人的共同之處就在于,他們的定義裏,任何指責他人杠精的人,一定是被惹翻的人。

最好笑的是,還有些人規勸他人不要理會杠精,別給杠精惹惱了。

那杠精本來就是要惡心你的,如果不惡心不惹惱你那還叫杠精嗎?

那叫講道理。

話說回來,什麽叫對人不對事?

中國屬于一個高語境的國家,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一定不可避免地擁有許多杠精。何謂高語境?

高語境就是人們所了解的知識背景。那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來說,老板叫你去辦一件事,並囑咐你務必要把這件事辦好。

什麽是辦好?你不知道什麽才算老板口中的辦好。是出發點好,過程好,人際關系處理好,結果好,還是所有都好?如果要好的話,該要多好?哪些細節算好,哪些算多余?

可事情一旦沒辦好,問題就是出在你的身上了,責任也是由你來承擔。但這個好與不好,完全是老板說了算。同樣,各個杠精的標准完全掌握在發言者的手裏,沒有誰會說自己是個杠精。

反觀西方諸多低語境國家,各種流程規則標准給你定的明明白白的,十分細致。

如果中國人看了大抵會有兩個感覺:

一、這麽細致,這麽多條例,太恐怖了吧?

二、這麽簡單的東西,還用說嗎?只有小孩子看這些吧?

但低語境國家就是這樣。他們會盡量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考慮一個工作者的視角,把各類標准定的盡可能完善,你就只管照著上面的內容做,不需要揣摩他們的想法。

要是你不符合,那便是不好;要是你都符合了,但是出了問題,就是定規則的那個人承擔責任,絕不會推到你身上。

因此,對于杠精來說,語境,也就是背景條件,十分重要。

真理一定是對的,但都有它的限定範圍。在這個範圍外,哪怕超出一小步,真理都將變成謬誤。因此,在探討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並且把事情的背景條件理清楚,不能有一絲絲的含糊。否則,這樣的後果便是兩個人互看不爽,都覺得對方是杠精。

很多噴別人是杠精的人,其實也是忽略了語境的不同。首先,可能是你不了解他的語境,他確實在理;其次,可能他出了問題,但它並不清楚是語境的問題,你應該本著幫助他人的想法幫助他認識語境,好好分析。這時如果他還要固執己見,堅持抗爭,那他定是杠精無疑了。

因爲杠精對人不對事,所以他發動的攻擊一定是建立在這個人的所作所爲之上,完全不考慮當事人所處的情景,同時也不給他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因爲他的一切目的就是爲了惹怒他人,不擇手段地惹怒他人。

可實際問題是,你得明白你自己對杠精的定義是什麽,別人對杠精的定義是什麽,這就是一個最大的語境差別。也許我的定義裏你反對我的觀點你就是杠精,在你的視角裏只要讓你反感的都是杠精。一旦雙方抱有了這樣的一種不同的立場,後果便是互看不爽。

這代表你們得先統一視角和立場。

但這本身就是操作起來很複雜的一個問題。每個人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中國這搖頭是否定,印度搖頭就是肯定。在你的家鄉,也許一句相同的話,放其他地方就是其他一個意思。相同的一句“意思”,在不同的環境裏也有不同的意思。

“意思意思?”

“什麽意思?”

“小意思。”

“真夠意思。”

看了上面這幾個“意思”,你能明白這究竟是什麽意思嗎?我們對這些詞語的定義,又是誰輸送給我們的?如何輸送給我們的?新華字典裏寫明了嗎?

毫無疑問,你知道杠精這個詞,但大概率不是你創造了這個詞,創造了這個詞的人他也沒把定義寫明白,是傳播這些詞的人賦予了它定義。如果僅僅是這樣,那還是不會有什麽不對。

可最關鍵的就是,他們不是科普性地傳播,而是潛移默化地傳播。

他們並沒有很明確地把這個詞輸送給你,只是在反駁言論下說一句杠精。于是根據你自己大腦的推算,這個詞的定義就根據當時你見到的語境顯現在了你的腦海中。

甚至那個語境可能還是你臆想出來的。

雖然明面上許多人都能說得冠冕堂皇,條條有理。但其實從內心裏總結起來就是你只要反駁,讓我覺得不爽了,那你就是杠精。

杠精這個詞的定義從來都是使用它的人給的,如果不信的話你盡可以去你的身邊問問那些使用這個詞的人杠精的定義究竟是什麽。

當然,這樣做的你大概率就會被當成杠精。

與其一味地批判杠精,傳播給他人錯誤的定義,帶歪他們,讓互聯網時代本就不甚和諧的風氣更加黑暗,我們應該站在善的那一方。

我們首先應該盡可能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鏡,平等地看待每條言論。

遇到讓自己不順心的評論,首先要冷靜下來,幫助鬥爭的雙方達成語境的一致,並規勸他們以更和善的方式進行辯論而不是單純地進行人格否定,從就事論事演變到對人不對事。

如果你沒有時間來改善這個世界,也請不要添亂。默默觀看,然後走開。不要無腦噴杠精,這會顯得你的素質很低,並且讓你自己符合你對杠精的定義。

如果你是後者,那麽很抱歉,這個世界又産生了一個新的杠精。我得聲明一下,這是屬于你自己定義中的杠精,而不是我定義中的杠精。

即使說是符合我對杠精的定義標准也沒錯。講到這,我總結一下我對杠精的定義:

一、脫離特定語境,自相矛盾

二、不思悔改

以上兩條都符合的情況下,我才會認定一個人是杠精。

如果一個人是不占理的,你應該要懂得找出他的邏輯漏洞,讓他醒悟。任何不占理的一方一定會存在自相矛盾的點等待你去發掘。辯論的勝利永遠不是大聲的一方,而是用對方的觀點打敗對方的那一方。如果他仍不醒悟,那確確實實是杠精。

那你都知道他是杠精了,還有必要和他理論嗎?反正在他的說法裏,你怎麽做都是錯的。他不跟你盤邏輯,不跟你談矛盾點,他就是說你不行。

因此,我希望各位理中客能夠客觀地看待每個人,每個想法。減少杠精,淨化網絡環境,應該是從每個人自己做起。

0 阅读:3

先生坐何至于此

簡介:工商管理專業,精通經濟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