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怎麽辦?一招根治厭學,全網最強學習法

先生坐何至于此 2024-03-05 07:29:32

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在考慮厭學問題。

對于家長而言,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出人頭地。

對于孩子而言,高中之前的認爲讀書好,高中之後的認爲讀書能找工作。

但這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認爲讀書很重要,但就是讀不進去。

怎麽解決呢?

很簡單,看完這篇就立馬不厭學了。

當然,之所以很多人看了各種厭學解決方法後還是厭學,一直沒有明白的是,厭學並非父母單方面的引導或者孩子自己建立心態就行,而是需要雙向發力的。

所以孩子需要轉發給父母,父母需要轉發給孩子。

父母該怎麽做?

首先,父母必須摒棄掉“孩子讀書是讀自己的,不是讀我的”這種觀念。

孩子讀書就是讀父母的,因爲父母要提供撫養孩子的義務,那麽孩子也要用讀書作爲交換。

讀書,是讀父母的。

只不過問題的關鍵點在于,撫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因爲不同家庭的經濟能力不同——但是情感和生活水平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調節的。

而學習成績也是,一樣,並不可能因爲你努力學習,你的學習成績就能無限提升。

所以一定要認清一件事,讀書本來就是打工,就是利益交換。

讀的不舒服了,沒關系,可以考爛點,但一定得讀。

只不過,既然撫養標准有自由裁量空間,那降一點生活水平也無可厚非吧?

而當父母樹立了這個觀念之後,就會發現,孩子不厭學了。

因爲孩子明白了讀書僅僅是用來打工了手段,是需要權衡的,如果我不讀書,那麽生活水平就低;如果生活水平低了需要提高,那麽我只能好好讀書或者是自己掙錢。

能自己掙錢當然是更好,因爲一步到位了,讀書也是爲了掙錢。

這樣的後果就是,當父母本著“讀書就是給父母讀”的觀念教育孩子時,孩子才能真正領悟到“讀書是給我自己讀的,因爲我需要根據我的需求調整我的付出”。

有的人說這是物化孩子,會讓孩子産生心理缺陷,總是尋求他人認同。

沒錯,對于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是這樣的。

那怎麽讓孩子心智成熟呢?

補上一條很重要的規則——“你有選擇不讀書自己幹和選擇讀什麽書的權力”。

因此父母一方需要扮演讀書的角色,另一方面需要扮演工作的角色。

工作的角色需要提供切實可行的工作,並允許孩子一段時間不上學。

並且,金錢獎勵,不可行。

記住,金錢獎勵,不可行。

因爲金錢獎勵讀書反而會産生過度辯護效應,讓孩子對讀書更加厭惡,認爲自己讀書就是爲了錢。

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讀書時領悟會更加沒有動力。

當然一種情況除外。

就是給孩子的金錢獎勵是建立在孩子需要全權負責自己生活費用的條件下。

這種情況是可以直接給金錢獎勵的。

父母也別覺得這樣會耽誤孩子讀書。

因爲有動力有目的的讀書比混日子的效率高多了,一天至少頂一個月。

講完父母的,說說孩子。

孩子應該怎麽做?

明白兩個觀念。

第一,你僅僅只需要解決厭學問題,而不需要喜歡讀書。

第二,厭學中的一切問題,都僅僅只是表象。

第一點,解決厭學問題。

爲什麽說你不需要喜歡讀書?

因爲喜歡這種事是天生的,你沒有辦法強求自己喜歡。

比如你喜歡打遊戲,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喜歡打的遊戲種類是什麽?

你是否喜歡打所有種類的遊戲?

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你並不是什麽遊戲都喜歡玩的。

可能你玩一個遊戲,是喜歡這個遊戲的角色,場景,故事,玩法,都有可能。

但,你一定不會喜歡玩所有的遊戲。

也不可能喜歡一個遊戲中的每一個上述元素。

發現沒有?

一切的東西,都要回歸到你喜歡上來。

如果一個你不喜歡的東西,又怎麽強求自己喜歡呢?

想要明白這點,很簡單。

熱門的手遊端遊,全部玩一遍,每個都強求自己玩下去。

不懂的,我推薦。

第五人格、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金鏟鏟、原神、陰陽師、火影忍者、戰雙帕彌什、明日方舟、元夢之星、狼人殺、劇本殺。

黎明殺機、Ori、空洞騎士、戰地5、文明、絕地求生、我的世界、幻獸帕魯、賽爾號、夢幻西遊、地下城與勇士、泡泡堂、QQ飛車、三國殺、英雄聯盟,守望先鋒,卡拉比丘,DOTA2,CSGO,紅色警戒,黑暗之魂,艾爾登法環,只狼,永劫無間,星際戰甲、荒野大镖客2、臥龍蒼天隕落、博德之門、星際爭霸、紅色警戒、傳奇、貪玩藍月、星際戰甲、逆水寒。

一定要強迫自己全部玩一遍,一個個玩過去。

然後你就能明白一個事實,玩到你不喜歡的遊戲時,你真的比吃屎都難受,硬著頭皮玩。

所以你並不是厭學,僅僅是不喜歡這些學科。

而如果你要學習,也不需要喜歡這些學科。

因爲不喜歡和成績不好沒有關系。

不喜歡讀書成績一樣可以好,只不過你沒法發自內心地獲得滿足感,可能只有在成績單出來把別人甩在後面的時候有那麽一瞬間的欣喜。

但這並沒有關系,因爲一千個裏面能有一個喜歡讀書的就不錯了。

並且即便是這個人,他大概率也不會喜歡讀書的每一門科目。

你需要這麽想——

有的人喜歡打遊戲,有的喜歡攝影、有的喜歡畫畫、有的喜歡音樂等等。

當然一個人可以喜歡很多東西,但問題在于——

就算你喜歡打遊戲,也不會喜歡所有遊戲。

你自認爲喜歡音樂,喜歡的也是合你胃口的,畫畫也要看畫風和元素,攝影也要看對象。

所以你是真心喜歡嗎?

根本不是。

你僅僅是喜歡其中某一個部分。

比如我喜歡畫畫,但我其實不喜歡畫畫。

我喜歡畫畫中的漫畫。

但我其實不喜歡漫畫,我喜歡漫畫中的日漫和美漫,歐漫和韓漫是根本看不下去。

但我其實不喜歡日漫和美漫。

因爲我討厭看特別誇張的畫法,只喜歡那種整體畫面比例舒服的。

但我其實不喜歡比例舒服的。

因爲線條和光影也要硬朗一些的。

所以我能說我喜歡畫畫嗎?

根本不敢。

一旦我說了喜歡畫畫,那麽是不是其他油畫版畫國畫原畫動畫插畫我也都得喜歡?

但我如果不喜歡,難道就不能畫了嗎?

難道我就不能比喜歡的人畫得還好嗎?

天賦才是起決定性因素的東西。

當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之後,才有資格談喜歡。

否則你就會發現,即便是有人能夠不惜一切代價喜歡一個事物並爲之付出,也做得沒你好。

單純沒天賦,畫畫圈子裏最不缺這種人。

有些人就是很功利,不喜歡畫畫,但畫得好。

很多人很熱愛,但是畫出來根本就不能看。

這就到了下一點。

第二點,厭學中的一切問題都是表象。

以打遊戲舉例。

就拿英雄聯盟來說。

玩家天天罵策劃,罵設計,罵客戶端。

策劃活動垃圾,圈錢。

設計調整垃圾,做不好平衡。

客戶端垃圾,秒退,中斷,退出時會縮小,炸房。

寫代碼的BUG賊多,尤其是塞拉斯和破敗王,鳄魚觸發不了焚天。

排位賽擺子和少爺多,不舒服就送,就挂機。

打野不抓人不控資源,刷得還比對面少。

高分段演員多,都是一個劇組的,不交保護費就搞針對,卡分。

但是,他們玩不玩?

回答我。

所以你會看到即便是阻力重重,玩家該玩的還是玩。

放學校裏也是一樣。

課程有問題,考試制度有問題,老師有問題,學校制度有問題,同學有問題,家長有問題。

學不學?

學啊。

因爲你要明白,有問題僅僅是你的一個擺脫的借口。

就像遊戲裏一樣。

我在遊戲裏噴隊友,但我還是想C,還是想贏,那我就不點投降。

同樣的負面情況,每個人都有過。

這些負面情況僅僅是障礙,但障礙不影響你前進,能力不足就繞路,能力夠了就跨過去。

真正的症結在于,你根本就不想過去。

否則,請答應我一件事。

只要你的一把遊戲裏出現下列情況之一,你就不玩這個遊戲:

1.隊友擺爛

2.客戶端卡頓閃退

3.策劃和設計瞎改

4.出的角色和場景不符心意

5.故事劇情無聊或惡心

事實上你還是願意玩下去的。

並且肉眼可見的是,即便你被惡心了一整天,第二天你仍然願意打這個遊戲。

包括我經常看那些打得爛的,有的兩頁svp都玩得下去。

所以,明白兩點。

第一,你僅僅需要解決厭學問題而不需要喜歡學習。

第二,你僅僅是因爲不想學,而不是因爲有這麽多的障礙讓你沒法學。

家長和孩子雙向發力,解決厭學問題只在一瞬之間。

0 阅读:0

先生坐何至于此

簡介:工商管理專業,精通經濟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