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刍狗是什麽狗?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給你壹點料 2024-05-08 09:38:49
前言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出自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意思彷佛是,天地不仁義,將世間萬物都當作刍狗,也就是說,天道無情,漠視萬物。

要知道,老子可是主張無爲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的,既如此,爲什麽還會寫下這樣一句對天地充滿怨氣的話呢?

其實,並不是老子寫的話有問題,而是我們理解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其中的刍狗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個“狗”,它其實另有深意。

《道德經》的誕生

老子出生于春秋時期的楚國,自幼聰明,性情柔順,讀書過目不忘。雖然家境貧困,但鄰裏覺得他聰慧便自發資助其學習,外加他也確實好讀書,所以成年之後,他的學識在十裏八鄉都是十分淵博的。

不過,他對于知識的追求並不止于此,于是,他便師從齊桓公的大臣商容。

商容是一個很有大智慧的人,當初,齊桓公想要收服宋國,便派他前去當說客,于是,他向宋國陳述了當時的時局,並從宋國人的立場和需求作爲突破口,提醒其識時務者爲俊傑,成功勸導宋國歸附了齊國,從這個角度看,他確實極具外交才幹和言辭智慧。

而作爲老師,他也是非常稱職的,除了傳授老子學識之外,還會教他做人的道理。有一次他生病,老子去探望他,詢問他還有什麽要教給自己的。于是,他以“過故鄉而下車”和“過喬木而趨”等問題爲引,告訴老子,人剛強易消亡而柔弱易生存的道理。

他的這番教育對老子之後參透“道”的玄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老子出師後,便應邀到周朝做了“守藏室之官”,這對他來說確實是一份不錯的職業,本身他就愛讀書,又愛思考,而來這裏又能博覽群書,何樂而不爲。在周朝任職的那段時間,他的學識得到了質的飛躍,就連有“聖人”之名的孔子聽說他的學識之後都不惜入周向他問禮。

不過,老子入朝也並非只爲積累學識,他也有政治抱負,希望能以一己之力輔佐君主成就大業。可惜,當時的周王朝大勢已去,老子入朝之後沒多久,周王朝就顯現出日漸衰敗之象,深思熟慮之後,老子便決定棄官歸隱,騎青牛西行。

離開中原後,老子一直向西遊曆,並在沿途對各個國家進行道德教化,比如大秦、天竺等國,都有受到他的思想影響。

後來,他一路向西,准備前往西域進行教化,可當走到函谷關的時候,他遇到了關令尹喜。尹喜早就聽說老子博學,得知他想要出關雲遊,便想盡力挽留他,于是便承諾,只要老子留下一部著作,便放他出關。

本來尹喜出此難題是想留住老子,卻不想老子只用了幾天的時間,便寫出了一本曠世佳作,而這本佳作正是後來的涵蓋道家核心思想的《道德經》。于是,尹喜只能放老子西行,而這本《道德經》也被留下以教後世。

老子的中心思想

《道德經》被譽爲萬經之王,既是一部闡述道家哲學思想的經典著作,也涵蓋了古人修身治國的最高理想。其內容包括修身、治國、用兵、養生等多方面,主要討論的是宇宙之“道”與人生之“德”的關系。

在老子看來,“道”被視爲天地萬物之始,是宇宙間與生俱來的一種力量,它支配著萬物的生長和發展。這種“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它卻是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宇宙間的一切都是按照“道”的自然規律來運行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應該順應“道”的原則。

而“德”則是“道”的體現和修習的基礎,是人們在生活中應遵循的一切道德規範和行爲准則。人們應該以一種自然無爲的生活態度,順應自然、遵循“道”的原則來生活,不應該産生過度的欲望,也不該人爲的幹預和擾亂“道”的發生。

除此之外,他還認爲,人、地、天、道、自然之間是存在相互遞進的關系的,而“道”作爲宇宙間的最高法則,不應該被人的意志幹擾和左右,而是順應自然規律順勢而行,也就是無爲而治。

從這些角度看,老子的思想和理念充斥著辯證思維,這種思維模式在那個年代確實是非常超前的。不過,既然他能將人、地、天、道、自然的關系看的如此透徹,爲什麽還會寫下“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這樣一句看似極具怨氣的話呢?

刍狗的真實含義

其實,老子寫下這句話並不是在抱怨天道無情,他的本意是想告訴人們天道對萬都是平等的這一思想。

抛開字面的表達,這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是:天地是無情的,更不存在仁義,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刍狗一樣可生可滅,不會因爲偏愛某一方而違背自然規律,擾亂“道”的發生。

既如此,爲什麽人們對這句話常有誤解呢?其實問題還是出在了“刍狗”這一用詞上。

很多人以爲“刍狗”是一種卑微的狗,所以便誤解老子將世間萬物以“刍狗”作比,從而凸顯天道視角,萬物是多麽微不足道。

其實這裏的“刍狗”指的是古人舉辦祭祀活動時所用的用草紮成的狗。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傳統的宗教儀式通常都沒有神像,因此在古代的祭祀場景中,人們會選擇有形的祭品作爲供奉神佛的心意。但是普通百姓無法用豬、牛、羊等大的牲畜作爲祭品,便選擇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狗作爲替代品。

後來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又用草紮成的狗(即刍狗)來代替活物,所以,在祭祀之前,刍狗被視爲重要的祭品,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尊敬;但祭祀儀式之後,刍狗便失去了其作爲祭品的角色,被丟棄或遺忘。

老子注意到了這種從關注到忘卻的過程,才會在《道德經》中取用“刍狗”作比,表達天地生了萬物,卻沒有把誰當作寵物來特別愛護,並平等對待衆生的理念,同時啓示人們應該學會客觀看待世界,不被主觀情感所左右,不強求、不妄爲,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得失。

57 阅读:17899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2:34

    《莊子·天運》“夫刍狗之未陳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屍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刍狗,草紮成的狗,用于祭祀。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是說天地不會用仁標榜自己,在天地“眼裏”,萬物都像刍狗,當生則生,當滅則滅。沒有什麽能得到天地永久的庇護,誰把生的希望寄托給天地照應就錯了,因爲天地不仁。誰想道德綁架天地也是做不到的,因爲天地不仁。天長地久,以其不自生。人想長生,只能效法天地,不要自私自利。一個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就脫離了桎梏,頂天立地,故曰“死而不亡者壽”。

    相信科學的劉禅 回覆:
    解釋的很到位,學習了。[點贊]
    清養貴和 回覆:
    醫理裏面就有了,什麽是死,什麽是生。道德經裏面也有,生之徒有三,死之徒亦有三…傳統文化是需要好幾個基礎疊加。我們現在說的新茶上市,是有所暗指。跟20年前新茶是不一樣的。…
  • 2024-05-10 11:54

    省流量:刍狗是祭祀時供奉的用草紮成的狗。

    用戶10xxx54 回覆:
    就是[點贊]
    悠悠步 回覆:
    竊以爲未成年狗
  • 2024-05-08 23:48

    原版道德經到底是被改了多少,時代不同思想不同,用現在的思想去解釋,幾百年後還會有很大的誤差

    用戶46xxx80 回覆:
    立場導致
  • 北諾 34
    2024-05-10 13:05

    解釋錯誤,完全是斷章取義。這句話還有後半部,“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整句話必須聯系在一起

    大聖齊天 回覆:
    這是類比。加上去也沒什麽不對。一個意思。
    大聖齊天 回覆:
    意思是這個意思,不夠深入。天道無情,人道無情。。道是無情卻有情。
  • 烈火 30
    2024-05-10 15:33

    這句話就是說萬物低賤,可隨意處置

    Ta們不配 回覆:
    不是低賤,是因爲人們傲慢,故而用刍狗比喻。以壓制讀者的傲慢心理。
    張一一 回覆:
    對,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人曆經多少輪回,天道依然不變
  • 2024-05-10 14:33

    天道運行之規則,不應人類的自我情感而發生改變,即使身處高位的人,一生所行之善、惡、好、壞之行爲,不于生前千萬人愛戴而偏移。

  • 2024-05-08 17:14

    這句話還是被改過。

  • 2024-05-10 12:59

    文章十有八九不可信,評論區有五層左右的事實可信。這是我多年來的經驗,地域黑除外。[得瑟][得瑟]

  • 2024-05-10 21:02

    等等!! 不是說, 道德經的正版是 “德道經” 嗎?? 我們看到的道德經早在古代就被篡改過的……[汗][汗]

    Ta們不配 回覆:
    德道經只是順序換了一下。大部分內容,包括這句話,基本沒變。
  • 2024-05-11 13:27

    刍狗,意爲遺棄之物,看似有用,用處只在念想中,思想活動完畢便棄之,之于現實世界毫無意義。天地沒有情感,萬物不應奢求擺脫自然規律

  • 2024-05-10 11:35

    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我的理解就是想當聖人,就要放下哪些所謂禮儀道德,視所有爲無物。

    ☆逸劍☆ 回覆:
    不對,是聖人應該平等看待一切事物,不應受物種或主觀印象影響。
    lanyin00 回覆:
    這個說法太激進
  • 沉默 10
    2024-05-11 08:39

    這個是老子無爲思想的,天地沒有思想'所以它視萬物平等,不以人的仁的思維去控制他,反而長長久久。所以無爲才能順勢,這是老子的觀點

    Ta們不配 回覆:
    天地如有偏愛,必然傾廢。只有無情的公正才是對衆生最大的愛。
  • 2024-05-12 10:55

    在人類的眼裏,螞蟻和蜜蜂的生命層次是一樣的。沒有誰更高級。在神眼裏,人和狗的生命層次也一樣。

  • 2024-05-09 12:48

    狗對于人類來說是崇物之類自古不變!而刍狗🐶更是如此!

  • 2024-05-11 11:17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講述了,漢武帝,如何與無爲而治進行鬥爭的過程。

    Ta們不配 回覆:
    後世紛擾就開始于此。去查查漢武帝晚年怎麽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這,就是天地不仁以皇帝爲刍狗,因果業力重者可于今世顯現。你們所推崇的人,依然逃不過因果業力。因爲他的窮兵黩武,導致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太多了,以至于他自己也將感受同樣的痛苦,且這只是對他懲罰的開始。戰爭,自古爲神聖及天地宇宙所不恥。記住了記好了。
  • 2024-05-11 12:07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刍狗

  • 2024-05-10 20:55

    只有老子知道 其他的都是胡說

  • 2024-05-11 09:42

    天地無所謂仁義,它把人當成祭祀用的刍狗

  • 2024-05-09 22:17

    請教作者,周期在前還是春秋在前

    爬牆等紅杏 回覆:
    上曆史課你在睡覺嗎,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
  • 2024-05-10 10:05

    謊言

  • 2024-05-11 08:43

    這句話不是誅仙上面的嗎?[得瑟]

    Ta們不配 回覆:
    麻煩多看經典,少看小說
  • 2024-05-18 18:07

    刍狗,就是指祭品的意思

  • 2024-05-12 13:12

    刍狗不就是祭祀用的草紮狗嗎?我一直的理解就是天地不仁慈,就會以天地萬物爲犧牲品

  • 人沒有上過學,文化程度不夠,但是本人知道就是觀察,就是比現在的科學研究走的更遠,更早,袁爺爺,選擇的最優秀的,稻米種子,就是有道的因素

    太平真人 回覆:
    萬物都在道中,都有道的因素,百姓日用而不知。
  • 2024-05-10 04:45

    這跟西方哲學講的存在即是合理的,還有佛教講的因果似乎有點相似之處

    Ta們不配 回覆:
    本來就是一個道理。宇宙規律因果規律從來不因人的好惡而轉移。只是具體時間上有點不確定。因爲宇宙不太有具體時間概念,一百年和一年對廣袤宇宙來說,有什根本區別?宇宙只有輕重及先後概念。
  • 所以我們的祖先,老子,不知道領先現在的科技多少年

    ☆逸劍☆ 回覆:
    哲學方面的東西,講的是思想,跟科技沒多大關系!硬要強扯,只能說是:爲科技發展提供了方向。
    用戶10xxx54 回覆: ☆逸劍☆
    就是[點贊]
  • 2024-05-10 18:50

    不管什麽意思,反正老子願意就行了

  • 2024-05-10 11:58

    那時應該是刻竹簡,這可是力氣活,老子不能動作這麽快!他可能早弄好了[呲牙笑]

  • 2024-05-10 14:05

    道 ,可道非 ,常道。

    朱曉非 回覆:
    道可,道非,常道。
    海隅 回覆:
    道,可道,非常道
  • 2024-05-11 12:14

    老子說老子說過這句話 孫子說孫子沒說過

  • 2024-05-10 20:14

    是土狗🐕

  • 2024-05-11 21:55

    老子以爲是黃狗

  • 2024-05-12 09:48

    意思是可食用的

  • 2024-05-11 23:23

    廢話連篇,要是寫作文,滿分一百這種就是六七十分,東拉西扯湊字數!

  • 2024-05-20 17:21

    天地爲局,衆生爲棋[得瑟][得瑟]

  • 2024-05-11 01:59

    廢話一大堆,還以爲你有什麽高見。原來都是抄書

  • 我以爲是白雲蒼狗,就好似浮雲一樣

  • 2024-05-12 09:31

    誅仙貫穿全文的一句

  • 2024-05-10 10:50

    刍狗什麽味道

    洗面奶喜歡潔面乳 回覆:
    這個你要問牛羊了
  • 2024-05-11 18:11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刍狗。。。。,這句話,我是看了不下白遍,一臉懵逼進來,一臉懵逼走。。。[呲牙笑][呲牙笑]

  • 有什麽區別,沒區別吧。

  • 2024-05-11 21:34

    吃素食的狗,因爲反刍,因此得名

  • 2024-05-11 23:05

    整篇我只記得一詞“一路向西”……

  • 2024-05-12 08:02

    草做的狗

  • 2024-05-12 14:21

    道德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

  • 2024-05-13 13:51

    有人類無情?

  • 2024-05-11 13:27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而不應該是讓人浮想聯翩、可左可右、隨性發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