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摔倒老人,我們到底該何去何從?

逐日的蝸牛 2024-05-04 20:18:56

近日,一段關于老人摔倒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討論。視頻中,一位老人在街邊摔倒後向過往的錄像女子求助,女子雖然關心地詢問老人的情況,卻猶豫再三表示不敢上前攙扶,引發了公衆對于“扶不扶”問題的深思。

事件回顧:4月23日,北京一位女子在街邊目睹了老人摔倒的場景。她打開攝像頭走上前去,與老人保持一定距離,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助。老人表示希望女子能扶自己一把,但女子卻多次拒絕,稱“沒人敢動您”、“我不敢扶您”,顯然是擔心被老人訛詐。幸運的是,老人最終自己站了起來,並表示沒有大礙。

網友熱議:對于女子的行爲,網友們並沒有一味地指責,反而表示了理解和認同。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或身邊人扶老人被訛詐的經曆,如“之前扶一個路邊摔倒的老太太,一下子扶進去28500,到現在都覺得心是涼的。”這些經曆無疑加深了人們對于“扶不扶”問題的擔憂和顧慮。

法律與道德:

曾經的“彭宇案”的確傷了大衆的心,讓很多人對扶起路過的老人的行爲心存忌憚,再加上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上還存在很多惡意碰瓷的現象,更使得人人都覺得“好人做不得”。

雖然《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爲見義勇爲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消除了人們承擔責任的部分擔憂。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負面事件的影響,許多人在面對摔倒老人時産生了猶豫和顧慮。

社會正能量:但是,在這股討論聲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許多正面的案例。

例如,在重慶科技大學附近摔倒的老婦人得到了兩位學生的及時幫助;城管周猛在上班路上扶起摔倒的老人並撥打120;沈陽一女子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扶起受傷的老人並幫忙聯系家人……這些善舉不僅溫暖了人心,也讓我們看到了社會正能量的力量。

正如小品《扶不扶》中所說:“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

結語:“扶不扶”的問題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道德選擇,更是一個涉及社會道德、法律以及人際關系的複雜問題。

在面對摔倒老人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智,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

國家也需要加強對于法律、道德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公衆的文明素養和法律意識。

尤其是加強道路的監控管理,加強多好人好事的宣傳和獎勵,同時對于惡意碰瓷者、以及誣陷好人的摔倒者,給以強有力的懲戒。

讓更多的好人可以在陽光的見證下,敢于做好事,勇于做好事,不怕做好事。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社會環境

你對“扶起摔倒老人”這一社會話題怎麽看呢?

你在路上見到摔倒的老人會主動幫扶麽?

你覺得社會應該做哪些事情,才能讓更多的人願意扶起摔倒的老人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 2024-05-04 22:54

    正所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

  • 2024-05-04 22:58

    不湊熱鬧,不好奇,安安心心又一天

逐日的蝸牛

簡介:盡自己的全力,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