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方言之-晉語-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

余欲與魚語雨 2024-04-11 09:52:18

上一篇文章大家看到了我國的漢語方言分布圖,

作爲一個晉語系原住民,今天呢,就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晉語這個特殊語系的來龍去脈。

首先咱們地圖上直觀的看下晉語區的範圍(橙色部分爲晉語區)

晉語區域位置

我們看地圖,晉語區正好與黃土高原大體重合,它東起太行山,西近賀蘭山,北抵陰山,南至汾渭河谷,這個地理四至圈出的正是最典型的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這樣的地理條件勢必造成其封閉性,外面的進不去,裏面的出不來。

晉語的使用人口

晉語目前的使用人口約6300多萬,其中山西省2510余萬,陝西省北部地區約有450萬,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河南省黃河以北大部、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毗鄰山西省地區各有1000萬左右,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約有1170萬,河北省西北部的張家口地區約400萬。

下圖爲晉語區-片區分布及名稱

晉語八大片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晉語分爲八片:

並州片(太原古爲並州)、呂梁片、上黨片、五台片、大包片(大同—包頭)、張呼片(張家口—呼和浩特)、邯新片(邯鄲—新鄉)、志延片(志丹—延川)。

①.呂梁片:分布在山西省西部、西南部與陝西省北部,共19市縣,又可分爲兩小片。

汾州小片

呂梁市(原離石縣)、汾陽市、方山、柳林、臨縣、中陽、興縣、岚縣、靜樂、交口、石樓、佳縣、吳堡、清澗

隰縣小片

隰縣、大甯、永和、汾西、蒲縣

②.並州片:分布在山西省中部,共16市縣。

太原市、古交市、清徐、婁煩、晉中市(原榆次市)、太谷、祁縣、平遙、介休市、靈石、交城、文水、孝義市、壽陽、榆社、孟縣

③.大包片:分布在山西省東北部、內蒙古西部黃河以東、陝西北部,共37市縣旗。

大同市、大同縣、陽高、天鎮、左雲、右玉、山陰、懷仁、陽泉市、平定、昔陽、左權、和順、包頭市、固陽、武川、土默特左旗、和林格爾、托克托、清水河、達拉特旗、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五原、杭錦旗、烏審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四子王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鄂爾多斯市(原東勝)、榆林市、衡山

④.張呼片:分布在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共30市縣旗。

呼和浩特市、卓資、涼城、商都、太仆寺旗、興和、化德、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烏蘭察布市(原集甯)、豐鎮市、二連浩特市、張家口市、張北、康保、沽源、尚義、陽原、懷安、萬全、崇禮、懷來、涿鹿、赤城、領受、平山、鹿泉市(原獲鹿)、元氏、贊皇

⑤.五台片:分布在山西省北部、陝西省北部與內蒙古西部後套地區,共29市縣旗。

忻州市、原平市、定襄、五台、岢岚、神池、五寨、甯武、代縣、繁峙、應縣、河曲、保德、偏關、靈丘、朔州市(原朔縣、平魯)、渾源、陽曲、杭錦後旗、磴口、烏海市、巴彥淖爾市(原臨河)、府谷、神木、靖邊、米脂、綏德、子長、子洲

⑥.上黨片:分布在山西省東南部部分地區(除晉城),共14市縣。

長治市、長治縣、長子、潞城市、屯留、黎城、壺關、平順、沁縣、武鄉、沁源、襄垣、安澤、沁水(城關以東)

⑦.邯新片:分布在山西東南端(晉城)、河南省北部、河北省西南部。共36市縣。可分爲兩小片

磁漳小片

邯鄲市、邯鄲縣、涉縣、成安、臨漳、武安市、磁縣、永年、肥鄉、雞澤、曲周(東裏酊以西)、廣平(城關以西)

獲濟小片

新鄉市、新鄉縣、衛輝市(原汲縣)、輝縣市、獲嘉、延津、鶴壁市、淇縣、安陽市、安陽縣、林州市(原林縣)、湯陰、焦作市、沁陽市、修武、博愛、武涉、溫縣、濟源市、晉城市、陽城、陵川、澤州縣、高平市

⑧.志延片:分布在陝西省北部,共7市縣。

延安市、志丹、延川、吳旗、安塞、延長、甘泉

晉語起源說

一種說法爲:漢語方言學學者喬全生認爲晉語爲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直系遺傳。如《切韻序》中說:秦隴則去聲爲入。而現代晉語中仍有遺存,塑、婦、賂、赦、廁、秘、做、措,這些字在中古韻書《廣韻》中都是爲去聲的,而晉語至今讀入聲。

二種說法爲:晉語的真正前身是“趙、魏之西北方言”,由于魏國曾與趙國交換土地,故而魏國西北部除晉南地區被秦國占領,其余地區後來均屬趙國,因此今日晉語區的大部分地區同戰國時的趙國領地相吻合。

晉語別于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晉語的聲調也有極複雜的連讀變調現象。晉語全濁音清化有四種不同的演化方式。多數晉語有五個聲調,部分地區有六個、七個或四個聲調。晉語有很多與官話差異較大的特征詞以及保留的古語詞。晉語區還是中國唐詩的重要産區。

那麽什麽是入聲呢?普通話有4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晉語還有第五個聲調——入聲,也叫“爆破音”。

晉語特征詞

特征詞是方言中最典型、最精華的一部分詞語,也是最具有對外排他性的詞語。以下是晉語的特征詞。

常用的詞語對比,拼音爲方便大家理解

常用的詞語對比,後面標紅的我們當地習慣用語

常用的詞語對比,後面標紅的我們當地習慣用語

常用的詞語對比,後面標紅的我們當地習慣用語

常用的詞語對比,後面標紅的我們當地習慣用語

晉語八大片區

前面我們提到的晉語八大片區,據我查閱相關資料,部分生活區的朋友也提出了很多意見,

如大包片(大同—包頭),張呼片(張家口—呼和浩特)

·位于山西東部的陽泉,方言與大同包頭區別很大,各個聲調的調值都與大包片其他地方不同,劃爲同一片區是因爲聲調的數量一致,類型相似(即:平聲分陰陽,入聲不分陰陽)。

·大同話和與其北面緊鄰的豐鎮話,以及更北邊的集甯話和東邊張家口話相似度更高,但與大同隔長城相鄰豐鎮、集甯話卻被分到了張呼片。

·包頭話(東河區)和臨河話的相似程度遠大于包頭和大同,將包頭與大同劃爲一片,卻把包頭和臨河分爲兩片,是不妥當的。

據此,有的網友建議將大同-張家口-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合爲一片,包頭-榆林-鄂爾多斯爲一片。

這裏又要延伸出來一個新的概念“西路話”

圖中粗紅線爲晉語“西路話”的邊界

西路話本是山西西北部一種不太流行的方言,但是隨者清末內蒙古地區的開發,大量該處人員移民至口外,現在已經有好幾百萬人口在使用這種方言。因爲擴散年代較晚,西路話保持了很好的互通性和一致性,區域內經濟也較爲發達,既包括礦産資源豐富的陝北、鄂爾多斯地區,也包括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的前套、後套平原。

晉語“西路話”流行的具體範圍爲: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包頭市(達茂旗的快手視頻太少了,所以存疑),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縣、清水河縣;陝北榆林市的府谷縣、神木縣、榆林市區、橫山縣(後兩個存疑);山西忻州市管涔山、雲中山以西的西八縣中的七個(不包括靜樂縣,靜樂縣在一個小盆地裏,其他七個縣在山區),即: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五寨縣、岢岚縣、神池縣、甯武縣。

一些地區,比如呼和浩特市的武川、土左、和林等地,一般被認爲是晉語張呼片和大包片的過渡區域。

而與之對應的就有“東路話”

“東路話“的使用者,應當是由雁北地區的桑幹河谷地,經張家口、大同等處北上,占據烏蘭察布地區的丘陵地帶。

方言貴在統一。相對于雜亂的晉語,作爲其一個分支的蒙西方言(內蒙古中西部),內部卻比較統一。只要某個人會任何一個地方的內蒙古晉語,那麽他從最西邊的烏海出發,順黃河而下經過鄂爾多斯(舊名簡稱伊盟)和巴彥淖爾(舊名簡稱巴盟),沿著陰山穿越包頭和呼和浩特,路過烏蘭察布,最後到達錫林郭勒的二連浩特,一路下來,方言基本不會有障礙。甚至到山西中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也可正常交流。

本人作爲一個非語言專業研究者,在晉語區土生土長的愣頭青,從小就說著晉語,聽著晉語長大。晉語的一些詞語的表達也在慢慢的變化。老的詞語,舊的詞語慢慢被官話(普通話發音)替代。年輕一代從開始的-會說-聽得懂,到現在大部分-不會說-但聽得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