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集團新能源業務增長638.62%,“插座之王”轉型充電樁

凝陽說財 2024-04-12 22:15:17

新能源汽車的浪潮洶湧,與此相關的锂電産業仿佛搭載上了火箭,業績、股價一飛沖天,就連與充電有關的動力電池、充電樁,也進入騰飛模式,市場規模發展迅猛,預計2023年-2025年將達到1536.3億元規模,其中的私用充電樁市場空間126.7億元,前景無限的巨大利潤之下,一些巨頭紛紛入局高壓充電樁。前有甯德時代、陽光電源早早布局該賽道,近期連曾經的“插座大王”公牛集團也傳出在充電樁生意斬獲頗豐的消息,與新能源有關的業務同比增長638.62%。

由此看來,“插座之王”化身充電樁巨頭,只需換個插孔而已,至于能否像通威集團一樣在跨界後大顯神威,尚需觀察。只不過,僅從新能源業務的迅猛增長勢頭來看,從插座跨界到充電樁,公牛似乎已經准備好了轉型,也爲此做足了准備工作,只待後續“大幹一番”。

那麽,公牛做充電樁,是插座不好賣?還是充電樁的利潤誘惑太大?抑或這些年的主營業務發展已經見頂,必須通過轉型來尋求新的增長點?

答案恐怕是:以上原因都有!市場的殘酷競爭、房地産生意的崩塌,早已讓公牛痛定思痛,不得不考慮“另謀出路”,掙脫困擾多年的發展阻力,不惜跨界入局新能源。事實上,公牛也不是只靠買插座賺錢,它的業務除了插座,還有很多不被人熟悉的新業務。

公牛到底都有哪些生意?它們做的如何?

公牛“悄悄”入局新能源業務的消息,源于近期的工商變更,經營範圍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與新能源有關的業務內容,清晰的說明了後續業務將轉向重點發展新能源。一下子發生了這麽多的變化,正式進軍新能源的信號再明顯不過。可是,如果足夠關注公牛,就會發現它不止是一家賣插座的公司,早在10年前,人家就開始涉足LED照明,包括數碼配件領域,都有它的産品,只不過,比起這次“明火執仗”的釋放新能源業務的信號,其他業務似乎只是“小打小鬧”,也並未掀起真正的風浪,或者說,還不至于撐起公牛除插座之外的第二條業績增長曲線。

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觊觎新能源這塊蛋糕已久、並且在該業務上實打實的嘗到了甜頭,更加堅定了公牛進軍新能源的決心,經過若幹年的積蓄和沉澱,曾經的“插座大王”也是時候來一票大的,正式把新能源業務作爲轉型的重點,也是新業務增長的突破口。

2022年,公牛的電連接業務實現收入70.51億元,同比增長4.22%;包括智能電工照明業務,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新能源業務比起來,可謂是發展遠未到達預期,無法支撐起業績的第二增長曲線。也就是在發展除插座意外的業務同時,公牛上架了多款電池産品和戶外儲能電源,到了年底,更是積極在充電樁研發、零售、海外出口等方面尋求和其他廠家合作,共同探索“車+樁”商業模式。

此後不久,公牛集團公布了2022年營收財報,全年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13.70%,其中的新能源業務同比增長638.62%,與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形成了三大業務版塊,並在2023年推出高功率充電槍,實現了從低功率到大功率充電産品的全覆蓋。

公牛的新能源業務有多強?是否具備競爭力?

如果僅僅是和甯德時代、陽光電源一樣去搶充電樁的生意,公牛無疑“虎口奪食”,很難與産業根深蒂固的行業龍頭相抗衡,甚至說有些“自不量力”,以己之短,去挑戰別人的優勢,勝算概率微乎其微。

但在不久前,公牛發布了全新産品“公牛家用充電樁旗艦款——無極”亮相CES,並獲得2023-2024年度國際創新企業品牌大獎。這個獎項意味著什麽?是否能爲公牛在新能源充電樁的逐鹿中占據一席之地,的確引人關注。

區別于其他布局充電樁的同行,公牛發力新能源車自用充電樁、新能源車交流充電樁、新能源車挂式充電樁三個細分領域,它的本質其實還是電連接業務,無論是高功率隨車充、A00級車專用Mini充電樁、智聯版充電樁等多款産品,模塊化、高集成化都能提供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持,並且在钛锂電芯、太陽能充電板、車載充電器、戶外支架照明燈等周邊産品,都爲用戶提供了完整的戶外用電解決方案,産品可謂安全、可靠、門類齊全。

入局不算早,資源也不算得天獨厚,但如果公牛能繼承“插座大王”舍得投入,敢于創新的研發能力,相信定能在新能源的充電業務上大展宏圖,獲得一波高速發展的契機。

0 阅读:0

凝陽說財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