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拍到神秘生物:遠看像8米長口袋蛇,近看密密麻麻一堆“蟲”

怪羅科普 2024-05-09 19:09:32

攝影師史蒂夫從來沒有想過,有生之年還能在海洋中看到如此奇怪的生物:

外形像個巨長的口袋,大約有8米長,會發出微弱的光,中空管狀,前端開口,尾端閉合只留一個小孔,通體半透明果凍狀,帶點粉色,直徑很大,足以容納一個人進入。

用手輕輕觸摸,發現“口袋”還很柔軟。

史蒂夫被眼前的這塊“紗”深深吸引,爲了一探究竟,竟萌生了鑽進去看看的想法。

然而同伴立馬阻止了史蒂夫的這種莽撞行爲,兩人圍繞著這種生物,前前後後拍攝了一個小時才離開。

上岸後,同伴語重心長解釋道:“等你知道這是什麽東西後,再來決定要不要鑽進去,我打賭你肯定會感謝我的!”

可大可小的火體蟲

粉色口袋,其實是由多個單體組合而成的。

近距離觀察,就會發現它身上有成千上萬個密密麻麻的微小生物。這種生物叫做火體蟲,是一種浮遊被囊動物。

單個個體非常迷你,只有幾毫米,形狀有點像鈴铛,也是一端開口一端閉合,會發光。

火體蟲是濾食生物,因此,它只有通過不斷吸入海水,過濾並吃掉其中的食物(浮遊生物)才能生存。

一個火體蟲在海洋中還是太微不足道了,爲了提高生存機率,才進化出群居模式。

火體蟲一個連著一個,形成口袋狀,在海洋中隨波逐流,有時候也會自己緩慢遊動前行,這樣大量海水就會落入“袋中”。偶爾還會集體發出光線,吸引浮遊生物主動入袋。

此時,單個火線蟲就能盡情享受海水中的食物了。

根據數量的不同,火體蟲可長可短!

像開頭那種口袋狀火體蟲,可達18米,寬度可超1.8米,而最短的火體蟲不到1厘米。

火體蟲群體的規模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後,在沒有其他外來因素的影響下,不會減少,只會越來越大。

它可以通過無性生殖(也可以有性生殖),不斷增加群居居民,以及替補那些死亡的居民。

海水溫度上升,導致火體蟲大爆發

目前發現的火體蟲有4種,群居形狀差異很大,可以是開頭那種輕薄的口袋,也可以是類似塑料質感的物體。

下面這種透明或者略微粉色的“塑料管”,也是火體蟲群體,由幾百個大西洋火體蟲構成,一個凸起就代表一個單體。因爲它的外形,人們還將其稱之爲海黃瓜、海泡菜,我倒是覺得有點像淺色的海參。

像不像淺色海參?

大西洋火體蟲主要生活在250m深度的海洋中,白天是潛伏在海洋裏的,只有到晚上才會浮到海洋表面,每天都會進行這樣一次上下遷徙。

一般來說,像這樣的生物,只有潛水員才有機會看到。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種半透明物體頻繁出現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附近的海灘上。

住在附近的居民第一次看到這種“果凍狀”生物,非常驚奇,不明所以的人還會一筐一筐撿回家。

爲此專家還發了警告,大西洋火體蟲雖然是無害的,但千萬不要吃,也不建議給狗吃。

科學家也很疑惑:大西洋火體蟲通常生活在溫帶水域(北緯 50° 至南緯 50° 之間),爲什麽會春天出現在寒冷的俄勒岡州海水中,數量還如此之多?

2017年5月下旬,研究船在海下100米處放了一張網,僅僅5分鍾,就捕獲了大約 60000 只火體蟲。

這些火體蟲就像失控了一樣,大量繁殖,數量多到堵塞了漁網,漁民無法捕魚的程度。

美國NOAA的科學家猜測:這或許和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有關。

最早見到火體蟲是在2012年加利福尼亞的水域中,2013年太平洋經曆了一場持久的海洋熱浪“斑點 ”,由于水溫上升,這些生物一路向北擴散,2017年春天,在俄勒岡州水域爆發了,就連更北的阿拉斯加也發現了火體蟲。

火體蟲大量出現,讓漁民蒙受巨大損失,海洋的食物鏈也大受影響。

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爲火體蟲,就像進入了營養層級的“死胡同”。

它攝入大量浮遊生物,但沒有生物願意吃火體蟲,可能是因爲它不好吃,或者是能量低,又或者是難以消化的緣故,導致很多生物甯可吃有毒水母,也不吃火體蟲。

以前數量不多,就還好,如今數量大漲,導致它所在的區域,大量營養物質被它掠奪了,和它生物鏈上同一級別的捕食者就有缺少食物的風險,磷蝦就是受害者之一,緊接著以磷蝦爲食的其他魚類,會因爲磷蝦的減少而減少。

根據2024年3月13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文章,經過模擬,研究人員發現由于沒有動物會吃這種奇怪的生物,導致98%的火體蟲死亡後會沉入海底。

這意味著,生前被火體蟲攝入的營養物質,最終都留在了海底,不會傳遞給更高一級的捕食者。

科學家還擔心,火體蟲死亡會在海底形成一個巨大的死亡區,這個區域會因爲火體蟲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氣。

最後

了解完這些,再來回答人可以鑽到巨型火體蟲口袋裏嗎?

專家的建議是:最好不要嘗試!

因爲單個火體蟲之間的連接比我們想象中要牢固,由粘液黏連的。

根據2013年的報道,有人在大型火體蟲口袋裏發現了一只死掉的企鵝,很明顯這只企鵝鑽進去後,由于無法掙脫而死亡了。

人的力量比企鵝要大,如果真的鑽進去,不至于落得無法掙脫的局面。

但是在掙紮的時候,會“打碎”火體蟲群體,單個火體蟲有可能進入耳朵、嘴巴等地方,而且也沒必要破壞它們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國”。

2 阅读:71

怪羅科普

簡介:世界如此奇妙,一起認識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