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芯片打破美國壟斷,美芯巨頭暴跌三成,後悔莫及

柏穎科技 2024-03-08 23:41:21

三年多前余大嘴曾吐槽,壟斷汽車芯片市場的美國芯片大舉漲價,一顆幾十元的汽車芯片漲價到2500元,如今時過境遷,汽車芯片價格暴跌九成,原因就在于中國的汽車芯片已在大舉替代美國芯片。

從2019年以來,美國打破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導致全球諸多企業大舉囤積芯片,汽車行業尤爲如此,因爲當時的PC、手機等行業都出現衰退,而汽車芯片則呈現穩步上升的勢頭,這讓各方都高度重視汽車芯片。

汽車芯片的需求激增,在于智能汽車的興起,據悉傳統汽車一輛車搭載的芯片在300顆左右,而智能汽車搭載的芯片達到千顆;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更是大舉推動了全球對汽車芯片需求的激增,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最先突破一成,2023年更一度達到37%,由此導致中國市場的汽車芯片需求激增。

美國則掌控著汽車芯片的話語權,汽車芯片最大比例是模擬芯片,需要將諸多現實數據轉變成爲數字信息,如此汽車的智能系統才能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而全球前三大模擬芯片企業都是美國企業,汽車芯片價格急漲,自然讓美國芯片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日前美國最大模擬芯片企業德州儀器發布的業績卻顯示2023年收入大幅下滑,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收入大跌,同比跌幅高達三成,可以看出中國這個發展最快的汽車芯片市場對美國芯片的需求大幅下降。

中國在汽車芯片行業快速突破,在于汽車芯片與PC和手機芯片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數汽車芯片都采用成熟工藝,因爲成熟工藝成本更低、更可靠,對于汽車這種采用芯片數量高達300顆以上,低成本更重要,同時汽車使用壽命長達10年,也要求芯片更耐用。

當前汽車芯片主要采用28納米以上工藝,部分芯片工藝甚至還采用90納米以上工藝,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開發的IGBT芯片就采用了90納米工藝,可以說成熟工藝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汽車芯片需求。

中國目前已量産14納米工藝,28納米以上工藝更是占據全球三成左右的産能,巨大的成熟工藝産能足以滿足國內汽車芯片的需求,由此推動國産汽車芯片將大多數芯片都交給國內企業代工,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就顯示有六成收入來自國內市場。

汽車芯片主要采用成熟工藝,還有助于避開當前海外在EDA工具、芯片材料等方面的限制,這些如今國産芯片産業鏈大多都已能提供,這都有助于國産汽車芯片的快速發展。由于國産汽車芯片大舉替代美國芯片,導致德州儀器陷入如今的窘境,當初對中國汽車傲慢,如今只能放低身段,將汽車芯片降價到幾元錢希望中國汽車采用了。

隨著中國汽車芯片的發展,吸取了此前芯片供應安全的教訓,中國汽車企業盡可能采用國産的汽車芯片,由此形成抱團發展,將有力促進國內汽車芯片産業的良性循環,美國芯片企業希望的好日子只會逐漸遠去,國産汽車芯片將會占領更多市場,這讓美國芯片後悔莫及。

8 阅读:1453

柏穎科技

簡介:分享一些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