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工作人員透露:今明兩年,不要把錢存定期,這3個原因很現實

海藍聊房 2024-05-03 13:58:07

面對經濟形勢多變,如何讓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成爲許多人共同關心的問題。

然而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在房地産這條路被堵死後,唯一的方式就是存在銀行裏。

但近兩年裏,網上有不少業內人士甚至是銀行工作人員都建議,今明兩年最好不要將錢存定期,這種言論引起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定存收益持續走低,購買力被稀釋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各國央行紛紛采取降息政策,我國也不例外。

近幾年來,央行多次下調存款利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持續走低,以一年期定存爲例,2016年時還有2.25%,但現在只有1.5%左右。

利率下調,意味著收益下滑,意味著購買力在下降。什麽意思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假設今年把10萬元定存一年,明年取出來後,考慮通脹因素,用這筆錢購買的商品實際上反而更少了。

而且可以預料到的是,未來一段時間裏,利率可能繼續走低,定期存款的實際收益也會雪上加霜。

所以,現在想單純依靠定期存款來保值其實並不現實,相比于通脹,利率帶來的收益無異于杯水車薪,遠不能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這也是業內人士建議停止定存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第二,定期限制資金流動性,應對市場變化不靈活

誠然,定期存款可以規避投資風險,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不二之選,但它也有明顯局限性,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流動性受限,無法隨時應對市場變化。

舉例來說,如果一年前定下20萬元3年期存款,但半年後家中突發變故急需用錢,這時候想要提前取款,只能終止定期,損失一定利息,甚至要遭到工作人員的“刁難”。

現代社會變化快速,需要資金流動性高,能夠隨時應對各種情況,定期存款的應變能力較弱,一旦遇到突發情況需要用錢時,幫助有限。

第三, 銀行貸款業務縮水,國家刺激消費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說是六大行的個人房貸規模縮水5000億,很顯然,這是房地産行業的深度調整所導致的。

一方面是房子賣得少,貸款的人變少,二是房奴開始提前還貸,與此同時,銀行的居民存款卻在不斷增加,這種變動,致使銀行利潤受損,它們自然希望老百姓趕緊把錢拿走。

此外,高層在會議上屢次提到要刺激消費,如何刺激呢?最起碼要讓老百姓把存起來的錢從銀行拿出去,然後去投資理財,去消費。

所以從銀行利益和高層定調來看,勸大家不要存定期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該如何看待相關人士的建議呢?

首先要認識到,定期存款畢竟可以保本,對沒有投資能力的普通老百姓來說,還是最合適的,所以不必完全否定定期,可以適當保留一部分資金定期存款,以滿足穩健投資的需要。

其次,最好的策略是進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不要孤注一擲。比如把一部分資金用于股票、理財等投資,一部分用于定存,一部分用于活期儲蓄。

最後,每個人情況不同,必須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資金狀況等因素,制定出一個詳細的投資組合計劃,不要爲了高收益去選擇風險很大的高息産品或投資方式,否則可能摔得很慘。

3 阅读:5434
评论列表
  • 2024-05-04 18:02

    不要聽銀行人忽悠了,因爲定期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差小,他們沒有利潤了。

    用戶11xxx32 回覆:
    [點贊][點贊]
  • 2024-05-05 03:16

    投資股票和理財基本血本無歸[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5-04 23:15

    不存錢,發生什麽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應,咋辦?

  • 2024-05-05 08:10

    廢話,不存都花了嗎

  • 2024-05-04 21:50

    又是什麽亂七八糟

  • 2024-05-05 09:16

    定期利率高,可以提前鎖定收益,活期利率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