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兩名13歲女生在校投毒,致23名同學送醫洗胃,只爲報複班主任

友易談曆史 2023-10-05 12:00:01

2023年9月12日,兩名13歲的女生在同班同學的水杯中投毒,導致全班二十幾個人集體被送去醫院洗胃。

在一番調查過後,兩名女生說出了她們投毒的目的,其背後原因引發了大家的深思。

那麽,她們爲何要害自己的同學?又是如何投毒的?現如今等待著她們的會是何種審判呢?

對班主任心生不滿,決定實施報複

楊某是上海市一所初中的初一學生,女生一般比較早熟,在身邊的男同學們還在幼稚的追逐吵鬧時,楊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們總是難以捉摸,如果在這個時候,沒有及時的關注到她們的情緒變化,很有可能會對她們日後的性格塑造産生影響。

楊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生性敏感,特別愛面子,其實這也反映出了她心底裏的自卑。在一次班主任的數學課上,楊某眼神飄忽,不像是在認真聽課的樣子,班主任注意到了她。

于是便點她起來回來一個簡單的問題,一是想要測試一下學生們的基礎知識有沒有認真鞏固,二是想要提醒楊某,讓她集中注意力。

但是楊某由于緊張,居然沒有回答出這個簡單的問題,班主任又是驚訝又是失望,他覺得應該提點一下這個小女孩,不能在初一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學業荒廢了。

于是班主任當著全班的面嚴厲批評了楊某最近的學習態度,希望她能引以爲戒,下次不要再發生這種情況。

然而,在全班同學的沉默和老師的批評聲中,誰都沒有注意到楊某狠狠攥緊了自己的拳頭。她覺得老師在同學面前批評她一點都沒有顧及到她的面子。

同學們的沉默在她的想象中都成了一張張在背後捂嘴偷笑的模樣。

其實在這個時候楊某就已經有點極端了,但是她把自己的憤怒和怨恨隱藏的很好,以至于沒有人可以及時的發現並疏導她。

楊某在學校裏有一個很好的朋友鄭某,正是這次投毒案中的另一位女生。她和楊某在課間休息時經常呆在一起聊天玩耍,聊天的內容離不開班級裏的同學和老師。

鄭某正值青春期,比較叛逆,雖然她不像楊某一般敏感多疑,但是脾氣暴躁,直言直語。

對于班主任在課堂上指責自己的好朋友楊某這件事,她當然要站在自己的好朋友身邊,兩個人越說越覺得委屈,對于班主任也是更加厭惡。

誰都沒想到這兩名剛剛滿13歲的小女生,居然開始計劃報複班主任了。她們已經不再滿足于言語上的辱罵,還想要讓班主任切切實實的受到所謂的“懲罰”,楊某和鄭某爲此還做過一個詳細的計劃。

趁著暑假的時間,兩個人經常見面討論該怎麽樣報複班主任,引發火災讓班主任被活生生燒死是她們兩個人的第一選擇。

她們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殘忍,在腦海中瘋狂幻想班主任的痛苦模樣。

但是,雖然她們討論的很激動,現實要實施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要想引發火災必須得有足量的汽油,但是她們兩個未成年女生是沒有途徑去獲得這些東西的。

既然這一個方法不行,很快,她們又想到了一個手段,那就是“投毒”。

小孩子不懂什麽毒藥,就算知道她們也不可能得到,但是,現實生活中洗滌劑漂白劑這些還是很輕易便能獲得的,于是便把目光放在了漂白劑身上。

兩個女孩內心邪惡的種子也是愈發肆意生長。

終于到了開學的日子,楊某和鄭某也逐漸變得興奮起來,她們預謀了一個暑假的報仇計劃終于有機會實現了。

但是要想給班主任下毒也並不是很容易,因爲班主任在自己專門的辦公室,辦公室裏會有其他老師在,沒人的時候辦公室的門也會被鎖起來,她們等了好幾天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

但是,她們兩人卻意外的注意到班級裏很多同學是自己帶水杯來學校的,而平時她們的水杯也都會放在桌面上,如果給同學們下毒便會容易許多。

她們單純的是想做惡,即使對象不是班主任也無所謂了。

兩個人一拍即合,終于在一節體育課上,她們動手了。

趁著體育老師不注意,所有同學都在操場上的時候,楊某拉著鄭某悄悄溜出了操場回到了班級。楊某從自己的書包裏掏出了早已准備好的漂白劑洗滌劑混合液,讓鄭某爲自己打下手,自己則開始一個一個往同學們的水杯中倒入混合液。

她從第一排開始動手,爲了不讓同學發現水中的異常,在倒入之後她還很有耐心的搖晃攪勻等待沉澱物充分溶解。

但是,由于在前面浪費的時間較多加上帶的混合劑不夠了,到了後幾排的時候,楊某的動作就潦草了許多,劑量也沒有前排同學下的那麽多。

等上完體育課滿頭大汗的同學們回到班級的時候,楊某和鄭某便在暗中觀察,暗暗期待同學們中毒時的痛苦模樣。

有的同學看到了水中的沉澱物感到困惑所以沒有喝,有的口渴的看都沒看直接灌了一大口,等到混合劑下肚之後才反應過來。

一時間,班級裏一片混亂,有人在互相吐槽水的怪味,有人則已經開始出現了不良反應。好幾個人喝了一口之後當場被怪味刺激的嘔吐了出來,還有很多人陸續出現了腹痛、頭暈等現象。

班主任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妙,趕忙聯系了校醫。

9月12日上午,警察局也同時接到了學校的報警電話。

校醫到場後先是簡單詢問了情況,觀察了同學們的水杯,確定是被惡意投毒,出現了集體中毒的現象。

隨後便立刻安撫學生,讓他們就地休息,等待救護人員的到來。教室裏和走廊上都擠滿了人,很多身體較弱的同學更是直接倒在了地上。

據統計,在這次投毒事件中一共有23人喝下了混入混合劑的水。

救護人員立刻帶著這些同學去了醫院洗胃,由于治療及時加上攝入的量不是很多,其中十幾名同學已經沒有了危險,情況逐漸穩定。

但是也有幾名不幸運的同學,他們飲入量過多,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肝功能受損的問題。雖然醫院在第一時間對這些中毒較深的學生進行藥物治療和24小時監護,但是也很難完全治愈。

而在學校裏面,警方到達之後,立刻開始了調查取證。

其中有一位恰好沒有喝水的同學爲警方提供了重要線索,他告訴警方在上節體育課,他親眼見到只有楊某和鄭某兩個人偷偷溜出了操場回到了班級,而在上體育課之前,同學們杯子中的水還一切正常。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著楊某和鄭某看去,雖然在下毒時兩個人很是驕傲痛快,但是兩個人不過也才13歲,根本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面對警察的詢問當場慌了,哭著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未成年犯罪,引發社會深思

這件事情發生後,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許多人表示心疼那些無辜中毒的孩子,希望能夠嚴懲這兩名女孩還大家一個公道。

也有人表示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出現了問題,兩名女孩的家長疏于對孩子的關注才使她們誤入歧途。

除此之外,人們也注意到了暴力低齡化的趨勢,隨著網絡的發展,現如今很多小孩都可以自己熟練上網,而網上什麽樣的內容都可能會出現。

如果沒有家長的管理,孩子們在網絡上便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暴力事件,在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之前,浏覽此類信息是很可怕的,它很有可能會引導孩子們走向極端暴力。

更有人覺得現如今的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對孩子們都會付出極大的耐心鼓勵她們,一味的追求鼓勵式教育,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接受不了任何一點批評。

在學校裏,老師們怕被家長投訴從來不會真正的嚴厲對待學生,然而,這樣換來的結果確實更加的得寸進尺。

楊某便是如此,她接受不了老師對她的批評,僅僅是好心的教育都會讓她生氣,覺得自己沒有面子。

身爲未成年的楊某和鄭某在這件事情發生後僅僅是接受了父母和學校的教育與批評。

因爲《未成年保護法》的存在,她們不會受到什麽實質性的懲罰。而對于那些中毒的學生,即使女孩的家長一一道歉補償也彌補不了他們心靈上的創傷。

根據《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無權開除兩名女孩,那就代表她們還可以繼續在這所學校上課,但是就算可以繼續留在這裏學習,她們也會一直遭受衆人的譴責,爲自己的所作所爲贖罪。

有很多網友對這個結果表示不滿,對于這種惡劣的學生,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嗎?有

律師表示,這兩名女孩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但是卻會被送到專門的機構進行教育,對她們的思想道德進行矯正。

也許,在犯下大錯得到教育後的兩名女孩可以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和陰暗情緒,希望在她們真正成長之後能從心底裏對那些中毒的同學們感到抱歉,而我們也要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給予更多的重視與幫助。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