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常食》告訴你:今天下班吃點啥

冷眼看電視 2024-04-27 09:43:09

“是個人就能做探店,有嘴就行”,你或許對這樣的說法並不陌生。在當下這個流媒體時代,本就是一片紅海的美食賽道變得更加擁擠。從幾分鍾的短節目到1小時左右的長內容,新誕生的美食節目不勝枚舉,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檔名爲《生活常食》的節目引起了冷眼的注意:

美食大咖劉儀偉老師作爲主咖,帶著觀衆前往成都、杭州和北京三地覓食,看看“今天下班吃點啥”。

在美食類節目這麽卷的當下,優酷人文的《生活常食》要靠什麽立意才能實現突圍;作爲優酷人文頻道的新成員,它又有什麽不同以往的新嘗試。

爲了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將《生活常食》主持人劉儀偉、制片人楊舟以及運營負責人李鑫一起邀請到了冷眼做客,從前期策劃到後鏈路開發,聽他們聊聊這檔節目的台前與幕後。

“今天下班吃點啥”

《生活常食》讓冷眼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開場白,作爲觀衆的我們,一下子就被拉入節目構建的氛圍場域中,跟著劉儀偉老師在陌生的城市,來一場深度覓食之旅。下班、吃飯,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日常,也是節目的立意所在。

“其實這是我們導演設計的”,劉儀偉老師坦言,當下的美食類節目已經太多,于是大家想到了這個“下班後”,這個相對的時間概念,“就是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距離裏你能找到什麽樣的食物。”

制片人楊舟則告訴冷眼,他們希望用這樣的一個普通人都會經曆的場景去迅速拉近和大家的距離,“開始也想過像周末覓食這種,但覺得有一點刻意,或者說不那麽生活,我們就特別想做一個生活流、很日常的內容。”

用一檔節目去呈現日常的生活、普通的吃食還有平凡的我們,這就是《生活常食》誕生的初衷。

在劉儀偉老師看來,在經濟略微下行的時候,大家更願意把幸福感設定在飲食方面,“一個人吃飽了,吃美了,也就幸福了”,所以《生活常食》不走獵奇,不走高端,不去追尋獨特性,“那些普通的、耳熟能詳的食物,說不定就蘊藏著不一樣的生活哲學。”

所以我們看到《生活常食》中,沒有那些千金難求的食材、也沒有所謂流傳N代的炮制秘法,劉儀偉老師每次覓食的地點多是菜市場周圍、社區附近,那些吃食的做法和選材也談不上多金貴難得,可它就是反映著我們每個人最平凡不過、又總是被忽略的生活。

即使錨定了“下班”這個場景,一座城市裏可以選擇的飲食種類還是有許多。在此基礎上,劉老師和制作組將“步行1小時”作爲第二個必要條件,“因爲下班以後的時間就這麽多,超過1小時就不是《生活常食》了。”

圍繞“下班”這個場景,以雙腳可丈量的距離作爲原點去覓食。《生活常食》記錄的食物很平常很普通,卻是構成一座城市或者說一個社區的煙火氣最不可或缺的部分。

“即使是一個社區,它的飲食樣態也是多元的,有不溫不火的、有門可羅雀的、有車水馬龍的,他們爲什麽會存在于同一片地方?我們就想去追尋這一片社區,在我們腳步可及之處在爲什麽會有這樣的一個美食結構。”

任何事物都無法脫離大環境與文化土壤獨立存在,飲食也是一樣。劉老師打了個很有詩意的比方,“一片林子應該是百木叢生,絕不可能一林獨秀。所以我們就想去探尋一下百木叢生當中這棵建碩的樹和那棵飄飄搖的草是如何共生的?各自爲當地做出了什麽樣的貢獻,各自吸引了什麽樣的人群。”

于是我們看到《生活常食》中會出現這樣有意思的內容:水爆肚與芝麻醬燒餅爭輝、羊肉串爲麻醬涼面佐餐。它看似隨意,符合“下班吃點啥”那種走到哪兒是哪兒的隨性,同時自有一套本地生活邏輯,仔細琢磨之下有無窮回味。

在許多美食節目追求短平快的當下,《生活常食》則將時長定在了20-30分鍾左右。這個時間,其實也有講究,因爲大部分人吃一頓的時間,恰好就是半小時。

“半小時對當下的很多觀衆來說,是一個不短的觀看時間了。我們很希望做好陪伴這件事,節目不需太長,看完小有所得,食欲大增就好”,制片人楊舟說,松弛是這個節目的底色。希望大家覺得《生活常食》是一股清新之風,能舒舒服服地看完。

就像每天吃飯的那段時間,是我們爲數不多可以心無旁骛、卸下負擔的時刻一樣,《生活常食》提供的,就是半個小時無負擔的、放松的覓食之旅。

當然,飲食也是每個人生活態度的具象體現。“今天下班吃點啥”傳遞的,是一種關注日常的、身邊的、大衆的態度。思考今天吃點什麽,其實就是一種認真對待生活的正向情緒體現——好好吃飯,就是認真生活。

You are what you eat

其實《生活常食》中隱藏著許多,對當下社會情緒、社會現象的探討與回應。它們的出現並不刻意,與食物本身渾然結合;也不說教,能不能get、get了多少,取決于觀衆自己。

“你說《生活常食》的‘常’是日常與經常,這沒錯。還有一點,它也是常識的‘常’。”

劉老師認爲,食品擁有很多豐富的、不可逃避的外延,每一樣食品都跟地理、曆史、經濟、收入有關,有些食品的誕生則與烹饪者、享用者甚至是心情有關。這讓冷眼想到法國美食家讓·安泰爾姆·布裏亞-薩瓦蘭在《廚房裏的哲學家》提出的觀點"告訴我你吃什麽,我就能知道你是什麽樣的人”。

“當我們討論食品的時候,我們永遠是在討論別的東西,它可能是生活,也可能是曆史或者經濟。我絕不相信,討論美食就是在討論食材和手藝,如果那樣的話,那就是一個專科類的節目,是烹饪學校講的節目,而不是一個人文頻道應該講的節目。”

那些關于生活、曆史的常識,通過一段段美食故事傳遞給觀衆,比如說“冒烤鴨”其實是這些年才出現的新玩意兒,它最初的雛形叫成都烤鴨,後來人們爲了追求更加便捷多樣的飲食體驗,把冒菜與成都烤鴨結合,才有了現在的冒烤鴨。

又比如,在人們的固有認知中,北人喜面南人愛米,而杭州卻有大量的面食館子,甚至超過蘭州,“人口大遷徙推動了南北交融,而富庶的杭州接納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他們的飲食習慣自然影響著杭州這樣一座南方城市。”

那麽作爲一檔人文類美食節目,又要如何兼顧可看性與知識性呢?劉老師坦言“有趣永遠是第一位的”,他透露如果按照百分比劃分的話,那麽美食要占30%,有趣占30-40%,剩下的才是一些知識性的外延,“大家看節目,肯定是爲了獲得放松,如果放松同時又有所得當然更好,但決不能讓節目變得說教味十足”。

那麽從內容創作的角度而言,這種“不說教,能get多少全看觀衆自己”的做法,會不會讓創作者覺得惋惜呢?因爲節目暗含的內容,遠比表面呈現得要多得多。

劉老師覺得這並不可惜,因爲“我們就是想做一件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的事情”。制片人楊舟也很贊同劉老師的看法,她覺得最重要的是讓觀衆能夠把節目看下去,“如果按照優先級劃分的話,《生活常食》第一要體現的是人文感、第二是煙火氣,在保證這兩點的情況下,我們會加入一點點新知的內容。”

因此,在保證有趣輕松的氛圍之下,《生活常食》裏也包含了對時下熱門議題的討論。

比如“今古之爭”,又比如“網紅店”。當下有這樣一種觀點:凡是網紅的都是偏離傳統的,都是不夠正宗的,他們的存在導致了傳統的消亡,所以要抵制一切有“網紅”標簽的事物。這種觀點不止存在于餐飲行業,甚至開始影響到人們看待其他事物的態度。

“傳統的消亡一定是不好的嗎?我覺得不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而已。而網紅店真的一無是處嗎?也不是。批判是廣泛且自由的,但是不能夠武斷。你說他不好,那就要允許別人說好。

借由食物,劉老師向我們傳達了他的態度——關于生活更多的是討論,而沒有標准答案。

細品之下,除了飲食與地域故事,《生活常食》還傳遞出了一種生活哲學:唯有認真才能發現,唯有日常才能永恒。當下社會浮躁之風盛行,假大空現象泛濫,身處其中的人們也難免有迷茫和無助,當上進心無處安放,“躺平”成了對生活的消極應付。人要如何“振作精神”的過好每一天?生活的答案,就藏在日常生活之中,認真對待每一個當下,即使是一口家常便飯,也要好好的吃,吃出滋味來,吃出門道來,那麽生活本身就成了生活的意義。

直播電商初試水,從美食內容IP走向美食文化品牌

除了內容側,《生活常食》也在後鏈路開發方面做出了新的嘗試,劉儀偉老師在優酷的酷動優選直播間進行了直播帶貨,這是優酷人文基于人文節目IP進行直播電商業務拓展的一次創新嘗試,目的是在節目內容之外,爲人文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增值服務。

運營負責人李鑫透露,《生活常食》作爲一檔美食人文節目,與直播電商之間有天然的契合度,所以他們順勢做出了新的嘗試,希望爲用戶提供更多元化的後鏈路體驗。

一方面,從品牌側來看,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廣告主不再滿足于單純的冠名和露出,開始追求“品效合一”,誠如制片人楊舟所說“唯招商論已經很難行得通了。”

另一方面,從用戶體驗側來說。優酷人文的用戶向來以高素質、高粘性著稱,但過去優酷人文給用戶提供的價值服務,還是以人文節目爲主,用戶更多的人文需求其實是沒有得到滿足的。那麽除了優質節目內容本身,是否還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于是就有了這次基于《生活常食》節目的直播電商的試水。

3月20日《生活常食》節目在優酷人文頻道上線,3月24日《生活常食》在酷動優選直播間進行了電商初試水,“效果遠超我們預期,因爲酷動優選之前的積累的用戶應該是以體育賽事的受衆爲主的,而那場直播粉絲漲了兩萬左右。”

李鑫說,如果是純電商帶貨的話,那優酷人文可能不具備核心優勢,但我們的優勢在于過去12年依靠優質節目內容,積累了一批高價值高忠誠度的用戶,他們希望在節目之外能夠有更多的權益和商品滿足感。制片人楊舟也表示“我們的目的,是爲有限的人文用戶,提供無限的價值服務”。

楊舟透露,因爲現在很多品牌在贊助節目時,對自己産品銷售額的帶動是有需求的,所以在《生活常食》的直播間裏,他們也會嘗試“以貨代商”的方式,“用産品代替贊助費,在直播場域裏進行售賣,用長視頻、短視頻、直播帶貨相結合,做真正的“品效合一”。反過來,以貨代商也意味著提供給用戶的體驗更多元,從電商到IP聯名等等,一切皆有可能。

據悉,除了《生活常食》以外,優酷人文計劃今年還會做10-20場人文電商主題的直播,除了美食以外,將會鏈接到比如美妝或者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的內容。而且,除了電商直播外,未來《生活常食》還將在內容直播、IP衍生商品開發、文化行旅等方面進行多元化的嘗試。

“我們一路走來,真是仰仗各位老師的幫助,大家真的都在一起努力,想讓優酷人文一直走下去,走得更遠。”楊舟笑言。李鑫也說劉儀偉老師會在選品等方面給出自己的意見,“劉老師本來直播經驗就很豐富,給我們提供了特別多的幫助。”

而冷眼則是通過《生活常食》的後鏈路嘗試,對于“優酷人文的長期主義”有了更具象的認知——永遠把用戶放在首位,永遠比用戶多想一步。靠著這種驅動力,優酷人文才能不斷生産處優質的內容,並在此基礎上疊加更多增值服務,最終化單一內容爲IP矩陣。

據悉,《生活常食》第二季已經在制作籌備中,不知道劉老師這一次會前往哪個城市覓食,開出什麽樣的“美食盲盒”與文化故事。冷眼期待看到未來節目中會出現更多新增值內容,也期待看到優酷人文在後鏈路開發更多新嘗試。

0 阅读:10

冷眼看電視

簡介:提供獨家節目解析,深扒節目制作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