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空洞怎麽不提了?快補上了,應對氣候危機的成功範本

科學信仰 2024-05-11 07:30:44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個有關氣候危機的詞彙出現在了全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它就是“臭氧層空洞”。

人們第一次意識到了人類活動所帶來的氣候問題將會對人類産生反噬,而且這種反噬來的十分急迫。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一曾經令每個人擔憂的詞彙,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人再次提起,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它曾經的來勢洶洶,臭氧層空洞爲什麽不提了?其實是因爲它就快補上了,這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面對嚴峻的氣候危機之時,全世界的人類能夠聯合起來並取得成功的經典範本。

什麽是臭氧層?臭氧層位于上層大氣,大概占據了平流層大氣分子的百萬分之三。

它是一種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分子,長期大量吸入臭氧,會刺激我們的肺部並導致多種呼吸系統疾病的産生。臭氧是地球大氣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爲它能夠很好地吸收紫外線輻射,特別是對于特定波長的UV-B具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我們知道,UV-B是導致曬傷的主要因素,它會破壞DNA,影響動植物的生長,還會誘發癌症。

可以說,地球生命的孕育不能缺少了臭氧層。

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科學家開始注意到上層大氣之中的臭氧含量開始減少,臭氧層變薄,這種現象在南極尤爲明顯。這一現象很快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在持續的跟進研究之後,上世紀80年代中期,科學家們終于得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臭氧層將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完全瓦解。未來生命研究所的喬治亞娜·吉爾加隆更是大膽預測,臭氧層完全瓦解的時間大概就在2050年左右。

這可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臭氧層減少了達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如果失去了它的保護,陽光對于地球生命來說就不再是恩賜,而是威脅,一種致命的威脅。

那麽,到底是什麽破壞了臭氧層呢?是人類活動過程中大量生産制造的一些化學物質,其中對臭氧層危害最大的就是氟利昂。氟利昂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冰箱、各種溶劑、乃至發膠之中都有應用。表面上看起來,氟利昂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即便持續累積也不會帶來什麽危害,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當氟利昂進入到高層大氣之中,,其中的氯並不像想象的那麽穩定,它會與臭氧結合形成一氧化氯。

更爲可怕的是,氯分解臭氧所形成的一氧化氯會再次分解並釋放出氯原子,而這些氯原子又會分解更多的臭氧,最終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氟利昂分子中的一個氯原子在時間的作用下最終能夠摧毀的臭氧分子可達成千上萬個。面對嚴峻的形勢,從1986年開始,聯合國以談判的形式制定公約,禁止使用以氟利昂爲主的各種可能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

終于在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達成並開放簽署,1989年正式生效,大量的國家參與其中,承諾逐步且迅速地淘汰氟利昂。

很顯然,這一次的國際合作是成功,根據2014年的統計,氟利昂的消耗量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的80多萬公噸下降到了156公噸,臭氧層也因此開始迅速恢複,預計到2040年時,全球平均臭氧層就可以恢複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了。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斷加快,現今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常常讓人感到束手無策,但臭氧層空洞的填補向我們證明了,只要全世界人類能夠聯合起來,嚴峻的氣候危機並不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6:40

    美國是全人類最大的不安全因素

科學信仰

簡介:科學是一種規律,信仰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