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汽車三大決戰,日本大限將近!

金投網財經 2024-03-21 17:47:54

現在,中日汽車的三大決戰正在全球各地打響。

首先是掀起戰火的中國戰場,在這個戰場,日系車一直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2020年的巅峰時期,日本汽車占據了中國市場20%的份額。日産軒逸更在2020年到2022年連續3年問鼎中國市場燃油車銷冠寶座,成爲家轎霸主。

當時,日産軒逸在國內的姿態就像凱撒的那句名言,“我來了,我看到,我征服”,讓國産汽車汗顔不已,誰敢橫刀立馬,打破日系轎車一統天下的局面?

唯有比亞迪,從去年開始,一聲“電比油低”揭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陳勝吳廣反抗暴秦的起義時刻,給了日本汽車致命一擊,讓豐田卡羅拉、豐田雷淩、日産軒逸直接抖三抖。

日産軒逸更是被秦PLUS一腳踹下了A級車銷量霸主的寶座,到2024年1—2月份,情況對日産軒逸更爲不利,比亞迪秦plus再次將日産軒逸斬落馬下,眼見降到6.98萬的曆史最低價,依然守不住擂台,日産軒逸徹底慌了。

爲了避開比亞迪的鋒芒,日經中文網爆料,說日産擬在中國減産30%,也就是50萬輛左右,本田也擬減20%的産量,也就是30萬輛汽車,把兵力集中在優勢更加明顯的東南亞和北美市場。

不僅日系車減産,德國和韓國車企在中國也處境艱難。調查公司麥柯萊依斯信息咨詢公司的統計顯示,從各國乘用車品牌的份額來看,韓國企業2023年比2019年下降3.1個百分點,在華市占率降至1.6%。而德國企業下降6.4個百分點,降至17.8%。

在日系車、德系車削減産能的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迅速收複國內汽車市場失地。2023年,國內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56%,可以說中日汽車大決戰的第一戰,以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勝利告一段落。

很快,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泰國爆發了中日汽車的單挑之戰,中日汽車的第二次決戰打響了。

在泰國這個市場上,日本汽車優勢非常明顯,日本車企在泰國部署了將近60年,15座整車和零部件工廠的重兵囤積,讓日本汽車在泰國市場的占有率常年高居90%上下。泰國人是真愛日本車,大到貨車、大巴,小至摩托車、小轎車,清一色的日系車。

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董事長豐田章男曾在公開場合中直言,如果不是工作原因需要留在日本辦公,泰國就是他的第二故鄉。

而對中國車企來說,雖然泰國市場我們才剛剛進入不久,但因爲泰國離中國近,泰國的商業命脈也大多掌握在華人手裏,這些華人巨富普遍都親華,所以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首選地基本都在泰國。

特別是,華人系財團實力雄厚,這爲中國車企進軍泰國市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目前,中國車企也在泰國囤積了重兵。

2023年4月底,上汽集團宣布在泰國啓動上汽正大新能源産業園區建設項目,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包括標准廠房、物流倉庫、集裝箱堆場、動力站房,以及道路、照明、排水、停車場等設施,將實現電動車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生産,園區第一階段已于23年10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長城汽車在2020年收購美國通用汽車的泰國羅勇府制造工廠,並投資226億泰铢進行改建,于2021年6月就開始投産。新工廠可實現混動、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3種新能源車型與傳統燃油車型共線生産,年産能達8萬輛,其中60%生産新車面向泰國本地銷售,40%面向其他海外地區銷售。

2022年9月,比亞迪宣布與泰國WHA工業園簽約,宣布將在泰國全資投建第一家海外乘用車工廠,年産能15萬輛,投資額達179億泰铢,生産的汽車將投放到泰國本土市場,同時輻射周邊東盟國家及其他地區,23年3月,該工廠已經正式奠基,預計在2024年開始投産。

合衆旗下的哪吒品牌也在23年3月宣布其泰國生態智慧工廠在曼谷奠基。産能約2萬輛,預計在2024年1月底投産。

廣汽埃安在23年3月底已向泰國方面遞交投資意向書,將投資64億泰铢建設電動汽車工廠。

23年4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證實,長安將投資98億泰铢在泰國建廠,打造全球右舵車生産基地。計劃于2024年實現投産,首期産能10萬輛,二期産能翻倍。

23年7月份,在中國-東盟新興産業論壇上,奇瑞宣布將在泰國設立工廠。

在這場在泰國市場的中日決戰中,如果中國車企勝利了,中國的汽車企業可以把泰國作爲根據地進軍整個東南亞,並覆蓋大洋洲的汽車市場,不僅可以動搖日本汽車在東南亞的根基,還可以影響到日本車企在世界上的信心。而如果中國車企失敗了,將是中國車企出海的大挫折,畢竟在海外,像泰國這麽有利于中國車企的市場也就這麽一個。

戰爭很快打響,2023年一年,中國的汽車軍團如同群狼一般朝著泰國的日本車企撲去,比亞迪、哪吒、廣汽埃安、長城等新能源汽車紛紛登錄泰國車市,讓中國汽車在泰國的市場占有率從5%一下猛拉到11%,淨增加4.5萬輛,同比增長105%。其中比亞迪銷量淨增加近3萬輛,合衆品牌的哪吒汽車銷量淨增加1.3萬輛。

于此相反,日系車的占有率從90%重挫到78%,先發奪人的第一戰,中國車企勝利了。

不難看出,在電動車這把利刃的作用下,本是一塊鋼板的泰國汽車市場,被中國品牌漸漸劃開了口子,像日産、馬自達、鈴木、日野這樣的二線日系品牌,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威脅。

在泰國首戰告勝後,緊接著中日汽車大局站的第三戰——歐洲之戰爆發了。

在幾乎被本地品牌“壟斷”的歐洲車市,一直以來有兩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異類”。一個是福特,一個是日産。前者凸顯了美系車混迹歐洲,基本依靠開發適配當地需求的車型爲主。而日産則更爲特殊,借助與雷諾聯姻的關系,日産對于歐洲市場而言,猶如“劉備入川”。

可想而知,在歐洲戰場,日本汽車的優勢更大,在這裏日本汽車深耕了50年,占據這先發優勢。2023年,單豐田汽車一家就在歐洲賣了82.8萬輛,排名第二,僅次于大衆。

而中國汽車,雖然在2023年高居全球出口第一,但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只有3%左右,加起來都遠不如豐田汽車一家。

很快,戰事打響了,2月26號,一艘載有5000多輛海豚、元PLUS的比亞迪汽車滾筒船一路在荷蘭、德國、比利時等港口,在歐洲媒體長槍短炮的注視下卸下數千輛電動車,被歐洲媒體尊稱爲“東方怪獸”。

在比亞迪眼裏,海豚是中國A級純電的銷量冠軍,元PLUS是AO級的年銷冠軍,這是比亞迪征服世界各地市場的先鋒軍團。日本、東南亞、中東、南美和非洲市場就是靠海豚和元PLUS打開的,如今,它們將肩負攻占歐洲市場的重任。

而在日本汽車眼裏,剛剛經曆過中國、泰國市場的失利,看著比亞迪幾千輛電動汽車無比紮心,日本汽車在歐洲的躺賺時刻將面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挑戰了。

可以說,中日汽車的三大決戰是中國電動車和日本汽車這樣的傳統騎車強國在電動車技術路線和燃油車路線上的第一次全方位決戰,這是世界汽車史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刻。

日本汽車崛起的原因,早期是朝鮮戰爭,美國的軍工特需,豐田廉價適應地況的汽車被美軍大量采購,七八十年代則是衆所周知的石油危機,扛不住的美國中産一批批轉向輕便省油的日本車,豐田卡羅拉、本田思域開始在美國大賣,直到如今,這一格局依舊沒有什麽改變。

問題是現在是2024年了,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變成了中國,而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新賽道,讓多年來困于歐美日傳統汽車先發優勢的中國車企有了另起爐竈的機會。而且,待到日本汽車産業的榮光雨打風吹去,日本還要失去的就不止三十年了。

5 阅读:1527
评论列表
  • 2024-03-21 23:50

    有一個地方,最愛吹

    隨風 回覆:
    趨勢是看不到的,只能感覺到
  • 2024-03-23 07:58

    小米汽車要來了,比亞迪價格只會更低。電池成本降了4萬,車價還沒有同步降到位。小米顔值高,車機系統先進,志在高遠,直接對標豐田。豐田年銷量1,120萬,上汽502萬,比亞迪302萬,比亞迪不得不服。中國汽車的未來是華爲和小米,不是比亞迪。

  • 2024-03-23 07:58

    還有一個最新消息,比亞迪銷量暴跌。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36.8%。令人諷刺的是最新投訴排名,前10名投訴,有8名是比亞迪。

  • 2024-03-23 09:57

    中國品牌加油

  • 2024-03-23 07:57

    混動王中王是豐田。豐田混動累計銷量2,500萬,26年市場考驗,好評如潮,豐田混動還獲得了世界拉力錦標賽總冠軍六連冠,世界耐力錦標賽總冠軍六連冠,勒芒耐力賽五連冠。所向披靡,把保時捷法拉利寶馬打得滿地找牙。吹的天花亂墜的比亞迪,結果連參賽資格都沒有。 本田混動在f1,更加威武霸氣,把法拉利和奔馳打的稀巴爛。

  • 2024-03-22 07:07

    過十年再看看吧?

  • koo 3
    2024-03-22 08:04

    日系垃圾車用cvt變速箱最多,但是小本子卻造不出一條鋼帶或鏈條,好歹中國變速箱的主力是七速濕式,小本子被卡脖子的更嚴重

  • 2024-03-22 15:53

    再接再厲,提高技術質量。在全球占有屬于中國的一席之地。

  • 2024-03-23 07:51

    豐田造假,鋼鐵造假,日本政府向大海排放核汙染水。只會鞠躬,卻不改錯。小鬼子就不是一個有擔當的民族,而是地球之毒瘤。

  • 2024-03-22 07:59

    本文已被抖音某短視頻博主盜竊。

  • 2024-03-22 06:11

    夜郎自大,1000萬比300萬數據說話。

  • 2024-03-22 07:46

    小編萬能?自媒浮躁充斥著平台?

  • 2024-03-21 23:55

    日本公關雇傭了許多水軍黑國産,我經常在評論區看到,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

  • 2024-03-22 07:22

    請問電瓶車是新能車嗎?

  • 2024-03-22 06:29

    可以不買,但別抵毀!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爲祖國打商業戰!

  • 2024-03-22 13:54

    我現在開的就是軒逸,現在換車肯定首選比亞迪,其他的不用考慮

  • 2024-03-22 01:42

    我賣了日系車,剛買比亞迪!

  • 2024-03-22 08:27

    我的比亞迪宋max六年十一萬公裏了,一點問題沒有。就保養花點錢。感覺挺好,開起來得心應手,爲國産點贊,!

  • 2024-03-22 03:10

    去年計劃買車20-30W,看了CT5、S60、A4L、蒙迪歐、君越、CC、奧科威、銳界。最後試駕完選了唐[捂臉哭][捂臉哭][捂臉哭],試駕裏最滿意的

  • 2024-03-21 19:20

    我一直有個疑問,那些人還在買軒逸

  • Hyb
    2024-03-22 03:05

    就是一個個的國産品牌的崛起,撐起了中國的崛起也撐起了背後幾百萬人的就業與下遊産業鏈[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3-21 19:45

    秦漢唐宋元,比亞迪選擇用元進攻歐洲,是不是暗喻著元朝打到歐洲的意思啊[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3-22 11:25

    哪些人買軒逸了?沒有看到很多也

  • 2024-03-22 00:09

    就今天還看到街上新買的本田飛度,我都不知道車主怎麽想的![無奈吐舌]

  • 2024-03-22 04:37

    是,年輕人最適合買7萬的比亞迪,高端大氣上檔次,高端奢華有內涵[紅臉笑]

  • 2024-03-22 06:24

    買車,從來沒想過日本車

  • 2024-03-21 19:36

    産業戰爭,不亞于一場甲午海戰!

  • 2024-03-21 21:13

    所以噴子們新能源汽車你可以不買但是不要诋毀他,他正在爲國爭光爲國而戰

  • 2024-03-21 19:15

    我哥說過,即使國産不好我們也要買它呀,不然中國怎麽翻身呢,當年的堅持真的沒有錯呀[點贊]

  • 2024-03-22 10:24

    00後幾乎都不看日系了 ,對比智能化電車已經不是一個時代都産品了

  • 2024-03-22 04:54

    是汽車保衛戰,更是國家保衛戰

  • 2024-03-22 05:43

    到底是要買電車還是燃油車?給個建議

  • 2024-03-21 22:30

    反正我家不買日系車,支持國産!

  • 2024-03-21 22:55

    比亞迪加油,還有700萬你就贏了

金投網財經

簡介:金投網旨在爲讀者提供及時的財經資訊和專業的行情講評